注册

彭施鲁

副兵团职离休干部、原国防科工委司令部顾问

彭施鲁

彭施鲁[公元1916年-2009年] 河南焦作市武陟人物
彭施鲁(1916年-2009年11月7日),河南省武陟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原国防科工委司令部顾问、副兵团职离休干部。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参加东北抗日联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9年11月7日,彭施鲁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彭施鲁(1916年-2009年11月7日),原名王鹏华,是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小董乡小董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原国防科工委司令部顾问、副兵团职离休干部。他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为新中国军队建设奉献诸多,其一生波澜壮阔,充满了传奇色彩。以下是对他生平的详细介绍:

投身革命
1934年,正在焦作中学高中部就读高二的彭施鲁,受语文教师李跃先(又名李常青,焦作中心县委书记)的引导和鼓励,阅读了大量左翼作家的小说,思想逐渐倾向革命。同年6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自此踏上了革命道路。

1935年春天,彭施鲁跟随老师李常青转学到北京,就读于北平市西城弘达中学。当年12月,他积极参加了北平爆发的“一二·九”学生运动,这场运动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热情,也让他深刻认识到斗争的残酷性,坚定了他投身革命、救亡图存的决心。

抗日征程
“一二·九”运动后,彭施鲁被中共党组织派往东北抗日联军工作。1935年底,他抵达东北,担任抗日联军第4军军长李延禄的秘书,跟随部队转战在通河、方正、依兰、勃利县境内,在冰天雪地的东北战场开启了艰苦卓绝的抗日生涯。

1936年2月,彭施鲁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在东北抗联中迅速成长,1937年,东北抗联第4军发展为4个师,他升任2师4团政委。1938年1月,彭施鲁调到同归抗联第2路军建制的第7军任1师政治部主任。

1938年4月,第4军主力部队西征,彭施鲁奉命留下担任后方留守处主任,他带领一个连约三四十人,在宝清、对青山一带开展游击战争。面对敌人的围剿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们不畏艰险,坚持了半年之久,于1938年11月转移到了饶河。

1939年,彭施鲁率领部队在抚远、饶河、虎林等地开展游击抗战,取得了智取抓吉镇、夜袭杨木林子、大岱河伏击战等战斗的胜利。1940年4月上旬,东北抗日联军第7军改称东北抗日联军第2支队,彭施鲁先后任支队巡视员和第1大队政委,率队到富锦、宝清和同江的大旗杆一带活动。

1940年冬,由于东北抗日斗争形势愈发严峻,彭施鲁随“抗联”部队转入苏联境内,部队改编为苏联红军远东红旗军第88独立步兵旅,他先后担任连政治指导员、连长及营部参谋等职,被授予苏军上尉军衔。在苏联期间,彭施鲁和战友们一方面接受苏联教官的严格军事训练,内容包括步兵常规训练、跳伞、滑雪、军事识图、无线电等,提升了军事素养;另一方面,他们不断向东北派出小部队开展侦察营救活动,同时在百姓中进行抗日宣传,为坚持东北抗日斗争贡献力量。

1945年,苏联对日大反攻,彭施鲁随部队返回东北,担任苏军驻佳木斯卫戍副司令员,后任东北人民自治军佳木斯卫戍司令员、中共佳木斯地区委员会党委书记等职。他到任后,迅速与当地的党组织和党员取得联系,组织起一支部队,有效控制了当地局势,积极肃清日伪残余势力,并在当地建立人民武装和革命根据地。在此期间,他参加了反“扫荡”、开辟松花江下游新游击区、杨木林子等战役战斗,为东北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建设军队
解放战争时期,彭施鲁先后担任东北军政大学合江分校副教育长、副团长,东北军区军政学校副校长,第二十七步兵学校副校长等职务。他致力于军事教育工作,为部队培养了大批优秀军事人才,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新中国成立后,彭施鲁继续在军事教育和军队建设领域发光发热。他历任军事师范学校副校长兼训练部部长,军委军校部编研处处长,总参军校部、军训部副部长等职。他积极参与军队院校建设和军事训练改革,为提升我军的正规化、现代化水平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1964年,彭施鲁出任解放军体育学院院长。他重视军队体育建设,认为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军人战斗力的重要基础。在任期间,他推动学院发展,培养了众多优秀的体育人才,为军队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后来,彭施鲁担任国防科工委司令部副参谋长、国防科工委司令部顾问等职。他参与了国防科技工业相关工作,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为提升我国国防实力贡献了力量。

荣誉加身
彭施鲁为中国革命和军队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也因此获得了诸多荣誉。1945年,他被授予苏联红星勋章,以表彰他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1955年,他被授予大校军衔,同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1年,彭施鲁晋升为少将军衔。1988年,他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此外,1995年俄罗斯政府授予他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和朱可夫纪念章,2005年又授予他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以认可他在苏联远东战场及东北抗日斗争中的功绩。

晚年与逝世
1985年,彭施鲁离休,但他并未停止关注国家和军队建设,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发展和军队的现代化进程。他将自己的抗日经历写成了回忆录《我在抗联十年》,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更多人了解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日岁月。

2009年11月7日,彭施鲁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是值得后人永远敬仰和学习的英雄。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4 17:53
上一篇:王浩宇下一篇:孙言顺
开国大校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个人政治生涯亦以被开除党籍、晚年病逝告终
中国园艺学会理事长
原石油工业部副部长
原贵州省革委会主任
原中央委员
江苏铜山革命烈士
开国少将
澳大利亚工党政治家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原中顾委委员、中央党校原校长
诗人、作家、书法家、新闻工作者
文化传承的践行者
原重庆市委书记
浙江省委原书记
李大钊的儿媳
开国大校
翁源人物
中国作家
浙江省委原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
阳江师范学校原校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原中央政治局委员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开国大校
英雄模范人物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周宁县籍烈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古典文学研究家
副兵团职离休干部、原国防科工委司令部顾问
中国著名教育家
仙医同颂
因反革命罪行被依法惩处
江西赣南军分区参谋长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