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畴九[公元1909年-1953年] 河南焦作市武陟人物 赵畴九(1909~1953),是河南焦作市武陟县东岩村人。其一生经历复杂,在不同历史时期扮演了不同角色,最终因反革命罪行被依法惩处。以下是对他生平的详细介绍: 早期经历与教育背景 赵畴九出生于1909年,1927年毕业于河南省立第二商业学校。从学校毕业后,他在1928年至1936年间,先后在乔庙、县城和温县赵堡镇小学任教,度过了一段相对平稳的教师生涯。此时的他,或许只是希望在教育领域有所作为,然而时代的风云变幻,很快将他卷入了政治与军事的漩涡之中。 涉足军政界 1931年,赵畴九加入了国民党。这一选择成为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为其后来走向与人民为敌的道路埋下了伏笔。1938年,他出任武陟县立医院院长,后又担任县立乡村师范学校校长。但这些职位并未让他满足,1940年11月,他开始担任武陟县党部干事、计划委员、训练委员等职,正式跻身军政界。 此后,赵畴九的仕途“一帆风顺”,先后担任武陟县第四区区长,第五中队长、挺进三十九支队长。1944年5月,他更是升任第一战区十三纵队副司令员、河南省第四区保安第一团团长,同时兼任武、温、孟三县自卫军副指挥官。至此,赵畴九掌握了一定的军事权力,然而他却将这些权力用于迫害人民和抗日力量,走上了罪恶的道路。 残害抗日力量与革命群众 1944年6月,赵畴九指使部下特务队长,将八路军四十四团战士谢小孬、大虹桥村长郭小毛活埋于木栾店东南门外,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8月,他亲率保安团270多人,进犯抗日游击区,打死抗日积极分子2人,打伤3人,还放火烧毁麦垛50余垛,房屋40多间,给抗日根据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1945年,赵畴九的罪行进一步升级。他亲率保安团100多人进犯县东解放区杨村,抢走八路军军服20多套、枪10多支,并将抗日村长徐保业杀害于王道村西头。同年7月,5名八路军情报人员在黄河桥被俘,赵畴九亲自审讯,严刑拷打后,将他们枪杀于木栾店城门外。9月,他又下令部下带领保安团进攻沁北解放区和沁南游击区,抢走八路军枪支37支,公粮170余石。 10月7日,赵畴九率其保安团500余人,配合国民党二十八军二十师和保安二团及武陟县保安团约2000余人,强占八路军已光复的武陟县城木栾店。进城后,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据木栾店和南睢村、杨梧贾、安庄等5个村统计,被火烧、剥皮、活埋等酷刑杀害的解放区村长、农会主席等干部18人,自卫队长和民兵12人,抗属15人,群众30余人,百余名男女被抓走,牲口、财物被洗劫一空,其行径令人发指。 解放战争时期的反革命行为 解放战争时期,赵畴九依然执迷不悟,继续与人民为敌。1946年,他担任县自卫队总队长时,亲率其部在大司马召开大会,镇压群众,杀害革命干部。他下令将大司马镇农会常委刘会、工会负责人刘老圈二位革命干部枪杀,妄图通过恐怖手段阻止人民群众支持革命。 1947年,赵畴九下令部下进攻解放区小高镇,将解放区代理区长刘三阳打死,还残忍地将其头颅割下带至木栾店悬挂示众,其手段之残忍,令人触目惊心。1948年5月,他任县自卫总队长时,亲率100多人到南贾村,搜查出西陶妇女主席(杨怀山之妻),并当场下令将其杀害。 同年7月,赵畴九任县保安团长,他令其特务分队围攻解放区朱原村,抢走民兵枪支8支,俘虏民兵郭同林等12人,并将民兵队长许太生枪杀于木栾店东门外。此外,根据《人民日报》1948年8月14日报道,7月12日,赵畴九率武陟县木栾店伪保安团800余,分三路向傅村、司利、朱韩、原村一带进犯抢粮,当地民兵结合武工队将其击溃,毙敌31名,生俘敌少校团副秦同庆。 畏罪潜逃与最终伏法 1948年10月,武陟县全境解放,赵畴九深知自己罪行累累,畏罪潜逃。他一路逃窜,最终于1950年逃至广州。然而,他并未反思自己的过错,而是继续与人民为敌,被张敬忠委任为“抗俄剿共自卫军纵队长”,积极活动,密谋策划,妄图推翻新生的革命政权。 但正义或许会迟到,却永远不会缺席。1953年,武陟县人民政府经过缜密侦查和追捕,将赵畴九逮捕归案。同年4月16日,赵畴九被判处死刑并执行枪决。至此,这个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犯下累累罪行的反革命分子,终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 赵畴九的一生,是与人民为敌、与历史潮流背道而驰的一生。他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凭借手中的权力,大肆迫害抗日力量和革命群众,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其最终的结局,警示着那些企图与人民为敌、破坏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的人,必将遭到历史的唾弃和法律的严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