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烈[公元1893年-1966年,民国时期黔军军阀,贵州省主席]+像 贵州遵义桐梓县人物 王家烈(1893年7月10日—1966年8月11日),字绍武,中国贵州省桐梓县人,中华民国时期黔军军阀,曾任国民革命军第25军军长兼贵州省政府主席、贵州民政厅厅长、国民党贵州省党部常务委员、贵州绥靖公署副主任、第2师师长等职,权倾贵州,人称“贵州王”。 1949年以后赋闲在家。解放后在人民政府的感召下加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历任贵州省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委员。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66年8月病逝于贵州。三中全会以后平反。 王家烈,字绍武,1893年5月27日出生于贵州遵义桐梓县新站区小水的一个贫苦农家。以下是他的生平介绍: 早期经历 王家烈曾在私塾就学,后与姨表兄何知重就读于明德两等学堂,在此结识了周西成、毛光翔等人。因家境贫寒,他年轻时曾背盐挣脚力钱为生。1919年底至1920年初,周西成晋升为黔军第一混成旅第十团二营营长,王家烈成为该营连长,至此,以周西成为核心的桐梓系军事骨干逐渐聚拢。 崛起与掌权 在桐梓系中崭露头角:周西成执掌贵州大权后,王家烈凭借自身军事才能,在军阀混战中屡立战功,逐渐成为桐梓系军阀中的重要将领。1926年4月,王家烈就任国民革命军第25军第二师师长,并协助周西成管理军政。 执掌贵州大权:1931年11月,王家烈作为第25军代表出席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蒋介石对其褒奖有加,并赏其大批重炮枪械,这坚定了王家烈取毛光翔而代之的决心。1932年2月,王家烈在蒋介石支持下,重兵压贵阳,逼毛光翔让出省主席职位。3月30日,国民政府正式任命王为贵州省政府主席兼民政厅厅长、贵州省党部常务委员。 主政贵州 政治方面:王家烈虽成为贵州省主席,但贵州军阀内部矛盾错综复杂。犹国材、蒋在珍等地方实力派并不完全服从他的领导,时常与他发生冲突,导致贵州政局动荡不安。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王家烈一方面试图通过军事手段镇压异己,另一方面也努力寻求外部支持,曾与湘、桂等省军阀联络,以图借助外力稳定自己在贵州的统治地位。 经济方面:当时贵州经济落后,财政困难。王家烈为了增加财政收入,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整顿税收、开办实业等,但由于各种原因,成效并不显著。此外,贵州盛产鸦片,王家烈在一定程度上依赖鸦片贸易来获取财政收入,允许鸦片的种植和贩卖,这虽然在短期内增加了财政收入,但却给贵州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文化方面:王家烈本人喜欢书法,爱听京戏,是诗、书、艺兼好的儒将。在他主政期间,对贵州的文化教育事业也有一定的关注,支持创办学校、发展文化产业等,但由于当时贵州的经济和社会条件限制,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较为缓慢。 军事活动 参与军阀混战:在王家烈主政贵州之前和期间,贵州军阀卷入了国内的军阀混战。王家烈率领黔军参与了一些与周边省份军阀的战争,以及与省内其他派系军阀的争斗,这些战争使得贵州的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人民生活困苦。 与红军作战:1934年底,中央红军长征进入贵州。蒋介石中央军借“追剿”红军之机,企图取代王家烈控制贵州。在红军与中央军的双重压力下,王家烈只得率黔军堵击红军。中央红军入黔后,首先击溃王家烈黔军1个营,攻占黎平县城。随后,红军突破乌江天险,直逼遵义城,王家烈一边急电请求中央军增援,一边逃到省城贵阳。遵义会议后,红军二渡赤水,发起重占遵义的战役,王家烈亲自指挥黔军主力在娄山关和遵义一线阻击红军,红军攻占娄山关后,进攻遵义城,在城外红3军团参谋长邓萍不幸牺牲。最终,红军在遵义城外击败吴奇伟率领的中央军,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被迫下野 蒋介石为了控制贵州,用重金收买了王家烈手下的两名心腹师长,强迫王家烈下台。1935年,王家烈被迫离开贵州,到南京任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闲职,蒋系中央完全控制了贵州。 抗战时期 全面抗战爆发后,王家烈短时间当过汤恩伯31集团军的副军团长,后很快被蒋调回重庆。他在抗战中没有担任重要的军事职务,但也曾为抗战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参与一些抗日宣传活动等。 解放战争时期 抗战胜利后,王家烈被迫退役回到贵州桐梓老家。1948年,王家烈到南京参加国民大会,暗中支持李宗仁竞选副总统。在得知蒋介石准备报复自己的消息后,王家烈连忙乘坐李宗仁夫人郭德洁的飞机直飞桂林,然后返回贵州。年底,蒋介石任命王家烈为贵州绥靖公署副主任,然而,对蒋已极度失望的王家烈没有赴任,而是返回桐梓县老家。 新中国成立后 1949年底贵州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王家烈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王家烈历任贵州省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人民委员会委员,1955年当选贵州省政协副主席。1954年初,当年在娄山关之战中被王家烈的黔军打断右腿的红12团政委钟赤兵,出任贵州省军区司令员,王家烈内心极为内疚,钟赤兵却一笑置之,称赞王家烈也走入了人民阵营。1959年,王家烈到北京参加政协会议期间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接见。1960年,周恩来出访东南亚回国后来到贵阳,在省领导举行的欢迎宴上,向王家烈敬酒,称赞他坚贞不屈。1966年8月,王家烈病逝于贵阳,享年73岁。 王家烈的一生,经历了从贫苦农家子弟到军阀首领,再到成为新中国的民主人士的转变。他在民国时期的贵州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其经历也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和社会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