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刘丛强

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丛强

刘丛强[中国科学院院士]+像 贵州遵义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人物
刘丛强,1955年9月11日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中国生态学学会创始会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首任院长。
刘丛强是一位杰出的地球化学家,1955 年 9 月生于贵州省遵义市,虽未明确提及他是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人,但作为遵义人,他为家乡乃至国家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以下是他的生平介绍:

教育背景
本科:1978 年 3 月 - 1982 年 2 月,刘丛强就读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岩石矿物地球化学专业,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硕士:1982 年 3 月 - 1984 年 12 月,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攻读矿床地球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博士:1988 年 4 月 - 1991 年 3 月,在日本东京大学分析化学和地球化学专业深造,获得博士学位。

科研与职业生涯
早期研究与留学经历:1986 年 5 月 - 1996 年 10 月留学日本,先后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在日本东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担任日本科学技术厅理化学研究所基础科学特别研究员、日本国立电气通信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在日本期间,他早期主要从事地幔地球化学研究,通过研究地幔成因巨晶矿物和玄武岩之间的稀土元素分配规律等,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相关成果发表在重要国际地球化学期刊上,被《Nature》等期刊引用数百次。同时,他还开展了地表地球化学研究,涉及我国西北沙漠成因、黄土高原物质来源等,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回国发展:1996 年 10 月,刘丛强辞去日本国立电气通信大学化学系副教授职务回国。回国后,他被安排到刚筹建的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现代地球科学中心任研究员。1997 年 6 月,服从组织安排,到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就任常务副所长,1998 年 7 月担任该所所长直至 2009 年 9 月。在担任所长期间,他积极推动研究所的发展和科研工作的开展。同时,1999 年 1 月 - 2011 年 12 月,他还兼任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致力于环境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
后续科研与管理工作:2013 年 2 月 - 2018 年 2 月,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和推动科研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 年起,为复建天津大学地学专业,主持建立天津大学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担任首任院长,并于 2020 年任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院长,推动地球系统科学学科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

主要研究领域与成就
喀斯特区域研究:在喀斯特区域地表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方面,他揭示了喀斯特流域养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作用机制和循环规律,研究了流域化学侵蚀与地质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流域硫和氮循环影响碳循环及其温室气体源 - 汇效应的观点,有关研究丰富了传统表生地球化学理论,为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对地表和地球深部固体 - 流体体系稀土元素分配规律的研究,丰富并发展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理论。在利用多种同位素与微量元素对地表和地球内部地球化学过程和物源示踪研究方面,做出了特色突出的系列重要成果,为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示踪手段。
地球关键带研究:自 2012 年起,着力推动地球关键带研究,从低温地球化学基础理论和多学科交叉视角研究区域和全球环境变化机理、研究表层地球系统地球关键带的组成和结构、形成过程、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机制以及调控原理等,为生态环境管理、人类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学术兼职
- 2003 年 9 月至今担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后任名誉理事长,为推动我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2002 年 10 月至今任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积极参与贵州省的科技事业发展和科普工作。
- 2001 年 2 月至今担任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委员会(CNC - IGBP)委员,在国际地球科学合作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 1998 年 6 月至今担任《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矿物学报》副主编,2008 年 1 月至今担任国际杂志《Chem. Geol.》和国内《地球化学》等杂志编委,为地球化学领域的学术期刊发展和学术传播做出了贡献。

荣誉与奖项
- 1990 年 8 月获中国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学会候德封奖。
- 1994 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首批“百人计划”。
- 1996 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基金。
- 2002 年、2004 年分别获得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 2003 年获中国科学院首届“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 2017 年 2 月,当选爱丁堡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外籍院士。
- 此外,还获得过“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贵州省先进工作者”“贵州省核心专家”等荣誉称号,以及贵州省最高科技奖“黔灵科技贡献奖”等。

社会贡献
人才培养:在教育教学方面,刘丛强院士认真负责,每一次上课前都会坚持重新准备课程提纲、讲义,并在课程中纳入国内外前沿科研进展。他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同学们积极发散思考,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地球科学领域人才。在他的带领下,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等方面成绩斐然。
推动学科发展:他积极推动地球系统科学学科的发展,通过构建多学科体系,带领团队承担了众多国家级项目,使相关学科在国际学术前沿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提升了我国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服务国家战略:他的研究工作紧密围绕国家需求,针对西部资源、环境、生态等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开展喀斯特山区石漠化和流域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同时开展地球关键带研究,为解决表层地球系统的生态与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为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丛强院士在地球化学领域辛勤耕耘数十载,凭借其卓越的科研成就、高尚的品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成为了我国地球科学领域的杰出代表人物,为我国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24 11:26
上一篇:王俊臣下一篇:黎焕颐
香港声名赫赫的导演、编剧、制片人
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
(1955 年 - 2018 年)
华侨委员会主任委员
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广州教育界的耕耘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内地作家
中国作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落马官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西汉第三位皇帝
贵州省委原书记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委书记,区政府党组书记、区长,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
原河北省省委第一书记
河南省委书记
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
原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
杰出的人民教育家
东源人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晶体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