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刘武周

隋末军阀
刘武周
刘武周[唐][?-622年] 山西省朔州市人物
刘武周(?—620年8月),祖籍河间景城(今河北省交河镇),后迁居马邑(今山西朔州)。隋朝末年地方割据群雄之一。
骁勇善射,喜欢交友,投奔隋太仆杨义臣。跟随隋炀帝进攻高丽,建立军功,授建节校尉,迁马邑校尉。面对隋末群雄竞起的纷乱形势,起兵反抗隋朝,依附突厥部落,受封“定杨可汗”,“率军南向,以争天下”,占据储备充足食粮和库绢的晋阳,攻陷河东大部地区,威逼关中。自称皇帝,年号天兴,“军无蓄积,虏掠为资”,大破裴寂、齐王李元吉,席卷山西。
武德三年(620年),为秦王李世民所败,弃城北逃,终为突厥所杀。
刘武周:隋末乱世中的枭雄沉浮
刘武周出身豪富之家,年少时便展现出骁勇善射的本领,且热衷于结交豪侠之士。其兄刘山伯对此深感忧虑,常告诫他:“你交友不加选择,终将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甚至对他责骂羞辱。不堪忍受的刘武周离家前往洛阳,投奔隋太仆杨义臣。

大业年间(612 - 614年),隋炀帝三次征讨高丽,刘武周应募东征。凭借战场上的出色表现,他因军功被提拔为建节校尉。东征结束后,刘武周回到马邑,担任鹰扬府校尉 。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隋末天下大乱,刘武周抓住时机,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开仓放粮赈济贫困百姓,并发布檄文召集民众,很快便聚集了一万多兵力,自封太守。为稳固自身势力,他派遣使者依附突厥。隋雁门郡丞陈孝意与虎贲将王智辩联合出兵征讨刘武周,将其围困在桑乾镇(今山西山阴南)。刘武周借助突厥骑兵的力量反击,王智辩兵败被杀,陈孝意逃回雁门后被部下杀害,献城归降刘武周。此后,刘武周乘胜攻破楼烦郡,夺取汾阳宫。为获取突厥更多支持,他将俘获的隋汾阳宫宫女献给突厥,突厥始毕可汗则回赠战马。至此,刘武周军威大盛,先后攻陷定襄,又返回马邑。突厥为扶植地方割据势力,册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并赐予象征权力的“狼头纛”。

刘武周称帝后,改元天兴,随后发兵围攻雁门,围城长达百余日。陈孝意全力坚守,最终因粮尽援绝,被部下张伦暗杀,开城投降刘武周。此时,易州叛军首领宋金刚因被窦建德打败,率4000余众投奔刘武周,进一步壮大了刘武周的势力。刘武周早闻宋金刚善于用兵,得到他后十分欣喜,封其为宋王,委以军事重任,并分一半家产给他。宋金刚休掉原配妻子,迎娶刘武周的妹妹为妻。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三月,刘武周采纳宋金刚“入图晋阳(今山西太原),南向以争天下”的建议,亲率2万大军南侵并州(治所晋阳)。四月,他联合突厥,驻扎在黄蛇岭(今山西榆次北),军威强盛。并州总管、齐王李元吉派车骑将军张达率步兵抵御,结果全军覆没。刘武周趁机袭破榆次(今山西榆次),五月攻陷平遥,六月占领介州(今山西介休)。唐高祖先后派遣太常少卿李仲文、右仆射裴寂率军救援并州,但均被刘武周的将领击败。八月,裴寂在索原度(在介休介山下)与宋金刚交战,唐军全军溃败,裴寂只身逃回晋州。刘武周势如破竹,进逼晋阳,李元吉连夜携带妻妾弃城逃回长安,刘武周顺利攻占李唐的发祥地晋阳。十月,刘武周派宋金刚南下,接连攻陷晋州、绛州(今山西新绛),占据龙门(今山西河津),攻占浍州(今山西翼城)。与此同时,夏县吕崇茂自号魏王,与刘武周遥相呼应;隋朝旧将王行本据守蒲坂(今山西永济北),与宋金刚联合。至此,山西大部落入刘武周之手,唐在黄河东岸仅剩晋西南一隅,关中地区受到极大震动,唐高祖甚至惊慌失措地下令:“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

同年十一月,唐高祖命秦王李世民率军征讨刘武周,双方在柏壁对峙许久。期间,唐军多次与刘武周部交战,互有胜负。李世民在美良川击败尉迟敬德,又在蒲州再次取胜。而刘武周在浩州进攻李仲文也屡战屡败,士气受挫。最终,李世民在雀鼠谷大败宋金刚,斩杀俘获数万人,缴获辎重千余辆,宋金刚仅率轻骑逃走。其骁将尉迟敬德、寻相、张万岁率精兵,举介州及永安投降李世民。刘武周惊恐万分,率五百骑弃并州向北逃窜,经乾烛谷逃往突厥。宋金刚企图收拢溃散的军队抵抗唐军,却无人响应,只得带百余骑也逃往突厥。李世民进军并州,收复全部失地。宋金刚背弃突厥欲逃回上谷,被追兵擒获,遭腰斩而死。

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刘武周企图逃回马邑,因事情败露,被突厥杀死。

民间传说,刘武周的父亲刘匡与妻子赵氏夜间在庭院中闲坐时,忽见一形似雄鸡的物体,周身流光溢彩,照亮地面后飞入赵氏怀中。赵氏起身查看,却一无所获,不久后便怀有身孕,生下刘武周。

后晋刘昫等所著《旧唐书》评价刘武周:“武周始为鼠窃,偶恣鸱张,不用君璋之谋,竟为突厥所杀。”认为他起初不过是趁乱而起的小势力,因肆意扩张且不听从建议,最终被突厥所杀。宋欧阳修等编撰的《新唐书》则称:“武周为人骁悍,善骑射,喜交豪杰。”着重强调了他骁勇善战、喜好结交豪杰的特点。

刘武周的父亲是刘匡,母亲为赵氏,妻子是沮皇后。北京房山区霞云岭村的刘姓大户,多自认是刘武周的后裔。

刘武周被害后,其旧部将他葬于今霞云岭村东面的西山脚下。此地环境优美,坟茔为人工浆砌的地下石穴,顶部由青砖磨缝立叉而成,坟前立有数座近丈高的石碑,镌刻着他的身世与生平。1967年修建京原公路时,坟茔遭到破坏,石碑或被掩埋,或散失民间,如今不仅石穴位置难寻,残存石碑的字迹也已模糊不清,但坟茔所在地仍被称为“石碑” 。 
上一篇:李克让下一篇:李克恭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落马官员
原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委书记
贵州省委原书记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原中共中央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
宋文帝刘义隆的第四子
民国时期四川军阀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
中国古代十大文豪
唐代风水大师
唐宪宗时期殿中侍御史
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
唐朝宰相
唐朝第三位皇帝
唐朝至武周时政治家,武周皇帝
唐朝开国皇帝
刚正谏臣
风水师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