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朱荣[南北朝][公元493年-530年,北魏末年将领、权臣] 山西朔州市朔城区人物 尔朱荣:北魏末年的暴虐权臣 尔朱荣(493年~530年11月1日),字天宝,契胡族,北秀容人(今山西省朔州市,一说山西省忻州市) ,是北魏末年权倾一时的权臣与军事家。他贪婪暴虐的行事作风,深刻影响了北魏末年的历史走向。 出身部落,乘乱崛起 尔朱荣出身部落酋长世家,其家族以居住地尔朱川为姓。北魏太和年间,父亲尔朱新兴担任秀容第一领人酋长等职。尔朱荣初任直寝将军、游击将军。北魏末年,北方动荡,他组建以契胡人为主的骑兵部队,开始在山西境内镇压农民起义,势力逐渐壮大。 河阴之变,掌控朝政 高欢投靠尔朱荣后,进言以“清君侧”为名进军洛阳成就霸业,尔朱荣深以为然。当时北魏灵太后把持朝政,重用宠臣,与儿子孝明帝元诩矛盾尖锐。孝明帝密诏尔朱荣进京,后又叫停。武泰元年(528年),灵太后毒杀孝明帝,尔朱荣以此为借口,率大军南下。 进入洛阳后,尔朱荣企图篡位,经高欢劝谏后,通过铸像占卜决定立长乐王元子攸为帝。随后,他将朝臣诱骗至河阴西北三里,谎称高阳王元雍谋反,下令屠杀两千余人,史称“河阴之变”。灵太后被沉入黄河,元子攸的两个亲兄弟被杀,元子攸也被囚禁。尔朱荣还逼迫御史赵元则写下皇位禅让文书,欲行篡位之举。因贺拔岳劝阻,加之铸像占卜未成功,询问亲信刘灵助得知时机不成熟,尔朱荣才放弃篡位,向元子攸谢罪。 建义元年(528年),尔朱荣返回晋阳,派心腹元天穆入京主持朝政,安插众多亲信占据朝廷要职,从此把持北魏朝政。同年,尔朱荣在滏口击败号称百万(实际二十多万)的葛荣起义军。他担心降众叛乱,先假意遣散,待其分散后又重新抓捕。 滥施暴行,引发动荡 尔朱荣俘杀葛荣后,对其二十多万部众残酷剥削,两年间这些人发动二十六次起义,半数人口被杀。他还捏造罪名杀害宇文泰的三哥宇文洛生。 尔朱荣的暴行导致朝局动荡,众多北魏官员南逃,南梁趁机占据北魏多州领土。北海王元颢南逃至南梁,在梁武帝支持下,于永安二年(529年)四月,在陈庆之的协助下攻打北魏。陈庆之作战勇猛,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攻克梁郡、荥阳,击败尔朱荣的亲信元天穆、侄子尔朱兆,尔朱世隆弃守虎牢关,洛阳沦陷,元子攸被迫离开。 元颢进入洛阳后,与陈庆之产生矛盾,阻挠南梁增援陈庆之。尔朱荣率大军进攻,与陈庆之交战十一次,均未占到便宜,甚至被元颢击败。关键时刻,杨侃提出征集民众制造战船、佯装渡河,再选点强渡的计策,杨檦提供战船并担任向导。永安二年六月十八日(529年8月8日),尔朱兆等人率军强渡黄河,击败元颢,元颢南逃被杀,陈庆之的军队在洪水冲击下损失惨重,陈庆之扮成和尚逃回南梁。永安三年(530年)七月,尔朱天光在贺拔岳的帮助下攻灭万俟丑奴,活埋一万七千多名投降士兵,强掳其家属为奴婢。 祸乱朝纲,终遭诛杀 尔朱荣虽居晋阳,但通过安插在朝廷的亲信掌控局势,官员任命皆需他同意。他提拔的官员多为残暴严酷之辈,其家族成员也多行不法。尔朱天光坑杀降兵、掳掠百姓;尔朱度律聚敛无厌;尔朱仲远更是明目张胆地卖官鬻爵、诬陷百姓、强占民财、奸淫妇女。 孝庄帝虽受制于尔朱荣,但勤于政事,试图改善选官制度,却遭到尔朱荣的阻挠。尔朱荣欲安插北方人到河内诸州,孝庄帝坚决拒绝,元天穆以权势相逼,孝庄帝毫不退缩。 永安三年(530年)八月,尔朱荣带领精锐骑兵逼近洛阳,图谋篡位。其下属公然议论称帝之事,孝庄帝也得知了他们的谋逆企图。尔朱世隆提醒尔朱荣注意孝庄帝,但尔朱荣不以为意,此后入宫随从减少,也不带兵器。孝庄帝为麻痹尔朱荣一党,对元天穆等人假意尊敬。同年九月戊戌日,尔朱荣入宫,孝庄帝在明光殿东序埋伏兵士,亲手将尔朱荣刺死,元天穆等三十多人也被伏兵诛杀。尔朱荣的死,让民众欢呼沸腾,结束了他在北魏末年的暴虐统治。 尔朱荣的历史影响与轶事典故 一、主要影响 (一)引发社会动乱 河阴之变爆发后,恐怖氛围迅速笼罩洛阳。城内陷入大规模恐慌骚乱,无论是贵室豪族还是贫夫贱士,纷纷仓皇出逃,曾经繁华的京城变得萧条冷落。这场杀戮致使北魏政治系统崩溃,京城呈现出防卫空虚、官员职守荒废的凄凉景象,直接打破了北魏原有的统治秩序。 (二)导致国土沦丧 尔朱荣的暴行致使北魏地方官员人心惶惶,郢州刺史元显达、汝南王元悦等多位州郡长官为求自保,举州投降南梁。南梁不费一兵一卒,便吞并北魏多个州郡领土,北魏对南朝的防御体系全面瓦解。此后,梁武帝萧衍派陈庆之率军北伐,陈庆之虽作战勇猛,但在北伐途中大肆屠城掠地,给百姓带来灾难。而尔朱荣的亲信尔朱世隆面对陈庆之来势汹汹的进攻,竟弃守战略要地虎牢关,直接导致国都洛阳沦陷,进一步加剧了北魏的危机。 (三)虐杀六镇百姓 葛荣败亡后,其麾下二十多万六镇百姓被尔朱荣押送至并州、肆州。然而,尔朱荣及其契胡军士对这些人进行残酷折磨与屠杀,致使半数以上六镇百姓惨死。不堪忍受暴政的六镇百姓在两年内连续发动二十六次起义。尔朱荣死后,尔朱兆将剩余的数万六镇百姓转送给高欢,这为高欢日后反抗尔朱氏、推翻尔朱家族统治提供了军事力量。 (四)沽名钓誉之举 河阴之变时,尔朱荣以“诛杀贪官庸吏”为借口,却对在场两千多名朝臣不分青红皂白地大肆屠戮。实际上,众多被杀害的官员中,如节俭分赏朝廷布帛、提出利民政策的太常卿范绍,才德兼备的孝子崔励,善治地方的元法寿,以及才华横溢的李瑾、王遵业等,他们生前品行端正,并无贪污腐败的记载,却被尔朱荣污名化为贪官。尔朱荣此举的真实目的是为安插亲信、掌控北魏朝政。事变后,他不仅霸占元雍的豪宅,还将贪婪残暴的家族成员安插进朝廷。尔朱仲远卖官敛财、诬民为逆、奸污妇女;尔朱度律为害百姓;尔朱天光活埋战俘、掳掠家属。尔朱荣对亲族的恶行视而不见,反而纵容包庇,其“杀贪官”的言论不过是为自己的暴行洗白的幌子。此外,他早年行贿奸臣元乂,得势后还提拔元乂贪婪的父亲元继,甚至为维护家族利益阻挠孝庄帝整顿朝纲,充分暴露其虚伪面目。 (五)侵蚀国家财政 尔朱荣堂弟尔朱仲远在其支持下,利用徐州刺史等职务之便,将荥阳以东地区的巨额赋税私吞,致使北魏至少四分之三的赋税流入尔朱家族,严重侵蚀国库,让孝庄帝的统治处境更加艰难。 (六)横征暴敛百姓 尔朱荣成为权臣的第一年,就和家族成员通过不正当手段大肆敛财,众多百姓被冤枉抄家。从孝武帝元修本纪及高欢的诏书可侧面证实,当时遭到尔朱氏迫害的百姓不计其数。 (七)重用酷吏治国 尔朱荣任人唯亲,重用的官员多为残暴酷吏,如深受他欣赏的刘贵,行事严厉苛刻,视人命如草芥,还仇视汉人,说出“汉人的命最多价值一文钱而已,死了就死了”的荒谬言论。这些酷吏在尔朱荣的支持下,荼毒天下百姓。 (八)落得众叛亲离 尔朱荣缺乏政治家的人格魅力,无法收服手下将领的心。执政不到三年,有能力的将领纷纷与他离心离德。尔朱天光、贺拔岳在他死后按兵不动,还接受多方封赏;高欢更是在韩陵之战时当众痛斥他谋反,揭露其罪行。尔朱荣将天下视为尔朱家族私产,肆意屠戮百姓、横征暴敛,得罪了皇亲宗室、豪强士族、平民百姓等各个阶层,最终仅做了不到三年权臣,便被孝庄帝诛杀,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二、轶事典故 (一)乱认父亲抬高出身 尔朱家族虽受北魏朝廷厚待,但在当时部分人眼中地位低下。太和十九年,北魏孝文帝规定鲜卑八姓与汉族四大姓地位相当。尉庆宾出身鲜卑八姓之一的“尉氏(尉迟氏)”,尽管他嫌弃尔朱荣,但尔朱荣为抬高自己的出身,主动讨好被俘的尉庆宾,并认其为父。 (二)贪天之功遭人耻笑 节闵帝元恭多次当众嘲笑尔朱荣喜欢窃取他人功劳,将其算在自己头上,认为他罪有应得,这让尔朱世隆都不敢轻易入宫。 (三)庇护贪官以报私恩 元乂父子贪婪成性,元继在元乂专政时,凭借儿子权势大肆贪污受贿,严重扰乱朝廷官员选举制度,被天下百姓视为祸害。元乂垮台后,元继被免职。然而,尔朱荣早年因行贿元乂得到关照,便认为元乂有德行。得势后,他将元继提拔为太师、司州牧,使其得以安享晚年。 (四)霸占豪宅自食恶果 洛阳有一处豪华宅院,先后历经宦官刘腾、高阳王元雍两位主人,他们都未得善终。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诛杀元雍后,便将这处豪宅据为己有。两年多后,他意图篡位,被孝庄帝诛杀,印证了这处宅院的不祥。 (五)草菅人命暴戾无常 尔朱荣性情严酷暴戾,喜怒无常,日常弓箭刀槊不离身,稍有不满就随意杀人。一次打猎时,下属因汇报事情耽误出猎,被他一箭射死;打猎过程中,若有鹿逃出包围圈,他就处死多人;他还强迫手下赤手空拳与猛兽肉搏,导致多人死亡,却乐此不疲。 (六)虐杀和尚取乐 尔朱荣曾在路边看到两个和尚同乘一匹马,便命他们相互碰撞取乐。和尚精疲力竭停下后,他仍不满意,又让手下强行碰撞两人头部,直至和尚死亡,血流满地他才罢休。 (七)篡改庙宇遭天谴 尔朱荣死后,尔朱世隆为抬高他的地位,将首阳山上的周公庙改造成祭祀尔朱荣的庙。结果庙宇突然失火,只剩一根石柱,三天后石柱又被雷电击碎,基石和瓦片也滚落山下,被古人视为上天对其行为的不满。 (八)无所配飨引争议 尔朱世隆让官员讨论尔朱荣该配飨哪位皇帝,司直刘季明直言尔朱荣不配配飨任何皇帝。他指出,配飨宣武帝,尔朱荣无功;配飨孝明帝,他害死明帝母亲;配飨孝庄帝,他又为臣不忠。这番言论虽激怒尔朱世隆,但获得众人称赞,最终尔朱荣被硬塞进孝文帝元宏的庙廷。 (九)蓄谋篡位被揭穿 韩陵之战前,尔朱兆试图为弑杀孝庄帝脱罪,反怪孝庄帝冤杀尔朱荣。高欢当场揭穿,称曾亲耳听到尔朱荣谋划谋逆,尔朱兆当时也在场。尔朱兆对此指控始终未作反驳。 (十)自比权臣挽尊 尔朱荣亲信为给他挽回名声,将他比作伊尹、霍光、周公等贤能权臣。元天穆吹嘘他“此伊、霍复见于今矣”;尔朱世隆将周公庙改为尔朱荣庙,称他可与周公相提并论;尔朱荣之子尔朱文略贿赂魏收,让其在传记中美化父亲。 (十一)控制舆论失败 尔朱荣被杀时,民众欢呼雀跃。尔朱家族为挽回其名声,指使邢邵在新皇帝元恭登基赦文中诋毁孝庄帝,称尔朱荣死得冤枉。元恭制止了这种行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也嘲笑邢邵此举是文人之耻,试图为尔朱荣掩饰却毫无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