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栗光祥

开国大校
栗光祥
栗光祥[公元1921年-2009年,开国大校] 山西长治市襄垣县人物
栗光祥:革命征程铸忠诚,政工事业献毕生
栗光祥(1921 - 2009),原名栗广祥,出生于山西省襄垣县虒亭镇进士街村,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秘书长,他的一生是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为军队政治工作倾注心血的光辉历程。

栗光祥于1921年10月1日出生。1936年9月,年仅15岁的他加入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自此踏上革命道路。1937年10月,进入八路军115师干部学校学习,次年5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在军队中不断成长,1939年10月任八路军120师358旅716团教育股长;1941年10月任716团1营政治教导员;1947年8月担任716团政委。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1军1师副政委;1953年1月升任1军2师政委。1957年2月,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政治工作教授会主任;1964年6月任政治学院政治部副主任。1969年12月,调至总政治部宣传部主持工作;1983年2月,出任总政治部秘书长。1988年6月,栗光祥免职;1998年8月离休,于2009年5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在军队授衔及荣誉授予方面,1955年他被授予大校军衔,并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

少年时期的栗光祥,便怀揣对光明的向往与对真理的追求。在山西长治乡村师范学校就读时,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的国难,他对民族命运深感忧虑,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极为愤慨,毅然投身抗日反蒋运动。

“七七事变”后,栗光祥毅然参加八路军,先后在一一五师干部学校、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8月,他奔赴抗日前线,在八路军120师任职,历任教育干事、教育股长、营政治教导员等。跟随部队转战晋西北、冀中、晋察冀、陕甘宁边区,参与晋西北根据地多次反“扫荡”,在“百团大战”“芦家庄战斗”中奋勇作战。1945年,在反击国民党顽固派进攻的集宁战役里,他头部重伤,落下二等乙级伤残,但仍坚持战斗。1947年8月任716团政委后,率部参与保卫延安、“三战三捷”、陇东、榆林等一系列重大战役。1947年10月的延清战役,他率部攻坚“爬子山”,全歼守敌,获西北野战军彭德怀司令员表扬;同年冬,在三五八旅党委指导下,组织开展以“诉苦、三查”为核心的阶级教育,为全军新式整军运动提供宝贵经验。1951年1月任1军1师副政委,10月进入军事学院政治系学习,并参与总政政治工作条例起草。1953年1月,他率1军2师赴朝,投身金城反击战等战役。

从朝鲜回国后,栗光祥投身军队政治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在政治学院任职期间,深度参与学院创建,主持编写师团级干部政治工作教学大纲等重要教材。担任总政治部秘书长时,他深入部队调研,针对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等新时期军队建设关键问题,向军委和总政领导提出诸多有价值的建议。1986年,他牵头负责起草《关于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决定》,该文件于1987年2月获中共中央批转,成为指导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纲领性文件。1988年6月退居二线后,栗光祥又担任全国政协第七届、第八届特邀委员,继续为国家和军队建设建言献策。

栗光祥的一生,在烽火硝烟中锤炼忠诚,在政工事业里奉献智慧,为中国革命胜利、军队建设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其精神风范激励着无数后来人 。 
上一篇:任环下一篇:宋冠英
澳门赌王、慈善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无产阶级革命家
翁源人物
广西壮族自治区顾问委员会主任
著名的数学家
青海省委原书记
印度前总理
中国科学院院士
青海省民政厅原厅长
开国少将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浙江省委原书记
诗人、作家、书法家、新闻工作者
原中顾委委员、中央党校原校长
辽宁省委原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开国大校
浙江省委原书记
原重庆市委书记
原工信部担任副部长
文化传承的践行者
李大钊的儿媳
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清代后期治河的名臣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开国大校
辽宁省委原书记
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
中国作家
开国大校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