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山[公元1921年-1949年] 内蒙古自治区 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人物 石玉山,蒙名萨格萨,1921年6月出生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城川苏木与乌审旗边界的昌皇。他出身贫寒,早年在天主教堂学校读书,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1940年,石玉山一家迁至西乌审,在共产党人曹动之、徐子猷的关怀帮助下,生活得以安定。此后,在党的培养教育下,石玉山和哥哥石那顺一同投身党的地下革命工作 。 1942年,石玉山加入西蒙抗日骑兵游击支队第一大队,成为奇金山大队长麾下的一名士兵。因其机警正直、忠诚厚道,很快被奇金山选为贴身卫士。1943年3月26日,扎萨克发生以盟长沙克都尔扎布(简称沙王)为首的反抗国民党统治事件,即“伊盟事变”。消息传至乌审旗后,倾向共产党的奇金山积极响应。同年4月6日,奇金山秘密召开亲信骨干会议商讨起义,石玉山等13人坚决支持,随后与奇金山率领大队官兵在朝岱滩起义,投身革命。不久,部队扩编为乌审旗骑兵保安第一团,石玉山继续担任奇金山的警卫和得力助手。 1944年8月,在曹动之带领下,奇金山携石玉山等10人前往延安参观学习,受到党中央热情接待,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了他们。参观结束后,石玉山留在延安中央党校民族班学习,并从事翻译工作。1945年初,石玉山从党校毕业后返回乌审旗。2月16日,西乌审部队团部遭东乌审奇玉山部偷袭,团长奇金山不幸牺牲。3月,部队扩编为西乌审保安司,石玉山升任警卫连连长。在艰难的斗争环境中,他立场坚定,深刻认识到蒙古族只有跟随共产党、八路军才能有光明前途,对封建王公奇玉山不抱幻想。他为人正直、生活朴素,在士兵中威望颇高,深受领导和群众信任。同年夏天,石玉山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8月当选为中共乌审旗工委委员。 10月下旬,在陕北横山伪装起义的王永清制造“乌拉尔林事件”,致使中共伊盟工委、乌审旗工委多位领导被捕,组织遭受重创,部队军心不稳。石玉山带领警卫连少数党员,在上级支持下开展大量思想工作。中共西北局为加强乌审旗工作,充实旗工委力量,石玉山仍任工委委员兼警卫队队长。1947年2月,中共西乌审保安司党委成立,石玉山任委员。3月12日,西乌部队第一大队大队长铁木尔叛变,西乌部队陷入危机。党组织和部队领导派石玉山率警卫队坚守阵地,保卫机关和部队安全,为确保乌审工委和司令部稳定作出重要贡献。3月下旬,石玉山随部队撤出西乌根据地,转战陕北靖边南山。5月,西乌部队改编为伊盟蒙汉支队第二大队,石玉山任警卫队队长。5月20日,在靖边芦河王家湾渡口,蒙汉支队与马鸿逵部队激战,石玉山率警卫连参与狙击,在总攻中与兄弟连队渡河冲锋,成功击退敌人,出色完成保卫党中央和毛泽东安全的任务,随后又参加红墩界狙击马鸿逵骑兵部队的战斗。7月底至8月初,在伊盟工委工作会议上,石玉山就蒙汉关系工作提出七条意见,获得重视。10月,在靖边百堡川整编时,第二大队警卫连与第一连合并,石玉山任连副指导员。 1948年3月,乌审旗政务委员会成立,石玉山当选委员。此后,伊盟支队主力第一、第二大队向敌占区挺进,石玉山参加了神山、耳字壕、大树湾等多场战斗。作为连副指导员,他英勇无畏、冲锋在前,展现出革命战士的英雄气概。在沙圪堵战斗后,石玉山从第一连调至大队部任职。9月,乌审旗代理扎萨克、警备司令奇玉山在返旗途中被解放军俘虏,石玉山听闻激动表示“奇玉山被活捉,今后死也不后悔了”,其爱憎之情溢于言表。11月,他奉命与张秉义等人将奇玉山押送陕北延安,圆满完成任务。 1949年3月,东乌审旗警备师和平起义。4月中旬,石玉山和赛朝克图奉命回乌审旗整训起义部队。7月初,石玉山带领起义部队到扎萨克旗接受改编,起义部队与第二大队合编为伊盟军区第二支队,石玉山任副政委,成为部队中最年轻的指导员。由于两支队伍此前长期武装对抗,合编后矛盾重重,且起义部队人员复杂,违纪事件频发。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伊盟军区领导仍相信石玉山等久经考验的干部能够带好部队。7月25日,中共乌审旗委员会成立,石玉山当选旗委副书记兼军事部长。8月10日,乌审旗人民政府成立,他又当选为委员。8月13日,奇玉山被接回旗府,给起义部队整编带来极大隐患。伊盟军区虽采取措施,但奇玉山拒不离开。9月22日,奇玉山纠集旧部发动武装叛乱,石玉山在激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 石玉山是蒙古族的优秀儿女,也是极具才华的年轻指挥员。他的牺牲是伊盟革命事业的重大损失,其英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伊盟各族人民奋勇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