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符存审

五代十国公元862年-924年,唐末五代时期前晋、后唐名将

符存审五代十国公元862年-924年,唐末五代时期前晋、后唐名将 河南周口市淮阳区人物

符存审(862年-924年),原名存,字德详,陈州宛丘(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区)人,唐末五代时期前晋、后唐名将。因曾被赐为李姓,史册又载为李存审。

早年经历

符存审年轻时性格豪迈,足智多谋,喜谈兵事。他在乾符年间纠集豪强,保护乡里,后依附光州刺史李罕之。中和三年(883年),符存审随李罕之投奔河阳节度使诸葛爽,在河阳军中担任小校,多次与秦宗权的蔡州军作战,颇有战功。

光启二年(886年),诸葛爽病逝,其子诸葛仲方被部将刘经拥立为藩帅。李罕之本欲趁机攻取河阳(治今河南孟州),结果却被刘经击败,只得退保怀州(治今河南焦作)。其部下将佐皆溃散。符存审前往太原,投奔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李克用将符存审收为养子,赐姓为李,让他统领义儿军。

累功进职

符存审性情谨慎笃厚,因而深受李克用宠信,常随军西征,累立战功,后随征云州防御使赫连铎。他亲冒矢石,率军死战,以致血流盈袖。李克用亲自为他敷伤,每日都要询问他的伤情。乾宁元年(894年),符存审担任晋军前锋,随李克用征讨幽州节度使李匡筹,并攻占居庸关(在今北京昌平)。

乾宁二年(895年),符存审随军攻打邠州(治今陕西彬县),征讨邠宁节度使王行瑜。当时,邠州精兵都屯驻在龙泉寨,四面悬崖,易守难攻。符存审击退王行瑜,力取龙泉寨,因功加授检校左仆射。天复元年(901年),符存审又随李嗣昭征讨汾州(治今山西隰县),生擒刺史李瑭,进封左右厢步军都指挥使。

天祐三年(906年),符存审进拜蕃汉马步副指挥使,与李嗣昭一同攻取潞州(治今山西长治),收降守将丁会,而后又随周德威大战夹城,加授检校司徒、忻州刺史,领蕃汉马步都指挥使。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温篡唐称帝,建立后梁,改元开平。但李克用拒不承认后梁政权,仍沿用唐朝天祐年号,以复兴唐朝为名与后梁相对抗。

天祐五年(908年),李克用病故,长子李存勖袭任河东节度使、晋王。天祐七年(910年),符存审进拜检校太保、蕃汉马步副总管。不久,李存勖命符存审留守太原,亲率晋军主力出征柏乡,取得柏乡大捷。天祐八年(911年)三月,符存审接替李存璋,出镇赵州(治今河北赵县)。

屡破梁军

主词条:幽州之战、魏州之战、幽州保卫战、胡柳陂之战、同州之战

天祐九年(912年),梁太祖朱温攻打蓚县(治今河北景县),符存审与史建瑭、李嗣肱率军赴援。他屯兵下博桥(在今河北衡水北),用计突袭梁军大营,逼得朱温烧营遁走,因功遥领邢、洺、磁三州团练使。天祐十二年(915年),晋王李存勖因魏博镇叛梁归附,命符存审率前锋占据临清(治今河北临西),趁机进兵河北,坐镇魏州(治今河北大名东北)。符存审屯兵魏县,与刘鄩在莘县一带展开对峙,后又出兵贝州(治今河北清河),攻打张源德。

天祐十三年(916年),刘鄩进犯魏州,却被符存审率军截断退路,只得在元城与晋军开战,结果大败而逃。符存审乘胜追击,接连收复澶州(治今河南濮阳)、卫州(治今河南卫辉)、磁州(治今河北磁县)、洺州(治今河北永年)、邢州(治今河北邢台)等地,被授为安国军节度使、邢洺磁等州观察使。同年十月,符存审兵临沧州。戴思远弃城而逃,毛璋则献城投降。李存勖遂改任符存审为检校太傅、横海军节度使,兼领魏博马步军都指挥使,后又加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天祐十四年(917年),契丹围困幽州(治今北京),守将周德威遣使告急。当时,李存勖正率晋军主力与梁军对峙,欲发兵相救,却兵力不够,但若不救,又担心幽州失守。他为此犹豫不决,问策于帐下诸将。符存审与李嗣源、阎宝都主张出兵。李存勖便让符存审三人率七万步骑援救幽州。符存审设下鹿角阵,阻挡契丹骑兵的冲击,随即万箭齐发,重创契丹前锋。而后,他先让羸兵燃烧柴草,以烟雾迷惑敌军,再发动步兵直趋敌阵,一战大破契丹,斩首万余级,彻底解除幽州之围。

天祐十五年(918年),李存勖调发河东、魏博(天雄军)、幽州(卢龙军)、沧景(横海军)、易定(义武军)等地军队,准备直捣汴州(治今河南开封),一举灭亡后梁。符存审率领一万步骑,赶往魏州,参与大阅。同年十二月,梁晋在胡柳陂(治今山东鄄城西北)交战。周德威战死,李存勖也被梁军围困在一座土山上,形势危急。符存审与儿子符彦图拼死力战,冲入梁军阵中,与李存勖会合,重整阵势,终于等到银枪效节都来援。李存勖方才反败为胜,击溃梁军。

天祐十六年(919年),符存审升任内外蕃汉马步总管,成为周德威之后的晋军首将。他又修筑南北两城,互为犄角,夹击德胜城(治今河南清丰西南)。同年七月,梁将王瓒从黎阳(治今河南浚县东北)渡河,进犯澶州,结果被符存审击退。他退据杨村渡,以控制上游。此后,梁晋两军日夜交锋,对垒年余,大小战斗上百次。

天祐十七年(920年),河中节度使朱友谦攻取同州(治今陕西大荔),叛梁降晋,结果遭到刘鄩的围攻。李存勖命符存审与李嗣昭率军前往救援。九月,符存审进入河中(治今山西永济西),屯兵朝邑(治今陕西大荔东)。他鉴于梁军一贯轻视河中军的骄傲情绪,挑选二百精骑,掺杂在河中军中作战,挫败梁军锐气,迫使刘鄩不敢轻易出战。诸将担心河中军有所反复,建议从速决战,以早定胜负。李存审却坚持“缓师示弱,伺隙出奇”之计,按军不动,直到十余日后方才进军出击,大败刘鄩。他随即又命裨将李建及到沙苑牧马,以示松懈,诱使刘鄩撤退撤军,而后率军追击,在渭河再次大败刘鄩。

镇守幽州

天佑十八年(921年),符存审与河中节度使朱友谦、昭义节度使李嗣昭、义武节度使王处直、邢州节度使李嗣源、大同节度使李存璋、振武节度使李存进等各镇节度使一同遣使劝进,请李存勖称帝,却被李存勖拒绝。不久,成德节度使张文礼在镇州(治今河北正定)叛乱。李嗣昭、李存进相继战死。

天祐十九年(922年),符存审被任命为北面招讨使,征讨镇州。当时,镇州久被晋军围困,城中粮尽,叛军无力守城。守将李再丰暗中向符存审投诚,在半夜用绳子将晋军拉上城头。到天亮时,晋军已全部登城,并将叛首张处瑾、张处球、高濛等人全部抓获,送往魏州行台。张文礼虽然已死,也被开棺戮尸。李存勖加授符存审为检校太傅、兼侍中,并在他还师魏州时亲自出城迎接慰劳。[22-23]

天祐二十年(923年),契丹南侵。李存勖听从郭崇韬的建议,让符存审负责北疆的防御重任。符存审当时正卧病在床,上奏道:“臣效忠大王,不敢托辞推诿,但而今老病缠身,只恐不能担此重任。”但李存勖仍旧任命他为幽州卢龙节度使,镇守幽州。同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建立后唐,改元同光,是为后唐庄宗。符存审获赐忠烈扶天启运功臣勋号,加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中书令,食邑一千户。

遗恨病逝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十月,唐庄宗灭亡后梁,并迁都洛阳。符存审身为晋军首将,却未能参与收复中原的战争,郁郁不欢,以致旧病复发。他请求前往洛阳,朝觐皇帝,并请掌控朝政的枢密使郭崇韬协助。郭崇韬虽位高权重,但功绩和威望皆在符存审之下,担心他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暗中阻挠,不让符存审回朝。符存审的妻子郭氏哭着对郭崇韬道:“我丈夫为国效力,与您又是乡里旧识,您竟忍心让他死在北地边荒,实在无情。”郭崇韬惭愧不已。

同光二年(924年),符存审病重,再次上奏朝廷,请求入觐,但仍被驳回。他伏枕长叹:“老夫历事二主(李克用、李存勖),近四十年。而今天下一家,四方蛮夷乃至昔日敌对势力,都可入朝觐见。而唯独我被排除在外,岂非命运弄人。”郭崇韬得知符存审命不久矣,方允许他入朝。同年四月,唐庄宗调任符存审为宣武军节度使、诸道蕃汉马步总管。但诏书尚未抵达幽州,符存审已于五月十五日(6月19日)病逝,终年六十三岁。庄宗辍朝三日,追赠他为尚书令。

长兴二年(931年),符存审配享太庙,与李嗣昭、周德威一同附祭于庄宗庙廷。后来,符存审又被追封为秦王。
人物关系:儿子:符彦卿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符彦图下一篇:胡景德
五代十国至北宋时期名将、军事家
五代时期的后唐军事将领
后唐将领
北宋初金吾上将军
唐末五代时期前晋、后唐名将
五代十国至北宋时期名将、军事家
公元1927年-1968年
海南省昌江人物
公元1929年-1983年
海南省东方人物
清公元1775年-1845年
海南省文昌人物
公元1899年-1970年
海南省白沙人物
公元1895年-1943年
海南省白沙人物
五代十国至北宋时期名将、军事家
五代时期的后唐军事将领
后唐将领
北宋初金吾上将军
唐末五代时期前晋、后唐名将
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
国民革命军少将,师参谋长
五代十国至北宋时期名将、军事家
宋公元880年-934年,五代时期后唐军事将领
河南周口市淮阳区人物
淮阳区
河南周口市淮阳区人物
淮阳区
河南周口市淮阳区人物
淮阳区
河南周口市淮阳区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