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邓九如

公元1899年-1969年

邓九如公元1899年-1969年 河南濮阳市范县人物

邓九如(1899年~?) 范县邓庄人。卒年不详。生于一个贫农家庭,因生活所迫,从小就学些小曲儿求乞要饭。17岁时,由范县张庄孙正林介绍,投师知名琴书艺人楚朝重,正式学习琴书。邓九如没有文化但强于记忆,天生一副好嗓音,苦学苦练。

1918年,邓九如艺满出师,与搭班艺人孙正林、张新乐等活动在鲁西、鲁南、豫北、冀南广大农村,后转于聊城、菏泽、安阳、青岛、济南、天津等城市演唱。经过20多年的锤炼,邓九如终于在众多琴书艺人中,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态势,锋芒初露。邓九如不断对唱腔加以改进,使之质朴、明快,唱、白喷口有力,音质纯净,吐字清晰,韵味淳厚,感情逼真,以唱为主,平仄曲直运用自如,受到群众的赞赏。他同琴书女艺人邓秀玲创作演唱的《鸿鸾喜》、《梁祝》、《刘伶醉酒》、《吕洞宾》、《盗灵芝》、《蓝桥会》、《草船借箭》等,由胜利唱片公司先后灌制了唱片,琴书逐渐影响到全国。

1934年,邓九如到天津电台录音。洋货泛滥,人们反洋货,打扬琴、山东扬琴都和"洋"字谐音。中国人反洋,邓九如想到曲名不用洋,就和电台商议将扬琴改名为"山东琴书",得到曲艺界的普遍承认,沿用至今。1944年,伪济南书词会会长傅露海、吕庆思命他到淄博矿区演出。邓九如迫于日本人的压力,忍辱前往,不幸乘坐的汽车翻进山沟,胳膊被摔断,致使不能演唱,回老家范县,串联琴书故友,办艺班,教徒弟,使山东琴书艺术之花在范县盛开。1949年华北解放后,邓九如又从原籍返回济南市,在人民商场和冯玉凤搭班演出。从此,邓九如的艺术生活进人了一个新时期。

1950年,邓九如当选为山东省文代会代表。1952年组建明湖曲艺队,邓九如任二队主任。1952年获山东省文艺竞赛奖;1953年获省文艺会演一等奖。1953年8月参加赴朝慰问团,至朝鲜各地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和朝鲜人民演出3个多月。1954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慰问代表团到各地慰问演出,并当选为山东省人大代表、省文联常务委员。1957年,邓九如调入济南市曲艺团,参加山东省第一届曲艺汇演。1958年参加全国曲艺汇演。1957年,邓九如创作的《打黄狼》、《宝玉探病》、《马前泼水》被灌制唱片。

20世纪60年代,邓九如年逾六旬,仪态庄重大方,唱腔古朴、高雅,自操古筝,张口一声甩腔,立即引起满堂喝彩。除了演唱传统曲目外,还演唱了大量的现代剧目,如《双赶车》、《老王卖瓜》、《借驴》、《学雷锋》、《追肥记》等。1964年,国家文化部在济南召开山东琴书流派座谈会时,邓九如、丁玉兰作为北路琴书代表参加会议。邓九如吸收姊妹艺术团的丰富优点,发展了琴书音乐唱腔。在天津与著名演员刘宝全、荣剑尘等同台演出时,创立北路琴书独具风格的重要流派"-"。

邓九如融各派唱腔,有"南路"的质朴明快,兼有"东路"的流畅华美,又具北方戏曲的色彩,加上天赋的宽厚嗓音,精湛的琴筝技术,极富感情的行腔功力,形成了他古朴高雅委婉的唱腔特色。在表演方式上有坐唱、站唱、起唱之分,讲究手、眼、身、法、步、点的运用,一人多角,装文扮武,好似一台大戏。邓九如对传统曲目进行挖掘整理,根据小说、故事、传说,编创了《借东风》、《三堂会审》、《许仙游湖》、《武松大闹十字坡》、《孙二娘学艺》、《孙二娘搬碑成亲》、《武松醉酒》等演唱节目,从中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有力地抨击了封建制度。邓九如把握时代特点,注意刻画人物典型形象,编创的《村里的好姑娘》、《直瞅人》、《巧相遇》,成为群众喜爱的节目。

  同年(公元1899年)出生的名人:宋长泰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聂延军下一篇:张顺乾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海南省委原书记
我国工人运动著名领袖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
社会活动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民国时期军事将领
革命烈士
两届奥运冠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帆板运动员
著名抗日英烈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开国少将
范县
河南濮阳市范县人物
范县
河南濮阳市范县人物
公元1918年-1990年
河南濮阳市范县人物
范县
河南濮阳市范县人物
范县
河南濮阳市范县人物
范县
河南濮阳市范县人物
范县
河南濮阳市范县人物
范县
河南濮阳市范县人物
范县
河南濮阳市范县人物
范县
河南濮阳市范县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