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明宪宗朱见深

明朝第八位皇帝
明宪宗朱见深
宽容之君、革新之主、复杂帝王
朱见深(1447 年 12 月 9 日 —1487 年 9 月 9 日),出生于北京,为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明朝第八位皇帝。其母为孝肃皇太后周氏,在明代复杂的宫廷政治与时代浪潮中,朱见深的人生跌宕起伏,他的统治对明朝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朱见深的童年充满了坎坷与动荡 。正统十四年(1449 年),瓦剌大军南下,直逼大同。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贸然决定御驾亲征,试图一举消灭瓦剌。然而,此次出征却遭遇了灾难性的后果。明军在土木堡陷入绝境,全军覆没,英宗朱祁镇也不幸被瓦剌俘虏。消息传回京城,整个朝廷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为了稳定局势,英宗的生母孙太后当机立断,册立年仅两岁的朱见深为太子。同时,为了避免国无君主的混乱局面,孙太后支持英宗的异母弟朱祁钰即位,次年改元景泰,朱祁钰被尊称为景帝,而英宗则被遥尊为太上皇 。
在景帝朱祁钰在位期间,他的心思逐渐发生了变化。景泰三年(1452 年),朱祁钰不顾皇后汪氏的极力反对,毅然将年仅五岁的侄子朱见深从太子之位上废黜,降为沂王,并将其逐出宫外,另立自己年仅四岁的独子朱见济为太子。这一举措无疑给年幼的朱见深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他从高高在上的太子瞬间沦为了被边缘化的落魄皇子 。然而,命运似乎又和朱见深开了一个玩笑。第二年,新太子朱见济不幸夭折,此后景帝在位期间,一直未能再立太子。在此期间,礼部郎中章纶、御史钟同以及南京大理少卿廖庄等大臣先后上奏,请求景帝重新立朱见深为太子,但都遭到了景帝的严厉杖责 。
景泰八年(1457 年),景帝朱祁钰突然病重,缠绵病榻,无法处理朝政。在这关键时刻,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等人发动了 “夺门之变”。他们迎回了被软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帮助其成功复位,改元天顺。随着英宗的复位,朱见深的命运再次迎来了转折。天顺元年(即景泰八年),沂王朱见深被重新册立为太子,此时的他年仅十岁 。
天顺八年(1464 年)正月,明英宗朱祁镇驾崩,年仅十七岁的皇太子朱见深正式即位,开启了他的统治时期,定第二年(1465 年)为成化元年,大赦天下 。
朱见深即位之初,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智慧与宽容胸怀 。他深知于谦在土木堡之变期间力挽狂澜,组织京城保卫战,击退瓦剌军队,对明朝有着巨大的功劳。然而,英宗复辟后,却在徐有贞等人的怂恿下,冤杀了于谦。朱见深刚一即位,便果断地为于谦平反昭雪,下令为于谦建祠,恢复了于谦儿子的官职 。这一举措不仅顺应了民心,赢得了朝野上下的广泛赞誉和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抚平了因英宗冤杀于谦而造成的朝廷内部矛盾和社会创伤 。
对于景帝朱祁钰,朱见深同样表现出了宽容的态度 。英宗复辟后,剥夺了朱祁钰的一切尊号,仍称其为郕王,并赐予恶谥 “戾”,朱祁钰死后也未能葬入明十三陵,而是按亲王礼葬在了北京西山 。成化三年(1467 年),有大臣要求清算景帝朱祁钰当年废太子的罪行,朱见深却责备道:“景泰事已往,朕不介意,且非臣下所当言。” 成化十一年(1475 年)十二月,朱见深进一步恢复了景帝朱祁钰的帝号,重新拟定谥号为 “恭仁康定景皇帝” 。朱见深对景帝的这一态度,体现了他不念旧恶、顾全大局的胸怀,有助于稳定朝廷内部的政治秩序,促进统治集团的团结 。
在任用贤能方面,朱见深也颇有建树 。成化初年(1465 年),都指挥使门达勾结东宫内侍王纶,妄图在朝乱政,密谋由翰林侍读学士钱溥取代李贤辅政 。朱见深果断处置了这一事件,将门达问斩,随后重用英宗留下的老臣李贤为相 。李贤为官正直,能力出众,在他的辅佐下,朝廷政治逐渐走向正轨 。成化三年(1467 年),朱见深封商辂为兵部侍郎、入内阁辅政 。在商辂、彭时、刘定之等贤臣的共同辅佐下,朱见深严明刑法,整顿吏治,实行仁善开明的政策,英宗时期留下的朝廷乱局开始出现明显好转 。这些举措使得朝廷内部形成了一股积极向上的政治氛围,为朱见深后续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政治基础 。
朱见深在位期间,明朝面临着诸多内忧外患 。在内忧方面,荆襄地区有百万流民造反,四川蛮苗、两广壮瑶、宁夏陕西土官、扬州盐商等也纷纷造反,两京都盗贼烽起,各地还频繁发生饥荒、水旱、地震等灾害 。在外患方面,蒙古不断进犯宁夏、陕西,占领河套地区;建州女真崛起,对明朝边境构成威胁;吐鲁番侵犯哈密卫,并最终占领哈密卫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朱见深积极采取措施应对 。
在西南地区,成化元年(1465 年)正月,大藤峡瑶族土司发动叛乱 。朱见深迅速任命都督同知赵辅、佥都御史韩雍前去平叛 。同年十二月,韩雍在大藤峡取得大胜,成功击败瑶族叛军,并将大藤峡改名为 “断藤” 。然而,第二年十月,断藤峡的叛贼再次死灰复燃 。
自天顺八年(1464 年)起,荆襄地区爆发了以刘通为首的流民起义 。成化元年(1465 年),朱见深派抚宁伯朱永、太监唐慎、工部尚书白圭共同领兵前往镇压 。成化二年,朱永在南漳大败起义军,生擒了起义的头目刘通,刘通的部下石龙逃到了四川 。同年,石龙也被朱永生擒,成化初年的流民之乱暂时得以平息 。但成化六年(1470 年)十月,荆襄地区再次爆发流民作乱,朱见深派都御史项忠前去讨伐,成化七年叛乱最终被平息 。在此次流民之乱中,朱见深通过一系列举措,使 “流民复业者一百四十余万人” 。成化十二年(1476 年),朱见深又派副都御使原杰前往荆襄地区安抚流民 。通过这些措施,荆襄地区的流民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社会秩序逐渐恢复稳定 。
成化三年(1467 年),建州女真在马市上强买强卖,并在交界的辽阳等地对当地百姓烧杀抢掠,严重扰乱了边境秩序 。朱见深果断下令进剿建州女真,派赵辅、李秉集结五万大军,兵分三路抗击女真,朝鲜也出兵参与了此次行动 。朱见深下达了 “捣其巢穴,绝其种类” 的指令 。在这次行动中,明军取得了重大胜利,斩首女真人六百三十余人,俘虏二百四十余人,首领李满住被朝鲜军队斩杀,另一个首领董山也在押送途中被杀 。然而,十年后,建州女真再次侵犯边境 。成化十五年(1479 年)十月,朱见深再次下令清剿建州女真 。这次剿虏行动由大太监汪直带队,抚宁侯朱永为总兵 。两个月后,汪直大胜女真,杀敌近七百人,俘获四百八十六人,缴获了一千多头牛马和无数盔甲军器 。这两次对建州女真的大规模进剿,沉重打击了建州女真的势力,有效地维护了明朝边境的安全和稳定 。
成化四年(1468 年),固原地区已归化的蒙古人,在当地蒙古首领满四的召集下,聚集了万名 “土达” 军举兵叛乱,其中有四千骑兵 。明朝廷调集大军十万,先后派多名大将前去镇压 。此次平叛过程异常艰难,明军经历了多次战败,耗时近一年才最终平定叛乱 。在战斗中,明军伤亡惨重,多员大将也不幸阵亡,“杀一伯三都指挥,官军死者数千人” 。后来满四在北京被处以凌迟 。通过此次平叛,明朝巩固了对固原地区的统治,维护了西北地区的稳定 。
宪宗朱见深在位期间,鞑靼趁明朝内忧外患之际,频繁骚扰中原 。成化年间,蒙古诸部对边境的侵扰多达四十次,一度占领了明朝与鞑靼的缓冲地河套地区 。面对蒙古的来犯,朱见深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方面,他对外政策和手段相对强硬,任命王越为将领,主动出击,成功收复了河套地区,一雪土木堡之耻 。另一方面,他积极安抚境内归顺的 “土达”,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境内外势力的勾结 。在朱见深的努力下,明朝在军事上逐渐扭转了被动防御的局面,展现出了一定的强硬姿态 。同时,他还对内整顿吏治,精兵简政,亲自裁汰老弱,提拔精英,加强京营建设;改革武举,使武举制度化、常态化 。通过这些举措,明朝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抵御外敌入侵提供了有力保障 。《剑桥中国史明代》对明宪宗一朝的军事评价是:对内整顿军备,建立九边长城防御体系,对外咄咄逼人,呈现出强硬的军事姿态 。
在经济方面,朱见深在位期间(1465 - 1487 年),在货币政策上做出了两个影响深远的决定 。首先,他承认铜钱作为缴纳钞关税项的单位 。成化元年(1465 年),将天下户口、食盐等项的赋税征收改为铜钱和纸钞各半徵收,改变了当时征税却只能用宝钞的情况 。其次,他贬值宝钞,给宝钞制定了更接近于市场价格的新兑换价 。按照铜钱和纸钞当时的汇率,政府的税收收入在新政策下大幅增加,两种货币开始有合而为一的趋势,扩大了铜钱的货币功能 。然而,当铜钱被容许缴税后,劣质的铜钱慢慢充斥市场,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对市场秩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
随着纳税结构的改变,白银开始大量被使用,商业逐渐繁荣兴盛起来 。在这一时期,以山、陕商人和徽商为代表的区域性商帮崛起,江南和北方的工商业专业市镇也蓬勃发展 。东南沿海地区的海外贸易开始突破明代的海禁政策,许多商人建造 “豪门巨室”,甚至有 “乘巨舰贸易海外者” 。赋役制度和开中盐法的全面折银化改革、区域性商帮的崛起和工商业专业市镇的兴起,相互作用,使得成化时期商业繁盛,社会风气也发生了变迁,并且出现了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经济通史・明代经济卷》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特别是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工农业生产中的雇佣劳动和雇工经营日趋增多,在社会生产关系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种‘萌芽’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初始形态 。”
然而,朱见深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也存在一些为人诟病之处 。成化初年,朱见深没收了大太监曹吉祥庄田 35 顷为宫中庄田,即皇庄,“皇庄” 之名由此而来 。此后,后世皇帝纷纷效仿 。皇庄的土地来源主要是将交不起税的百姓田地据为己有,把原来的土地所有者变成佃户为其劳作,这成为后期土地兼并的开端 。皇庄大多由宫廷直接委派管庄太监管理经营,土地不允许买卖,庄头对佃户极为暴虐,占地、敛财、侮辱妇女等现象屡见不鲜,百姓申诉无门,民心深受伤害 。朱见深的皇庄遍布顺义、宝抵、丰润、新城、雄县等处,这种行为带起了一股权贵兼并土地的不良风气,严重破坏了明王朝统治的经济基础 。
“传奉官” 指的是不由吏部选任、也不经大臣举荐和皇帝简选,而是通过宦官 “传奉圣旨” 的方式任命的官员,这一制度始于明成化初 。这一制度严重破坏了朝廷正常的举荐和选拔官员流程,一些奸佞之人借此机会接近皇帝,获取官职 。此外,传奉官不需要经过吏部审核,皇帝宠信的嫔妃或太监便可以直接借皇帝之名卖官鬻爵,从中谋取私利 。这一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现象滋生,严重影响了朝廷的政治清明和行政效率 。
成化二十三年(1487 年)七月,朱见深驾崩,终年四十岁 。太子朱祐樘即位,为其上庙号 “宪宗”,追谥为 “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 。
朱见深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起伏,他在即位初期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宽容的胸怀,为明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在其统治后期,由于一些政策的失误和个人行为的偏差,也给明朝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他的统治在明朝历史上留下了独特而复杂的印记,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和思考 。

上一篇:明代宗朱祁钰下一篇:明孝宗朱佑樘
明朝开国皇帝
国务院原总理
南宋哲学家
明神宗朱翊钧第七子
画家
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革命烈士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革命烈士
落马官员
明清小说四大家
明朝开国皇帝
明初道士
明朝末年名将
明朝开国功臣
明神宗朱翊钧第七子
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
明朝官员
孝勇双全
明代潮汕文化巨擘
明末清初杰出的书法家、文学家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