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爱新觉罗·弘晓

怡贤亲王胤祥第七子
爱新觉罗·弘晓
爱新觉罗·弘晓[清][公元1722年-1778年]+像 北京市东城区人物 
爱新觉罗·弘晓生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四月初九日丑时,卒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四月十五日未时。他是满洲正蓝旗人,出生于北京,是康熙皇帝之孙,怡贤亲王胤祥第七子。

弘晓的童年在较为平稳的环境中度过。雍正八年(1730年),其父胤祥去世,雍正帝谕令弘晓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并要求后代子孙不得任意稍减加于胤祥的恩典,弘晓由此成为第二代怡亲王。其兄弘晈则别封宁郡王。

在政治方面,弘晓起初担任乾清门侍卫。乾隆四年(1739年),康熙朝废太子胤礽的儿子弘皙“结党营私”案发,弘晓的两位哥哥弘昌、弘晈卷入其中,均被乾隆处分。弘晓虽未参与此案,还被乾隆御赐“明善堂”“忠孝为藩”等匾额,但三年后他相继被革去理藩院、都统等官职,逐渐成为“闲王”。此后,弘晓顺势完全淡出政治,避免了更多的政治纷争和潜在风险。

弘晓在文学艺术和藏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他能文能诗,善书,著有《明善堂集》。全书有《明善堂诗集》四十二卷,《明善堂文集》四卷,以及《明善堂诗余》《明善堂词余》。其最初诗集名《侍萱斋诗》,刊刻于乾隆元年。《明善堂诗集》初刻于乾隆五年,后经多次刊刻,乾隆四十二年的终刻本可谓是其诗文全集。不过,今存的《明善堂诗集》(又题《冰玉山庄诗集》)仅为其全部著作的四分之一,删除原因可能与文字狱有关。弘晓喜读通俗小说,曾为才子佳人小说《平山冷燕》题词并加批语。他与《红楼梦》也有着特殊的关系,前人研究发现现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与怡亲王府有很大关联,被称为“脂怡本”或“怡府过录己卯本”。有红学家认为,怡亲王府抄本所根据的底本很可能是曹雪芹的原稿本,这个抄本最接近于曹雪芹的原作,是怡亲王府对《红楼梦》研究所做的重要贡献。

弘晓还是一位著名的藏书家。他嗜典籍,建藏书楼九楹,积书充栋,名“乐善堂”,又有“明善堂”“安乐堂”。在钱谦益“绛云楼”未被火之前,当时宋、元之本,大半为毛晋、钱曾所购得,而这两家书籍散出后,半数由徐乾学、季振宜所得,徐、季二家书散出,经何焯介绍,全归于弘晓所收。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四库馆开,各地藏书家均奉诣进呈,唯他的“怡府”藏书未进呈,其中世所罕见者甚多,藏书长达百余年。到同治末年,藏书始散落于民间,山东杨绍和、京师翁同龢、吴县潘祖荫、杭州朱学勤等人都收藏有他的书籍,大部分为精本。他还编有《怡府书目》1册,收书4500种,不分卷亦不分类别,只记书名、册数,间及记载版刻,善本和普通本并列。其藏书钤有“怡府世宝”“安乐堂藏书”“明善堂览书画印记”“御题明善堂印”“忠孝为藩”“怡亲王宝”等印章10多枚。

弘晓在园林居住方面也有一些经历。其父胤祥在海淀的赐园为交辉园,弘晓起初在交辉园居住。后因乾隆帝筹划在圆明园东南修建御园绮春园,欲将交辉园纳入,弘晓便迁居到红桥别墅。有说法认为他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迁入,照此计算,弘晓在承泽园居住约15年,直至去世。弘晓与慎郡王允禧交往频繁,允禧自号“紫琼道人”,弘晓自号“冰玉道人”,二人均兼长诗文、书画,弘晓写过《追和紫琼廿一叔红桥别墅六景诗即呈经畲主人》,允禧去世时,弘晓也曾写诗《慎王叔父四律》相悼。

弘晓的家庭生活方面,他的嫡福晋是李佳氏,为三等伯赫格之女,继福晋是佟佳氏,都统长盛之女,还有多位侧福晋和妾。他有多个儿子,如长子永杭,乾隆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生,生母嫡福晋李佳氏,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封三等镇国将军,四十二年六月初四日卒;次子永琅,乾隆十一年五月初五日生,生母侧福晋石佳氏,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封三等镇国将军,四十三年闰六月袭和硕怡亲王,嘉庆四年九月初一日薨。

爱新觉罗·弘晓作为清朝宗室成员,在政治上经历了从有一定职务到逐渐成为闲王的转变,而在文学、藏书等文化领域却有着突出的贡献,其与《红楼梦》的关联以及丰富的藏书等事迹,都为后世所关注和研究,在清朝历史和文化发展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上一篇:隆庆公主下一篇:明宣宗朱瞻基
道光帝第八子
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之堂弟
已革端郡王载漪第五子
惇勤亲王爱新觉罗·奕誴第五子
道光皇帝之孙
贝勒爱新觉罗·载瀛长子
爱新觉罗·常宁第四子
清世祖顺治帝第五子
恭亲王奕䜣次子
乾隆帝第十一子
清朝末代皇帝,近现代政治人物
爱新觉罗·常宁的第一子
道光帝第八子
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之堂弟
已革端郡王载漪第五子
惇勤亲王爱新觉罗·奕誴第五子
清代商人,世博会中国第一人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晚清明将
道光皇帝之孙
贝勒爱新觉罗·载瀛长子
爱新觉罗·常宁第四子
清末小刀会首领
清朝广东水师提督
怡贤亲王胤祥第七子
怡贤亲王胤祥第七子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