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爱新觉罗·世铎

烈亲王爱新觉罗·代善九世孙
爱新觉罗·世铎[公元1843年-1914年] 北京市东城区人物 
爱新觉罗·世铎生于1843年,卒于1914年,是清朝宗室,满洲正红旗人。他是礼烈亲王爱新觉罗·代善的九世孙,祜塞的八世孙,全龄的第三子。

1850年,道光帝驾崩,年仅7岁的世铎承袭了礼亲王爵位。在清朝的爵位体系中,礼亲王是非常尊贵的,属于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世袭罔替,享有极高的政治地位和特权。这一身份为世铎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治年间,世铎开始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1862年,他被授予内大臣称号,负责掌管宫廷侍卫亲军,是皇帝身边的重要安保力量和亲信,这表明他开始得到皇室的信任并参与到宫廷的核心事务中。1864年,世铎晋升为宗人府右宗正,主管皇族事务,在皇室内部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他在这些职位上积累了一定的政治经验,也逐渐在皇室和朝廷中树立了自己的威望。

光绪十年(1884年),这是世铎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当时,慈禧太后为了裁抑恭亲王奕訢的权力,以“委靡因循”为由,免除了奕訢的所有职务,并将全班军机大臣逐出军机处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随后,慈禧太后询问醇亲王奕譞诸王中谁可担任军机大臣,奕譞举荐了世铎。于是,世铎进入军机处,命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次年,世铎出任领班军机大臣,成为清朝最高权力机构的核心人物。

在担任领班军机大臣期间,世铎虽然位高权重,但在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表现却受到后世的诸多争议。例如,在甲午战争时期,清朝面临着日本的侵略威胁。然而,世铎领导下的军机处未能有效地制定出应对策略,导致清朝在战争中惨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使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在军事和外交等方面的决策能力有所欠缺。

戊戌变法期间,世铎的角色也颇具争议。通常以无为著称的他,在政变前夕表现得异常活跃。他与康有为阵营的重要人物林旭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紧接着宫中便出现了催促荣禄迅速进京的举动,这一系列事件在当时极为反常。有学者认为,世铎可能在袁世凯告密事件中充当了重要的沟通中介角色,间接影响了政变的发展进程。

尽管世铎在一些重大事件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他由于善于迎合慈禧太后,一直得到慈禧的信任和支持。1889年,光绪帝亲政,世铎请求解除军机大臣职务,但慈禧太后不允。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世铎被赐亲王双俸,再增护卫,得到了丰厚的赏赐。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携光绪帝仓皇逃出京城,世铎来不及跟从。后来慈禧太后召他赴行在(西安),但他因为生病没有前去。1901年,从西安回到北京的慈禧太后整顿政务,打算推行新政,撤掉了世铎的领班军机大臣职务,让他担任宗人府宗令,过起了相对悠闲的日子。

宣统三年(1911年),世铎任皇族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此时的清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革命的浪潮此起彼伏。世铎在这个职位上也未能对挽救清朝的命运起到实质性的作用。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朝的统治迅速土崩瓦解。

1914年,世铎离世,享年70岁,谥号为“恪”。

世铎接人谦穆,终身无疾言厉色,对内侍尤恭谨,甚至李莲英向之屈膝,他亦报之屈膝,以“敌体仪”对待太监,这在当时的皇室成员中是较为罕见的,也因此被时人评价为最没有“王爷”架子的当朝亲贵。然而,作为清朝皇室的重要成员和朝廷的高官,世铎在清朝面临内忧外患的关键时期,未能充分发挥其才能和作用来挽救王朝的衰落,这也成为他一生的遗憾。他的经历反映了晚清时期皇室成员在政治舞台上的复杂角色和清朝统治逐渐走向衰败的历史趋势。
道光帝第八子
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之堂弟
已革端郡王载漪第五子
惇勤亲王爱新觉罗·奕誴第五子
道光皇帝之孙
贝勒爱新觉罗·载瀛长子
爱新觉罗·常宁第四子
清世祖顺治帝第五子
恭亲王奕䜣次子
乾隆帝第十一子
清朝末代皇帝,近现代政治人物
爱新觉罗·常宁的第一子
道光帝第八子
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之堂弟
已革端郡王载漪第五子
惇勤亲王爱新觉罗·奕誴第五子
清代商人,世博会中国第一人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晚清明将
道光皇帝之孙
贝勒爱新觉罗·载瀛长子
清末小刀会首领
爱新觉罗·常宁第四子
清朝广东水师提督
烈亲王爱新觉罗·代善九世孙
高港区人物
烈亲王爱新觉罗·代善九世孙
海口市商会第一任会长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