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石文翰

公元1898年-1958年

石文翰公元1898年-1958年 河北唐山市迁西人物

石文翰(1898—1958年),字维周,本县喜峰口城里人。石文翰兄弟5人,其最幼。民国元年(1912年),15岁的石文翰赴迁安县高等小学堂读书,以后就读于天津高等工业学校(天津河北工学院前身)。

他大学毕业后,改名为石维周,婚后他带着妻子到兴隆县的河南大峪同佃户一起种地、探矿,卖掉了部分土地,买了三条船,从滦河上游运粮食、果品、木材等物到滦县,换回食盐。布匹等生活必须品,想靠实业救国。

民国20(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经常利用喜峰口、洒河桥等地集日,宣传“购买国货、-”。

民国22年(1933年)初,热河失陷,日军向长城沿线进攻,石维周决心抗日。誓死不当-奴,在三哥石文华的帮助下,秘密动员30多人,带走喜峰口民团的30多条枪,参加了兴隆县孙永勤抗日义勇军,任参谋长。在兴隆、青龙一带山区侦察敌情,打击日军,配合二十九军长城抗战。喜峰口失陷后,他们退守洒河桥,石维周任孙永勤义勇军办事处副主任,驻守滦河防线。后在茅山战役中,孙永勤壮烈牺牲,石维周带领义勇军余部投奔二十九军132师赵登禹部,驻守北京。

民国26年(1937年),芦沟桥战役后,石维周将一部分士兵带领到敌后绥远河套一带,垦荒屯田,积蓄力量,后又辗转西安。

新中国成立后,他从西安返回故乡,找到儿子、女儿,教育子女“要爱国救国强国。”送儿子参加了解放军,送女儿进入难民学校,自己到唐山新华石渣工厂工作。后来,组织上调他到西安西北石油地质局工作,但他因不愿做领导工作而申请回家种田、探矿。1954年得到组织批准,只身一人回到本县高家店村定居,年近六旬的石维周,农忙时带领群众兴修水利,开滩造田。农闲时跋涉深山探矿,他对群众说,长城沿线有大量铁矿资源,将来可以开采冶炼,创办实业,振兴国家。

50年代,人民生活还较困难,他常用自己的工资和粮食周济生活困难的邻里,而自己常以从山中采来的草籽(王八连籽)做饼充饥。过度的劳累,艰难的生活,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于1958年在三屯营医院病逝。

  同年(公元1898年)出生的名人:王乃堂 迁西更多人物

  • 王乃堂 (1898~1967)
  • 高机先 (1892~1973)
  • 韩文华 (1902~1951)
  • 石光 (1935~1983)
  • 吴沐卿 (1891~1966)
  • 白建泉 (1909~1971)
  • 王平陆 (1902~1938) 打响冀东抗日游击战争第一枪
  • 林皋 (1913~1945)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石文华下一篇:老城
革命英雄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中国唢呐演奏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贵州省委原书记
民国四大才女
开国少将
中央统战部部长
广东籍烈士
中国作家
中国速度滑冰运动员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公元1907年-1960年
河北唐山市迁西人物
公元1902年-1938年,打响冀东抗日游击战争第一枪
河北唐山市迁西人物
公元1898年-1967年
河北唐山市迁西人物
公元1889年-1955年
河北唐山市迁西人物
公元1898年-1958年
河北唐山市迁西人物
公元1862年-1944年
河北唐山市迁西人物
公元1902年-1951年
河北唐山市迁西人物
河北唐山市迁西人物
河北唐山市迁西人物
公元1906年-1986年
河北唐山市迁西人物
迁西
河北唐山市迁西人物
迁西
河北唐山市迁西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