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俟卨[宋][公元1083年-1157年,宋朝宰相]+像 河南新乡市原阳县人物 万俟卨,字元忠(一作元中),两宋之际开封阳武(今河南原阳)人。 万俟卨于1112年登第,调相州、颖昌府教授,历太学录,枢密院编修官,尚书比部员外郎。1131年,万俟卨任湖南转运判官,后附属权相秦桧,官监察御史,擢右正言。1141年4月,右正言万俟卨权右谏议大夫。同年7月,上奏诬劾岳飞,要求罢去其枢密副使之职,但作用不大。次月,又连上四章,极论岳飞之“罪”。后万俟卨诬李光世阴怀怨望,乃贬滕州。11月,升为御史中丞。万俟卨秉承宋高宗和秦桧之意打击主战派,主治岳飞之狱,诬陷岳飞虚报军情及逗留淮西等罪,致使岳飞父子和张宪等被害。 1142年,万俟卨为攒宫按行使。7月,万俟卨等请卜攒宫于昭慈圣献皇后攒宫之西北。后任其为参知政事,充大金报谢使。1144年正月,万俟卨迁参知政事,充使赴金回朝。次月,因秦桧挑拨,万俟卨被贬为提举江州太平观。1156年5月,万俟卨为右仆射,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拜特进、观文殿大学士,援金紫光禄大夫致仕。同年,万俟卨逝世。万俟卨因力主向金国求和投降,而被视为奸臣。他任相期间,撰有《太后回銮事实》十卷、《贡举敕令格式》五十卷、《看详法意》四百八十七卷等。 万俟卨(1083年—1157年),字元忠,又作元中,宋开封阳武(今河南原阳)人,是南宋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官至宰相。其一生历经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三朝,在南宋政治舞台上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因参与诬陷岳飞而被后世所唾弃。以下是对其生平的详细介绍: 早年经历与入仕初期 万俟卨出生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29岁的他考中举人,成为上舍太学生,由此踏入仕途。最初,他担任相州、颍昌府教授,负责地方教育事务,之后历任太学录、枢密院编修官、尚书比部员外郎等职,主要从事文书编纂、政务审核等工作,在文官体系中逐步积累资历。 抵御曹成崭露头角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盗匪曹成在湖北江陵一带作乱,万俟卨前往湖南长沙躲避。湖南军务官员程昌寓让他帮忙处理湖南沅州事务。不久,曹成的乱军攻打沅州城,万俟卨紧急动员城中富贵人家,召集壮丁青年,组织力量抵御。在他的带领下,沅州城军民坚守城池,最终曹成因粮草短缺退军,万俟卨因抵御有功,被任命为湖北转运判官,后改为提点湖北刑狱,负责湖北地区的财政转运和司法刑狱事务,开始在地方崭露头角。 依附秦桧与诬陷岳飞 岳飞担任荆湖宣抚使时,曾与已升任提点湖北刑狱的万俟卨有过交集。岳飞知晓万俟卨的为人,对他颇为轻视,这让万俟卨怀恨在心,两人就此结下仇怨。 后来,万俟卨拜见宋高宗赵构,被调任湖南转运判官。临行前,他为了攀附权贵,秉承秦桧的意志,在朝中诬陷岳飞。宋高宗因此将他留任为监察御史,后又升为右正言,使其得以进入南宋朝廷的言官体系,成为秦桧的帮凶。 绍兴十一年(1141年),张俊从楚州回朝,与秦桧合谋陷害岳飞,指使万俟卨弹劾岳飞,称其对部将说山阳不可守,犯下罪状。秦桧起初命御史中丞何铸审理岳飞案,何铸查明岳飞无辜,秦桧大怒,便改命万俟卨为御史中丞兼制勘院主审官。万俟卨为报私仇,对岳飞施以酷刑逼供,妄图迫使岳飞认罪。岳飞拒不自诬,仅在狱案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字以表清白。 万俟卨还弹劾大理寺卿薛仁辅、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彦猷等为岳飞说话的官员,致使他们获罪。知宗正寺循王赵士㒟请求以全家百口性命担保岳飞,也被万俟卨弹劾,最终流放并死在建州。此外,他还弹劾与岳飞有私交的刘洪道,使其终身不得为官。万俟卨还秉承秦桧之意,弹劾参政范同、李光、孙近等,将他们贬官流放。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岳飞父子和张宪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万俟卨在这起冤案中扮演了极其恶劣的角色。 与秦桧交恶及被贬 绍兴十二年(1142年),万俟卨因参与陷害岳飞有功,升任参知政事。同年,他以报谢使的身份出使金国,向金国致谢、慰问。回国后,秦桧想借金人之口称赞自己,暗示万俟卨向宋高宗上奏,万俟卨却未照做,两人因此产生矛盾。 后来,秦桧为提拔亲信,派小吏将任命状送给万俟卨,要求他同意副署,万俟卨以未接到圣旨为由拒绝,这进一步激怒了秦桧。随后,秦桧指使言官李文会、詹大方弹劾万俟卨,万俟卨被迫请求辞官。宋高宗命他出守外地,秦桧仍不罢休,最终万俟卨被罢职,贬到归州(今湖北秭归)居住,后遇赦免,酌情移到沅州(今湖南芷江)。 秦桧死后被召回与再度掌权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去世。次年,宋高宗将万俟卨召回朝,任命他为参知政事。五月初二日,又升任其为尚书右仆射,万俟卨再次位居宰执之列。 此时,主战派张浚认为万俟卨身为宰相却无实际作为,只会讨好金人,便上奏宋高宗。万俟卨看到奏书后大怒,诬陷张浚的奏书会惹来金兵战乱,导致张浚被流放。万俟卨继续奉行秦桧的投降政策,压制主战派言论,阻碍南宋朝廷的抗金行动,深受百姓痛恨。 晚年活动与去世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十二月六日,万俟卨为讨好宋高宗,提举刊修《贡举敕令格式》五十卷、《看详法意》四百八十七卷。宋高宗对这些书籍颇为满意,授予万俟卨金紫光禄大夫。不久后,万俟卨退休。 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三月二十六日,万俟卨去世,终年七十五岁。宋高宗赐谥号“忠靖”,然而,他因陷害岳飞等忠臣良将、推行投降政策,为世人所不齿,这个谥号与他的所作所为极不相称,遭到时人和后世的批判。 历史评价与影响 万俟卨在南宋政治舞台上,长期依附秦桧,是投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参与制造岳飞冤案,残害忠良,严重破坏了南宋朝廷的抗金力量,使得南宋失去了收复失地的良好时机,加剧了南宋政权的偏安局面。其行为违背了民族大义和基本的道德准则,被后世视为奸臣,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如今,在杭州岳飞墓、河南汤阴岳飞庙等多地的岳飞纪念场地,都设有万俟卨与秦桧等人的跪像,供人唾弃批判,表达了人们对他陷害忠良行为的愤怒和对岳飞等忠臣的缅怀之情。他的名字也成为了奸臣、小人的代名词,其恶名流传千古,为后世所警示和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