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希广[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南楚第四任楚王] 河南许昌市鄢陵县人物 马希广(?-951年1月25日),字德丕,五代十国时期楚国第四任国君,武穆王马殷第三十五子,文昭王马希范同母弟。 马希广(?-951年1月25日),字德丕,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楚第四任楚王,为楚武穆王马殷之子,与楚文昭王马希范为同母弟,祖籍河南许昌市鄢陵县。他个性谨慎温顺,在位时间从947年至951年,最终在兄弟争位的内乱中兵败被杀,南楚也因此陷入更严重的混乱之中。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兄终弟及继位楚王 马希广生来性格谨顺,这一性格特点使得他深受兄长马希范的疼爱。马希广曾担任武安节度副使、天策府都尉,领镇南节度使,并受命判内处诸司事,在马希范统治时期就参与了一些南楚的政务管理工作。 后晋开运四年(947年)五月初八日夜里,马希范去世。马希范临终前召见了“天策府十八学士”之一的拓跋恒,将马希广托付给他,希望他能辅佐马希广继位。马希范去世后,判官李弘皋等将领排除了马希范诸弟中年龄最长的马希萼,拥护马希广继位。当时,都指挥使张少敌认为马希萼年长且与蛮族通好,若不拥立他可能会引发祸乱,但李弘皋等人没有听从这一建议。拓跋恒也曾劝说马希广让位给其兄马希萼,马希广并未同意,最终在李弘皋等人的支持下,马希广成功登上了楚王之位。 同年七月,后汉高祖刘知远为稳定南方局势,封马希广为天策上将军、武安节度使、江南诸道都统,兼中书令,封楚王,承认了他在南楚的统治地位。 兄弟争位内乱开端 马希广继位后,其庶弟天策府左司马马希崇,因不满马希广继位,私下给马希萼去信,称是刘彦瑫等人违背先王马希范的遗命,废长立幼,以此激怒马希萼,挑起了兄弟间的矛盾。 当年十月,马希萼率军从朗州来到潭州奔丧。马希广的部将刘彦瑫劝说马希广让侍从都指挥使周延诲等率水军逆流而上,阻止朗州军卸甲进入潭州,并将马希萼囚禁在碧湘宫。周延诲等人还劝说马希广杀了马希萼,以绝后患,但马希广不忍心杀害哥哥,表示愿意与马希萼分潭州、朗州而治,最终马希萼得以安全回到朗州。马希广的这一决定,虽然体现了他的仁义,但也为后来的叛乱埋下了隐患。 后汉乾祐元年(948年)8月,马希萼向后汉请求与马希广各自进献贡品,并请求另外加授官爵。马希广采用天策府内都押牙欧弘练、进奏官张仲荀的计策,用厚礼贿赂了后汉的执政大臣,让后汉拒绝了马希萼的请求。九月初七,后汉隐帝颁赐诏书给马希萼和马希广,劝告他们兄弟应该和睦相处,还规定马希萼所进献的贡品,应附在马希广的贡品中报知朝廷。然而,马希萼并未听从后汉的劝告,兄弟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同年秋,南汉国主派遣使者向南楚求婚,马希广没有拒绝。南汉国主趁着马希广和马希萼兄弟内讧之际,出兵进攻贺州。马希广派遣决胜指挥使徐知新等人带领五千人去救援,可还未赶到,南汉就已攻下贺州,并设下埋伏等待楚军。楚军中计,死亡数千人,徐知新逃回来后,被马希广斩杀,南楚的昭州也随后被南汉攻陷,南楚在与南汉的战争中遭受重创,马希广的统治面临着外部军事压力的考验。 多次平叛心慈手软 后汉隐帝乾祐二年(949年),马希萼在朗州起兵,率领静江军和七百艘战船进攻潭州。马希广本不想与兄长发生争斗,提出让马希萼以朗州为核心,分庭治理,两兄弟各自为王,但遭到刘彦瑫等大臣的反对。无奈之下,马希广命令岳州刺史迎战。 在这场战争中,马希广所部在仆射洲打败了马希萼,毁其战舰三百多艘,马希萼战败逃跑。正当部将要追上马希萼时,马希广却派使者前来,阻止他们伤害其兄,马希萼因此得以逃回朗州。马希广的这一做法再次体现了他的仁慈,然而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这种仁慈却被视为软弱,未能彻底消除马希萼这个隐患。同年冬,后汉刘知远为了安抚马希广,加封其为太尉。 兵败被杀南楚混乱 乾祐三年(950年),马希萼再次联合辰州(今湖南怀化)、梅山(今湖南安化)的南蛮军队攻打益阳,马希广派遣指挥使陈璠迎战,结果陈璠在淹溪战败而死,同年八月迪田也被马希萼占领。 此时马希萼占据优势,他再次上奏后汉朝廷,希望后汉承认他的地位,但未被允许。于是,马希萼向南唐李璟称臣,南唐为了削弱南楚,封马希萼为同平章事,并派兵援助他。马希广得知后,立即派军讨伐马希萼,结果楚军惨败。 同年十一月,马希萼自称顺天王,乘机围攻潭州。潭州守将许可琼被马希萼许以重利,选择了投降,致使都城最终落陷。马希萼自封天策上将军、武平静江宁远等军节度使,继任楚王之位。 马希广被擒后,马希萼本想将他流放衡山,但马希崇担心马希广日后会东山再起,于是劝说马希萼杀掉马希广。最终,马希广被赐死,结束了其短暂而充满波折的一生,史称楚废王。 马希广在位期间,南楚因兄弟争位爆发了长达三年的内战。这场内战耗费了南楚原有的经济积累,严重破坏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使南楚失去了往日的强盛,也为南楚最终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同时,在军事上,马希萼为了争夺王位,发动本土势力对付马希广,导致朗州土著力量再次抬头,朗州与潭州分治,南楚军事力量在内耗中被极大削弱。马希广因性格谨慎温顺,在面对权力争斗时,始终怀有仁慈之心,不忍对兄长痛下杀手,最终未能保住自己的王位和性命,也未能使南楚维持稳定繁荣,成为了五代十国乱世中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君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