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翼[晋][公元305年-345年,东晋中期将领、外戚、书法家] 河南许昌市鄢陵县人物 庾翼(305年—345年8月16日),字稚恭。颍川鄢陵(今河南省鄢陵县)人。东晋中期将领、外戚、书法家,征西将军庾亮、晋明帝皇后庾文君之弟。世称小庾、庾征西、庾小征西。 庾翼外表风仪秀伟,年轻时便有经世大略。苏峻之乱时以白衣身份守备石头城,又随庾亮逃奔温峤。事后,受太尉陶侃征辟,历任参军、从事中郎,后任振威将军、鄱阳太守,转任建威将军、西阳太守。庾亮准备北伐时,任命庾翼为南蛮校尉、南郡太守等职,镇守江陵,以协助保卫石城之功,封都亭侯。庾亮逝世后,出任都督六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接替庾亮镇守武昌。后部署诸将,意图北伐,任征西将军、荆州刺史。永和元年(345年)去世,获赠车骑将军,谥号“肃”。有文集二十二卷。《唐会要》将其尊为魏晋八君子之一。 庾翼工书法,《淳化阁帖》收录有《故吏帖》。《宣和书谱》称其“善草隶,与王羲之并驰争先。”有其草书《步征帖》、行书《盛事帖》。 庾翼,字稚恭,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人,生于公元305年,卒于公元345年。他是东晋中期重要的将领、外戚,同时也是一位颇具声名的书法家,《唐会要》将其尊为魏晋八君子之一。以下是对其生平的详细介绍: 出身名门 庾翼出身于颍川庾氏,这是东晋时期的名门望族。其兄庾亮是东晋重臣,姐姐庾文君为晋明帝皇后。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庾翼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且因其家族地位,得以接触到东晋上层社会的政治与文化生活,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早年经历 庾翼外表风仪秀伟,年轻时便展现出经世大略。咸和二年(327年),苏峻之乱爆发,庾翼虽无官职在身(白衣身份),却受哥哥庾亮指派,率领数百人守备石头城。次年,叛将苏峻进攻建康,庾亮抵抗失败,庾翼随庾亮、庾怿、庾条逃往寻阳,投靠江州刺史温峤。 咸和四年(329年),苏峻之乱平定,庾翼接受太尉陶侃的辟命,担任太尉参军,后经多次迁升,任太尉从事中郎。在公府任职时,他雍容讽议,展现出一定的政治素养和风度。不久后,庾翼出任振威将军、鄱阳太守,又转任建威将军、西阳太守。在地方任上,他致力于安抚百姓,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民生的举措,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为他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和政治资本。 助全石城 咸康五年(339年),庾亮打算北伐,任命庾翼为南蛮校尉,兼领南郡太守,加任假节、辅国将军,镇守江陵。同年,后赵天王石虎派兵南侵,重镇邾城被攻陷,后赵将领夔安进而围困石城。庾翼在关键时刻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屡设奇兵,巧妙地避开后赵军队的封锁,偷偷将粮食军需送入石城,为石城的坚守提供了重要的物资保障。最终,竟陵太守李阳击破夔安,石城得以解围。庾翼因协助石城固守不失的功劳,被封为都亭侯,其军事声誉也由此大增。 代镇武昌 咸康六年(340年),庾亮逝世,庾翼接替兄长,出任都督江、荆、司、雍、梁、益六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假节,镇守武昌。当时,众人因其年轻,怀疑他能否继承庾亮的业绩。但庾翼到任后,尽心治理,对军务和政务要求都极为严明。他制定了一系列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赏罚分明,使得军队纪律严明,地方政务也井井有条。经过数年治理,官府和私人资用充实,辖区内呈现出繁荣稳定的景象,众人纷纷称赞他的才能。后赵黄河以南领地的人民听闻庾翼的贤能,都心生归附之心,不少人纷纷南迁投奔东晋。 咸康八年(342年),庾翼因武昌常有妖异之事发生,想移镇乐乡。征虏将军长史王述写信给庾冰陈述移镇的利弊,朝廷论议也都同意王述的意见,庾翼最终打消了迁徙的念头。此外,殷羡任长沙相时,在国中贪婪残暴,庾冰写信给庾翼,托他庇护。庾翼却认为江南朝政因纵容豪强而日渐衰微,坚决表示不会庇护殷羡,展现出他正直公正、以国事为重的一面。 庾翼与桓温关系友好,二人相约共同平定天下。庾翼曾向成帝举荐桓温,称其具备英雄才能,希望陛下不要以常人之礼对待他,而应委派其重任,使其能建立匡救世事艰难的功勋。 率军北伐 庾翼以攻灭胡虏、收复蜀地为己任,积极谋划北伐事宜。他派使者向东与燕王慕容皝相约,向西与凉州牧张骏相约,商定日期共同举兵,试图形成对后赵的战略包围态势。尽管群臣大多认为此事难以施行,但庾冰支持庾翼,桓温、谯王司马无忌也赞同其想法,为北伐奠定了一定的内部基础。 建元元年(343年)七月,后赵汝南太守戴开率数千人向庾翼投降,这让庾翼看到了北伐的契机。同月,康帝下诏让朝廷论议北伐之事。庾翼决心全数出动自己所统领的士卒北伐,他上表推荐桓宣为都督司、雍、梁三州及荆州四郡诸军事及梁州刺史,前赴丹水;任命桓温为前锋小督、假节,率军入临淮。同时,他还征发自己统领的六州中的奴仆及车牛驴马,此举虽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军需,但也使得百姓叹息怨恨,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 庾翼想移镇襄阳,怕朝廷不许,便上表称移镇安陆。康帝和朝臣都派使者晓谕制止,车骑将军参军孙绰也写信劝阻,但庾翼不为所动,违诏向北行进,到达夏口后,又上表请求镇守襄阳。最终,康帝下诏加授他都督征讨诸军事,车骑将军庾冰镇守武昌,作为其后援。 庾翼率军抵达襄阳后,召集僚佐,陈列旌旗与铠甲,亲授弓箭,并言“我这次出征,就像这次射箭一样”,三起三叠,士卒见状士气高涨。朝廷进拜其为征西将军,领南蛮校尉。当时,后赵骑兵五六百人出樊城,庾翼派冠军将军曹据率军追击,在挠沟北将其击破,后赵军死伤近半,曹据缴获战马百匹,取得了北伐初期的胜利。 然而,并非所有战事都如此顺利。庾翼命梁州刺史桓宣在丹水与后赵将领李罴交战,桓宣战败。庾翼将桓宣贬为建威将军,桓宣为此惭愧气愤,不久后去世。庾翼遂让长子庾方之出任义城太守,代统桓宣的部众。同时,他又命征西司马应诞为龙骧将军、襄阳太守,征西参军司马勋任建威将军、梁州刺史,戍守在西城,重新部署军事力量。 回督逝世 建元二年(344年),康帝病重,庾冰、庾翼想扶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嗣君,中书监何充则建议册立皇子司马聃,最终康帝听从何充建议,立司马聃为皇太子,庾冰、庾翼因而痛恨何充。十一月,庾冰逝世,庾翼因家事国事难以兼顾,便留庾方之任建武将军,戍守襄阳,同时让征西参军毛穆之辅佐庾方之。庾翼回镇夏口,朝廷下诏让他再督江州,又兼领豫州刺史,他辞谢了豫州刺史之职。此后,庾翼仍未放弃北伐之志,他修缮兵器军备,积存粮食,积极准备再次举兵北伐。同时,他还派益州刺史周抚与西阳太守曹据讨伐成汉,在江阳击败成汉将领李桓,扩大了东晋在南方的影响力。 永和元年(345年),庾翼在厕所里见到一个东西像方相,不久便背疽发作。病危时,他上表推荐次子庾爱之代任辅国将军、荆州刺史,接替自己;又上表推荐征西司马朱焘为南蛮校尉,率军一千人戍守巴陵。同年七月初三,庾翼逝世,享年四十一岁。朝廷追赠车骑将军,谥号“肃”。 书法成就 庾翼在书法领域造诣颇高,以善草隶著称,与王羲之并驰争先。北宋《宣和书谱》收录有其草书《步征帖》、行书《盛事帖》,其书迹现仅存北宋《淳化阁帖》中《故吏帖》刻本,是典型的钟繇楷法,富有古拙之气。南朝梁庾肩吾《书品》称他“稚恭声彩遒越”,对其书法风格给予了高度评价。 庾翼的一生,始终致力于维护东晋政权的稳定与发展,以北伐中原、收复失地为己任,虽最终未能完成心愿,但他在军事、政治和书法等方面的成就,使其成为东晋历史上一位不容忽视的人物。他的政治才能、军事谋略以及对书法艺术的追求,都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