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家[公元1905年-1928年,革命烈士] 云南大理州巍山县人物 徐克家,男,汉族,蒙化县(今巍山县,下略)文华镇人,生于1905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中共广东省潮梅特委秘书长,1928年7月18日在广东省汕头市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23岁。徐克家虽然过早地离我们而去,但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功绩,永远为人民所敬仰和怀念。 徐克家是云南大理州巍山县的杰出革命烈士,在风云激荡的年代,他以青春热血书写了壮丽的革命篇章。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其生平事迹: 少年立志,接受新思想启蒙 1905年,徐克家出生于云南大理州巍山县一个书香世家。其家族在当地颇有名望,重视文化教育,家中藏书丰富。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徐克家自幼便饱读诗书,展现出了过人的学习天赋和求知欲。少年时期,他进入当地学堂读书,在学习传统典籍的同时,也接触到了一些新思想、新文化的内容,这在他心中埋下了追求进步的种子。 随着年龄增长,徐克家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愈发关注。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困境,军阀混战、列强侵略,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这些社会现实让年少的徐克家深感痛心,他渴望改变现状,寻找一条救国救民之路。在求学过程中,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常常聚在一起讨论时事,探讨国家的未来。这些交流进一步开阔了徐克家的视野,坚定了他投身革命的决心。 求学之路,投身革命浪潮 1923年,徐克家离开家乡,前往昆明求学,进入云南省立第一中学。此时的昆明,新思潮涌动,各种进步团体和组织纷纷涌现。徐克家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进步活动,阅读大量进步书籍和报刊,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校里,他结识了王德三等早期共产党人,在他们的影响和引导下,徐克家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逐渐树立起了共产主义信仰。 1925年,上海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消息传到昆明,激起了广大学生和民众的强烈愤慨。徐克家积极组织和参与示威游行、演讲宣传等活动,声援上海工人和学生的斗争。他站在街头,慷慨激昂地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罪行,号召民众团结起来,反抗压迫。这些活动锻炼了徐克家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也让他在学生运动中崭露头角。同年,徐克家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他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 革命实践,传播进步火种 入党后,徐克家受党组织委派,回到家乡巍山开展革命工作。他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在学校里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向学生们讲述革命道理,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他利用课堂、课余时间,向学生们介绍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讲解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主张,鼓励学生们追求真理,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开始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进步活动。 除了在学校开展工作,徐克家还深入农村,发动农民群众。他经常走村串户,与农民拉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疾苦,向他们宣传革命思想。他告诉农民,只有团结起来,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才能过上好日子。在徐克家的努力下,巍山的农民运动逐渐兴起,农民协会纷纷成立。农民们开始组织起来,开展抗租抗税斗争,与封建地主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面对严峻的形势,徐克家没有丝毫退缩,他继续在巍山坚持革命斗争。他组织党员和革命群众转入地下,建立秘密联络点,继续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他还积极收集情报,为党组织提供重要信息,为保护革命力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转战多地,为革命不懈奋斗 1927年底,根据党组织的安排,徐克家离开巍山,前往思茅地区开展革命工作。思茅地处边疆,情况复杂,革命基础薄弱。但徐克家毫不畏惧,他深入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中,了解他们的生活习俗和需求,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团结各族群众共同开展革命斗争。 在思茅,徐克家积极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他组织党员和群众开展抗捐抗税、反对土豪劣绅的斗争,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他还积极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创办夜校,教群众识字读书,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在徐克家的努力下,思茅地区的革命形势逐渐好转,党组织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英勇就义,革命精神永存 1928年,由于叛徒出卖,徐克家不幸被捕。敌人对他进行了残酷的审讯和折磨,妄图从他口中得到党组织的秘密。但徐克家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纪律,宁死也不向敌人屈服。他在狱中遭受了无数次的严刑拷打,身体被折磨得遍体鳞伤,但他始终没有吐露半点党的机密。 敌人见严刑拷打无法使徐克家屈服,又企图用高官厚禄来引诱他。他们向徐克家许诺,只要他放弃共产主义信仰,说出党组织的情况,就可以给他自由和荣华富贵。但徐克家不为所动,他义正言辞地拒绝了敌人的诱惑,坚定地表示:“我生为革命生,死为革命死,绝不会背叛党和人民!” 1928年,徐克家被敌人残忍杀害,年仅23岁。他的牺牲是中国革命事业的重大损失,但他的革命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徐克家以自己的生命践行了对党的忠诚,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丰碑上,成为激励无数人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 。他的故事在家乡巍山以及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广泛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