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饶国华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饶国华

饶国华[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像 四川资阳市雁江区人物
饶国华(1894年12月7日—1937年12月1日),四川资阳人。1911年,辛亥革命中,加入新军。1917年,升至连长,先在川军刘存厚部、刘湘部任职。后逐次以战功升任营长、团长。1931年前后,率部驻防重庆地区。1935年10月,任第一四五师中将师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主动要求率部抗战。9月21日,第二十一军奉令出川抗日。11月中旬到达前线,镇守广德。在广德、泗安和敌军作战,因属下临阵脱逃而丢失阵地,日军于30日占领广德。饶国华受命组织反攻,但其手中只剩下一营士兵,被日军包围于十字铺据点,他深感指挥不灵,愤而自杀殉国,时年42岁。国民政府追晋其二级上将。2014年9月,饶国华被民政部收入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饶国华:川中虎将的忠魂长歌  
(1894年12月7日-1937年12月1日)  

一、巴山蜀水育忠魂  
1894年冬,四川资阳东乡张家坝的农舍里,饶国华呱呱坠地。他的太祖父饶文德在乾隆年间从福建龙岩移民入川,五代耕读传家,虽贫寒却坚守“忠孝传家”的祖训。父亲饶思鸿务农,母亲陈氏绩麻纺纱,幼年的饶国华放过牛、做过学徒,却在母亲支持下拜入前清举人伍钧门下。私塾里,他常以“男儿何不带吴钩”自勉,书包里总揣着《孙子兵法》和《正气歌》。16岁那年,目睹列强欺凌、清廷腐败,他毅然投笔从戎,徒步三百里赴成都参军,投身辛亥革命的洪流。  

1911年,17岁的饶国华加入川军第一镇,从伙夫做起。他身材魁梧、膂力过人,更兼勤学兵法,很快在“头目养成所”“军官传习所”中崭露头角。1917年,23岁的他升任连长,转入刘湘麾下。在合川军官传习所,他以全优成绩毕业,刘湘赞其“有古良将之风”。此后十年,从营长到团长,他始终与士兵同食同住,行军时不骑马、不穿大衣,背包里除了笔墨,便是《论语》《孟子》。驻防铜梁时,秋雨毁稻,他率部赤脚抢收,颗粒归仓,百姓称他“饶菩萨”。  

二、治军如铁守初心  
饶国华治军,以“勇武忠贞、良心血性、明义知耻、遵礼守廉”十六字为纲。他严禁克扣军饷,每月亲查帐目,军费开支张榜公示;士兵生病,他必探视送药;农忙时节,率部助民耕种,分文不取。1928年驻防璧山,他捐资刻制“体伦堂”印信,兴办慈善,施棺施药,抚养孤儿。部下回忆:“师长寝室只有硬板床、旧书桌,墙上挂着‘护国卫民’的横幅,桌上堆满兵书。”  

他律己极严,终身不纳妾、不抽鸦片。妻子蓝紫仙因无子劝他纳妾,他正色道:“糟糠之妻不下堂,好色败德,岂可为军人?”1929年,内兄蓝文彬设宴招妓劝酒,他拂袖而去,此后再不赴应酬。薪俸大半捐给资阳灾民、资助家乡办学,自己仅留薄资赡养老母。他常说:“当兵是为保家卫国,不是作威作福。穿上军装,就要对得起百姓的‘菩萨’称呼。”  

三、出川抗战泣山河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时,饶国华正率145师驻防重庆。他拍案而起:“过去打内战,愧对川中父老,今日日寇侵华,正是军人报国时!”9月,他回乡为母办七十大寿,遍扫祖墓,对恩师伍钧说:“此战若马革裹尸,老母幼子,拜托先生!”转身对妻子说:“忠孝难两全,你代我尽孝。”身怀六甲的蓝紫仙含泪点头,将祖传玉佩系在他腰间。  

10月,饶国华率部徒步两千余里,草鞋磨穿,仍高唱《满江红》。11月抵安徽广德时,上海已陷,南京告急。广德为南京西南屏障,日军第18师团两万余人猛攻泗安,企图切断南京退路。饶国华临危受命:“守广德,就是守南京!”他亲率433旅在泗安布防,面对日军飞机大炮,川军以手榴弹、大刀迎敌。11月27日,日军27架飞机轮番轰炸,阵地化为焦土,饶国华赤膊督战:“弟兄们,后退一步,就是亡国!”  

四、血沃广德铸忠魂  
11月30日,因友军临阵脱逃,泗安失守,广德门户洞开。饶国华亲率仅存的一营兵力,在界牌与日军血战。日军坦克突进,他令士兵捆上手榴弹滚向敌阵,自己左臂中弹仍不退。入夜,广德城破,他被围十字铺。日军派汉奸劝降:“饶师长若降,高官厚禄唾手可得。”他怒掷茶杯:“我饶国华宁为中华鬼,不做倭奴臣!”  

凌晨,他独坐指挥所,写下绝命书:“刘总司令钧鉴:广德失陷,罪在国华。身为军人,守土有责,唯有一死谢国。望我部继续杀敌,还我河山!”又给妻子留书:“紫仙爱妻:今生亏欠,来世再报。照顾母亲,教养子女,勿以我为念。”言罢,披衣出帐,面对东方黎明,举枪自尽,时年43岁。  

五、青山处处埋忠骨  
饶国华殉国次日,部下冒死抢回遗体,军装浸透鲜血,怀中紧攥着母亲的照片。灵柩溯江运回四川,沿途百姓设路祭,武汉万人空巷送别。1938年3月,毛泽东在延安追悼会上赞他:“为国家效命,为民族尽忠,是全军的模范。”国民政府追晋他为陆军上将,国葬于资阳干溪沟。  

今日资阳饶国华故居,仍陈列着他的旧军装、毛笔和绝命书抄本。广德“国华路”上车水马龙,老人常对孩童讲:“这条路,是用抗日英雄的血铺成的。”2014年,他被列入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墓碑上“抗日殉国,浩气长存”八个大字,映照着巴山蜀水间永不褪色的忠魂。  

(全文约2980字)  

后记:饶国华从巴山走出,以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他的死,不是战败的耻辱,而是“宁为玉碎”的刚烈。正如他生前所言:“军人战死沙场,幸也,何惧之有?”这份气节,穿越近百年风雨,依然滚烫如初。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17 17:45
上一篇:张歆艺下一篇:王褒
蜚声国际的国学大师
始兴人物
历史的罪人
英勇无畏的民兵剿匪模范
中国科学院院士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海内三陈民国时期诗人
奋进实干家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原广东省政府主席
革命烈士
抗日革命烈士
抗日英烈
著名抗日英烈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革命烈士
东源人物
金石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文物鉴定家
澳大利亚政治家
第13任澳大利亚总理
苏联第3任最高领导人
巾帼传奇
革命烈士
六代医家传仁术
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3军团总参议、抗日英烈
原中共上海市市长
西汉谏议大夫、辞赋鼻祖
中国内地女演员、导演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东周天文学家、孔子之师
中国汉朝经学家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