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可[宋] 山西晋城市高平市人物 赵可:金代文学大家 赵可是金代著名的文学家,字献之,号玉峰散人,出生于泽州高平(今山西山西高平) ,具体生卒年不详。年少时,他前往考场应试,在考场上即兴创作小词,机缘巧合之下,其作品被金主完颜亮看到,完颜亮对他的才华颇为赏识。贞元二年(1154 年),赵可成功考中进士,此后仕途顺遂,官至翰林直学士。 赵可著有《玉峰散人集》,可惜此书现已失传。不过,他的诗作被收录于《中州集》,词作则被收录于《中州乐府》,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金史》对赵可评价颇高,称他博学高才,性格卓荦不羁。在天德、贞元年间,他在科举考试的考场中就已颇具声名。进入翰林之后,当时朝廷的许多诏诰都出自他手,其文辞典雅,同行们都对他的文字功底十分佩服 。他在歌诗乐府方面尤其擅长,这也是《玉峰散人集》备受瞩目的原因之一。 在艺术风格上,赵可博学多才,文风独具特色。他进入翰林后所撰写的诏诰,文辞典雅工丽,深受时人推崇。著名的《大金得胜陀颂碑》碑文便出自他手,这块石碑至今仍保存在今吉林扶余石碑崴子屯 。赵可的词作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婉约。其代表作〔雨中花慢〕《代州南楼》、〔望海潮〕《发高丽作》充分展现了他的创作水准。以〔雨中花慢〕为例,词中“云朔南陲,全赵宝符,河山襟带名藩。有朱楼缥缈,千雉回旋。云度飞狐绝险,天围紫塞高寒。吊兴亡遗迹,咫尺西陵,烟树苍然……”等句,笔触雄浑大气,意境开阔,将吊古之情融入壮丽山河的描绘之中,格调高亢峭拔,堪称吊古题材词作中的经典之作 。 作品鉴赏 浣溪沙--赵可 抬转炉熏自换香。 锦衾收拾却遮藏。 二年尘暗小鸳鸯。 落木萧萧风似雨。 疏皎皎月如霜。 此时此夜最凄凉。 赵可词作鉴赏 这是一首反映爱情生活的小令。以词意看是一位女子思念情人的描写之作。但女主人公闪闪烁烁、遮遮掩掩的动作中表明两人不是正式的夫妻。然而两年前,她与情人度过的一段美好爱情生活却铭刻在心。 词作艺术手段高超,短短的小令,一件事,一个情景,就把女主人公那复杂难言的感情浓缩在里面。 上片言在一秋季的夜晚,或许是两人有特定纪念意义的日子,女主公又回想起往日的情景。“抬转炉熏自换香。锦衾收拾却遮藏!”也许两年前这是两人定情之日。为纪念它,女主人公搬来香炉,亲自上香,又把锦被收拾妥贴干净,等待情人的到来。可是两年过去了,他不会再来,因而只能“收拾却遮藏了。”特定的环境,特殊的心理一眼可见。“二年尘暗小鸳鸯。”在这床锦被上女主人公可能度过无数美好的时光,锦被也成为她与恋人当年欢好的信物和见证,而锦被上的小鸳鸯不知伴随他们多少时光。可岁月无情人无情,那日鲜艳的小鸳鸯也被无情的尘土遮盖,显得暗淡无光。“二年尘暗”既指岁月的无情又暗示与恋人的爱情难以复萌,暗淡的心里使她感受到的只是凄凉。 下片写在这孤寂的月夜,一切都是那么凄凉。“落木萧萧风似雪。疏皎皎月如霜。”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登高》)使人感到的是悲壮,而此册“落木萧萧”却让人备感凄凉。即根,窗户的格子。 “月如霜”,李白曾有“床前明月光,凝是地上霜”(《静夜思》)之喻。风吹叶落让她感到是风雪无情,月照窗使她又觉冰冷如霜。两年前两相恩爱,情意绵绵,两年后孤寂惆怅愁情万千,于是有“此时此夜最凄凉。”用移情的手法把人的主观情感移入客观景物之中,使风也含情月也有感。 小词虽短,但在作者精细的观察,精巧的构思之下,再加以对词语的精雕细琢,丰富的表现手法,使小令诗味隽永,言浅意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