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李洪钟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洪钟
李洪钟[中国科学院院士]+像 山西晋中市昔阳县人物
李洪钟(1941年1月-),男,出生于山西省昔阳县,化学工程专家,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1965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1965-1978年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工作,参加了国家顺丁橡胶攻关项目会战,从事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流化床反应器研究与开发工作。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李洪钟:深耕气固流态化领域的卓越科学家
李洪钟于1941年1月出生在山西省昔阳县。1965年,他从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随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工作,自此开启了在科研领域的探索之路。

1965 - 1978年,李洪钟在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任职期间,深度参与国家顺丁橡胶攻关项目,专注于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流化床反应器的研究与开发。虽然该项目集体成果荣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但他个人未获此荣誉。1981年,李洪钟获得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86年,他又在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取得工学博士学位。1986 - 1988年,他前往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担任博士后和访问学者,主要研究多种燃料在中试规模循环流化床中的燃烧特性,以及微细颗粒循环流化床的流动特性。其相关论文于1989年荣获第十届国际流化床燃烧会议最佳论文奖。

1989年起,李洪钟成为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研究员。在此后的科研生涯中,他承担了众多重要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七五”“八五”重大项目、国家973计划重大项目、开放实验室基金项目,以及与中国石化总公司、上海焦化厂、攀枝花钢铁公司等企业的合作项目。他的研究聚焦于工业气固流化床和移动床结构与动力学行为的量化及调控理论与方法。李洪钟凭借自行设计的光纤微观摄像探头,发现快速流化床中存在颗粒聚团现象,这一发现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此外,他还提出了颗粒与添加组分设计、流体设计、外力场设计、内构件和床型设计等一系列理论与方法,旨在抑制气泡和聚团的生长,实现气固散式流态化。2005年,李洪钟凭借在科研领域的杰出贡献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学术交流与社会活动方面,李洪钟积极参与各类学术活动。2006年6月9日,他在“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报告暨化工系系庆60周年学术报告会上,作了题为“聚焦结构、界面与多尺度问题,开辟化学工程的新里程”的报告。此后,他还出席了郭慕孙先生文集首发式暨学术思想研讨会、陈家镛先生九十华诞座谈会暨绿色化工冶金学术研讨会等活动。2012年2月28日,他与张懿院士一行访问中科院成都分院,就院地合作及项目合作交换意见。2012年9月26日,他参加纪念叶渚沛先生诞辰110周年科学思想座谈会。2014年,他先后做客“大煜科学讲坛”,以“化学工程中的结构问题”为题分享研究进展,并回到太原理工大学,就学校发展交换意见。

科研成就:创新突破与理论奠基
李洪钟在气固流态化研究领域成果斐然。他将多相流基本原理与散料力学相结合,构建了两相流理论以及垂直和倾斜移动床气固流动模型,能够较为精准地预测气、固流率,气体压力和颗粒间接触应力的分布;提出了V型阀与L型阀排料动力学模型和设计方法,并发明了V型移动床排料阀、气控气球式高压加料器等。通过自制微观摄像探头,他获取了快速床内瞬态聚团和稀密两相结构的照片,证实了聚团的存在,还发现纳米和超细颗粒形成低密度、小尺寸聚团时可实现散式流态化,以及铁磁性颗粒加入流化床后形成的“链状物”能有效破坏气泡、沟流和聚团,实现散式流态化。

在成果奖励方面,李洪钟荣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撰写并出版中英文专著4部和6章,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另有12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他与郭慕孙院士共同主编的我国首部《流态化手册》(316万字),2008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选为“三个一百”工程原创图书,2011年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人才培养:桃李芬芳育栋梁
在人才培养方面,1991 - 2005年期间,李洪钟共培养12名博士、4名硕士。这些学生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成果,如张会刚的磷灰石类生物材料合成与调控研究,陈恒志的高密度下行床形成机理及流动特性研究等,为科研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荣誉与社会任职:行业引领显担当
在荣誉表彰方面,李洪钟除获得国际国内科研奖项外,其主编的著作也获得重要出版奖项。在社会任职上,他现任中国颗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担任“Particuology”“应用化学”“工程研究”等期刊编委。此外,他还曾担任中国颗粒学会副理事长、流态化专业委员会主任,以及多个学术期刊的主编或编委职务,积极推动学术交流与行业发展 。李洪钟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卓越的科研成果和对人才培养的贡献,成为中国化学工程领域的杰出代表。 
上一篇:巨兴茂下一篇:赵沁平
山西省委原书记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脱口秀演员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国务院总理
西夏政权的奠基者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台湾地区前领导人
原国务委员
无产阶级革命家
唐宪宗时期殿中侍御史
湖南省委原书记
甘肃省委原书记
吴桥县人物
国家一级编剧
原中央政治局常委
作家
中兴通讯创始人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第十六届中央委员
第十七届中央委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晶体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