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成:雅戈尔传奇背后的掌舵者
李如成,一位在中国商业领域留下深刻印记的杰出人物,拥有高级经济师职称,是中共党员,还曾担任第九、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他的职业生涯与雅戈尔紧密相连,铸就了一段令人瞩目的商业传奇。
职业轨迹:从基层崛起的商业领袖
1981年,李如成踏入宁波青春服装厂,从一名普通工人起步。凭借自身的努力与才华,逐步晋升,到1990年已成为厂长兼书记。1991年至1993年7月,他出任宁波雅戈尔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3年7月起,担任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及雅戈尔集团总裁,自此开始全面掌舵雅戈尔这艘商业巨轮,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征程。
在其职业生涯中,荣誉纷至沓来。1991年、1994年,他连续两届荣获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称号,还被评为“七五”农业部劳模以及浙江省优秀党员。2001年,再次被评为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2003年4月,被授予浙江省第二届创业企业家称号。2021年12月,列入《2021中国品牌人物500强》榜单,排名第491位 。2024年12月,担任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 。此外,他还历任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以及宁波青春发展公司总经理、宁波雅戈尔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务。如今,他身兼数职,包括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宁波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兼任宁波盛达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宁波雅戈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
传奇历程:打造雅戈尔商业帝国
坚定自主品牌之路
尽管雅戈尔屡屡邀请时尚界知名人士代言,展现出国际化的一面,但李如成却常自称“农民出身”。他的目标宏伟而坚定,即把雅戈尔塑造成为国际一流的服装品牌,将雅戈尔集团锻造成百年企业。当时,在全世界同行眼中,中国服装品牌多被视为二流,国内很多地方也热衷于“高、新、尖”行业,对传统服装产业不屑一顾,甚至为雅戈尔做规划的专家也建议引进洋品牌。然而,2002年,李如成走访日本、美国和欧洲后,形成了不同看法,他坚信中国服装产业是朝阳产业,并为雅戈尔确立了“像欧洲的BOSS一样”的目标。因此,当国内众多服装企业纷纷走向品牌多元化、大批嫁接洋品牌时,李如成始终坚持推出雅戈尔系列。他深知,“我们主要的赢利都来自于自有品牌,以后雅戈尔可能会有其他品牌,但归根到底中国企业还是要打自己的品牌。”
核心竞争力构建
即便雅戈尔的自有资产已超20亿元,李如成仍清醒地意识到,必须打造核心竞争力。为此,雅戈尔在扩大制造业规模的同时,积极向上游延伸、向下游挺进。李如成自豪地表示,“强大的销售渠道是雅戈尔最大的财富。”
跨国收购拓展版图
2007年11月8日,雅戈尔宣布重大举措,与美国服装销售巨头KWD及其全资子公司KWDASIA签订三方《股权购买协议》。以7000万美元收购KWDASIA持有的Smart全部股权,以5000万美元收购KWD持有的XinMa全部股权。此次收购意义重大,雅戈尔不仅获得XinMa分布在中国及东南亚等地的14家生产基地,包括POLO、CalvinKlein在内的20多个知名的ODM加工业务,还拥有Nautica、PerryEllis等五个授权许可品牌和庞大的物流系统。这一行动标志着雅戈尔在主营业务上再次发力,并成功踏入国际市场。
多元布局之地产领域
2007年7月,雅戈尔以14.76亿元竞得杭州市区36131平方米地块,楼面地价达15712元/平方米,成为杭州地王。实际上,从年初开始,雅戈尔就大举拿地,创造了一周内连续竞拍宁波和苏州多幅地块的纪录。九十月份,又在杭州拿下两块地。除了服装和地产,雅戈尔投资中信证券也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段传奇。事实证明,雅戈尔“纺织服装、房地产、股权投资”三大产业格局逐渐明晰。
社会评价与影响:卓越的经营与不凡的人生
经营策略备受赞誉
2008年1月21日,宁波雅戈尔集团总裁李如成确认,雅戈尔与美国KellwoodCompany(下简称“KWD”)之间的收购案已获国家有关部门批复。此次收购,雅戈尔以1.2亿美元净资产价格购入,收购资金30%来自公司自筹,70%由国家进出口银行以年息6%贷款。早在2004年,雅戈尔便与SMART以1∶1比例合资组建雅新衬衫有限公司,进行衬衫OEM生产,产品出口美国市场,同时新马公司参股雅戈尔日中纺织印染有限公司。2005年初,KWD因预期美国经济衰退欲出售男装部门,但当时估价过高,双方接触未深入。2007年,KWD男装业绩下滑,再次有出售意向,雅戈尔提出“捆绑”并购方案并达成一致。李如成表示,雅戈尔将通过整合,吸收新马服饰积累的业务、渠道、人才和品牌经验,若融合顺利,其设计团队将助力自有品牌服装进入美国市场。国信证券分析师高芳敏认为,SMART主营的衬衫业务与雅戈尔有很大整合潜力,此次收购有利于提升服装设计和销售能力,实现协同效应。
服装行业的领军者
提起雅戈尔,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它不仅是一个地域性企业和单纯品牌,更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经典范例。作为雅戈尔的缔造者,李如成也成为当代中国成功企业家的杰出代表之一。
坎坷少年,砥砺前行
雅戈尔的发展宛如中国“丑小鸭”变“白天鹅”的神话,而李如成的人生之路同样充满坎坷。1958年,父亲被打成右派,全家从繁华的上海下放到宁波南郊段塘镇,生活陷入困境。年仅7岁的李如成就与小伙伴编织草帽、放牛补贴家用。10岁时,父母相继离世,他与姐姐、两个弟弟相依为命。15岁,初中未毕业的他主动报名到灯塔大队雅渡村“插队”务农,一呆就是15年。直到1980年岁末,近而立之年的他才进入镇办的“青春服装厂”。
工厂困境中的崛起
当时的青春服装厂,仅靠两万元安置费勉强建起,车间在村边戏台地下室,缝纫机是职工从家搬来的,主要业务是代加工低档产品。李如成进厂后勤奋努力,很快被任命为裁剪组长。然而,市场冲击使业务断档,工厂面临倒闭,100多名知青面临失业。关键时刻,李如成听闻东北有合作机会,主动请缨前往,几经波折拿到业务。12吨面料运来后,他充分发挥经营管理才能,当年厂子利润从几万元增至20万元,工人月工资大幅提高,他也因此赢得职工信任,担任厂长。
联营掘得第一桶金
上任后,李如成敏锐捕捉到上海开开衬衫厂寻找联营加工点的信息,赶赴上海并凭借真诚与执着打动对方,双方顺利联营。他虚心向上海师傅学习,兢兢业业生产,短短两三年便获得数百万元利润,完成了宝贵的第一桶金积累。
创立自主品牌
通过联营,青春厂学到管理经验,完成资本和技术积累,但李如成意识到横向联营的局限,决心创造独立品牌。1986年,他推出第一个品牌“北仑港衬衫”,一经上市便受追捧,次年被国家商业部通报为全国畅销产品。然而,李如成很快发现“北仑港”品牌地域色彩浓、文化含量不足,缺乏提升空间。1990年8月,在他的精心运作下,中外合资企业雅戈尔制衣有限公司成立,“YOUNGOR(雅戈尔)”这一融合“青春”含义且发音朗朗上口的品牌诞生。
高标准打造品牌
此后,李如成选派员工到国外学习,按照国际顶尖标准制定企业工艺、技术流程和质量检验体系。雅戈尔产品一经推出便风靡全国,订单纷至沓来。1991年,“雅戈尔”品牌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1998年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如今,雅戈尔集团已拥有50多亿元净资产,成为中国服装行业领军企业和亚洲最大服饰面料生产基地。
低调务实的企业家
已获巨大成功的李如成为人处事极为低调,与一些张扬的企业家不同,他不擅多谈。有人评价他处事低调,外圆内方,能善听各方意见,决策失误少。在宁波众多服装企业中,雅戈尔能始终处于领跑地位且后劲十足,与李如成的经营理念密切相关。他认为企业发展要结合自身与市场实际,不能好高骛远。1998年雅戈尔上市资金充裕时,面对涉足金融、高科技等建议,他予以回绝,因为他深知企业多元化需人才、市场等多种要素配套,而雅戈尔的优势在服装行业,将其做大做强同样前景广阔。他的名言“企业成功的关键不是跑得快,而是少走弯路,不犯或少犯错误”,体现了其稳健的经营思路。
科技赋能服装产业
李如成对中国服装产业发展有独到见解。上世纪80年代,有人主张服装产业“遍地开花”,他却认为服装虽是传统产业,但发展出路在于提升科技含量。从90年代初开始,他多方筹资,从德、意、日等国引进现代化生产线,包括全自动预缩定型设备、CAD系统、自动吊挂系统及智能化整烫设备等。中国服装协会专家参观后赞叹,世界服装大师皮尔·卡丹也对雅戈尔国际服装城称赞有加。雅戈尔建立的西服样板中心推出的薄型、超薄型西装,兼具欧美时尚与东方着装特点,销量连年增长。
构建强大营销网络
李如成深知“只有占据终端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雅戈尔最初采用产销分离模式,但深感传统商业体制束缚。于是,从90年代中期起,他调集力量打造销售网络体系。历经十年,耗资15亿元,在全国建起100多家分公司、2100家营销网点,其中300平方米以上的自营店有300多家。投资1.5亿的上海“雅戈尔自营旗舰店”位于南京路,面积达5000平方米,是国内最大服装专卖店。未来,雅戈尔还计划每年投入二至三个亿开设大型专卖店,实现全国大型连锁店超500家的目标。大型自营专卖店不仅是销售中心,更是顾客服务、信息和决策中心,以及品牌形象展示中心。
创新营销模式
李如成推出的“大营销”模式特点鲜明:一是占领市场制高点,以大城市自营大卖场为龙头,向周边拓展,加快专卖系统形成;二是设立配送中心,连接生产与销售,通过与中科院合作实施数字化工程,打造现代化网络平台,实现数据汇总与高效运作,还开发异地量体裁衣技术;三是围绕销售密集区建设新生产基地,降低运输仓储成本,如在重庆建设雅戈尔西部服装城,整合生产与销售资源。
产业上游拓展
前些年,国内纺织业处于低谷,李如成却逆向投资20亿元进军纺织面料领域。他认为纺织企业困境源于技术工艺老化,而非产业衰落,我国服装面料自给率低,提升自给率可为国家节省外汇、为行业增加利润。雅戈尔纺织城的新型面料凭借多种功能备受青睐,填补国内空白,还吸引国外订单。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进入21世纪,李如成着力推进企业外向转型。他带领团队与意大利、日本、法国等服装业巨头频繁接触,在香港及美国、日本等地兴建合资贸易机构,开发海外销售渠道。面对国际贸易争端,雅戈尔主力产品西服和衬衫海外销售数量逆势增长,还巧妙避开“设限”特保狙击。雅戈尔做外贸坚持“两条腿走路”,既有自主品牌出口,也有贴牌加工,但绝不打价格战。接待外商时,先展示企业实力,再谈生意,开价比同行高30%至50%,凭借优质产品赢得客户。此外,雅戈尔还注重分散风险,拓展出口渠道,早在10年前就进军日本市场并取得佳绩。
持续奋进的征程
如今的雅戈尔,已构建起从纺织、服装到销售终端的庞大产业链,员工达2万名,拥有20余家独立法人公司、130余家分支机构。虽然雅戈尔在国内服装行业多项指标多年领先,但李如成保持清醒,他明白在全球背景下,雅戈尔与欧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仍有差距,要“创国际品牌,建百年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李如成以其卓越的经营才能、坚定的信念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带领雅戈尔在商业浪潮中持续前行,成为中国商业领域的一面旗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