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蔡方荫

公元1901年-196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蔡方荫公元1901年-196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西南昌市红谷滩区人物

蔡方荫(1901年4月27日—1963年12月13日),出生于江西南昌。土木建筑结构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7年加入九三学社。

蔡方荫,1920年考入清华学堂(现清华大学),1925年以优异的成绩在清华学堂土木科毕业。同年,公费留学美国,在马萨诸塞州理工学院学习研究建筑工程和土木工程。1928年获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并成为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通讯会员。1928—1930年在美国纽约某联合设计事务所任结构设计师。1930年回国,主要从事教学工作,并兼从事工程设计。1930—1931年在东北大学任教授,1931—1939年在清华大学任教授。1938—1940年,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土木系主任。1940—1949年任国立中正大学工学院院长兼土木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1951年任江西省人民政府委员兼文教委员会委员、南昌大学工学院院长等职。1951—1953年在重工业部兵工局任总工程师。1953—1956年在第二机械工业部任职。1956—1963年任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土木工程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文化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

在30—40年代,蔡方荫是当时工程教育界著名教授。在学术贡献方面,在工程结构力学的刚构分析研究方面,有独特的成就。在变截面刚构分析和桁架刚构分析方面,分析和总结了国内外常用一般刚构分析方面的各种“力矩一次分配法”,在以“杆端力矩”和“结点角变”为计算对象的两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更简化实用的“力矩一次分配法”。

对分析变截面刚构所用的各种计算体系的挠曲常数,加以沟通整理,阐明其共性和内在联系以及换算关系,制成“变截面刚构分析挠曲常数换算表”;提出了计算变截面梁、柱的“Io/I图矩面积法”来计算各挠曲常数。在对横梁为桁架的刚构分析方面,采用了简便而切合实用的“柱顶力矩作用”和“桁架跨变影响”两项准则,简化地按一般刚构分析方法进行计算,能获得与“最小-”和“冗力法”同样精确的结果。

蔡方荫在1946年编著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结构力学教科书——《普通结构学》(上、中、下三册),46万多字,附图607个,大表26个,是当时国内结构学方面的巨著,也是国内各大学土木系唯一的一本中文结构学教材。在土木、建筑结构的研究领域,还先后发表了《钣梁之理论与分析》、《装配或楔形杆铰接框架》等专著和论文40余篇。《变截面刚构分析》荣获中国科学院1956年自然科学三等奖。

在实际工程方面,他曾参加制定和审定许多重大基本建设项目的方案工作,并主持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一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重型厂房设计工作,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加以应用和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经济效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

来源: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

  相关院校:

清华大学

  同年(公元1901年)出生的名人:戴安邦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邓涵之下一篇:徐性初
中国园艺学会理事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台湾红豆食府老板
中国台湾名媛
中国科学院院士
民革湖北省委会专职副主任
中国台湾地区第14任、15任领导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任重庆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19路军军长、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清公元1585年-1671年
江西南昌市红谷滩区人物
公元1901年-196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西南昌市红谷滩区人物
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
江西南昌市红谷滩区人物
公元1934年-2022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西南昌市红谷滩区人物
公元1922年-2016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西南昌市红谷滩区人物
江西南昌市红谷滩区人物
江西南昌市红谷滩区人物
江西南昌市红谷滩区人物
江西南昌市红谷滩区人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江西南昌市红谷滩区人物
北京电影学院
江西南昌市红谷滩区人物
主演电视剧 红谷滩区
江西南昌市红谷滩区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