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李翰

明公元1452年-1535年,沁水历史上第一名流

李翰明公元1452年-1535年,沁水历史上第一名流 山西晋城市沁水县人物

李翰,子淑渊,号石楼居士。生于明景泰三年(1452),卒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县城宣化坊人(宣化社区)。

明成化十六年(1480),参加乡试中解元(第一名);

明成化十七年(1481),以三甲第103名登进士;

明成化十八年(1482)河北乐亭县知县;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提升为监察御史;

明弘治二年 (1488)弘治皇帝下诏书,命为监督陕、甘茶马事务;

明弘治十一年 (1498)复任河南副使;

明弘治十二年 (1499)入朝在御使台掌管各道奏折。后升湖广副使不久,高堂病故告假回家服丧;

明弘治十八年(1505)升湖广按御使;

明正德四年(1509)升为左副都御史;

明正德五年(1510)升为礼部右侍郎;

明正德六年(1511)南京户部尚书。

李翰可称沁水历史上第一名流,他对沁水的历史发展,文化发展,都有着不朽的贡献。李翰编撰的《沁水县志》保存了沁水的历史与文化。这是第一功劳。李翰成化年中进士,官居南京户部尚书。成化年之后,沁水科甲连绵,名官辈出,名流接武,若常伦、陈策、常伦、刘东星、张五典、孙居湘等进士出身者,都是受李翰身居高位之影响。这是第二功。古代沁水在李翰之前,很少有文士写诗撰文,自李翰有一批诗文传世后,影响了一大批沁水文人开始写诗撰文。这是第三功。李翰在朝中官声很佳,人际关系又好,又多名官名流,每次归回故土常邀同道来游,期间这些名官名流留下不少的诗文,同时也宣传了沁水,提高了沁水的知名度。这是第四功。

李翰不仅仅有功于沁水,他对整个中国古文化的保护都功不可没。金末元初一带文冠秀容(今山西忻州)元好问积一生心血作成《中州集》,这是元好问一生最重要的著作,也是保存金代历史的重要文献。《中州集》于元代两次《庄靖集》梓印,然而至大年《中州集》只存八卷之残本,后又遗失。李翰明代弘治年间费尽二十余年之精力,收集整理刻印了《中州集》十卷本,成为《中州集》流传至今最早最全的一个版本。金代泽州状元李俊民有《庄靖集》传世,元代泽州知州段正卿刻印《庄靖集》十卷佚失不传。明代正德年间,李翰将《庄靖集》重新整理梓印,使《庄靖集》得以保存传世至今。元代名臣陵川郝经作有《陵川集》,元代延祐年间郭贯曾刻印《陵川集》,也佚失不传。李翰也是花了二十多年时间,将其收集整理梓行,清朝将其编入《四库全书》,流传至今,陵川人至今感恩不尽。

  同年(公元1452年)出生的名人:祝萃

  • 李锋 (1921~2012)
  • 李英敏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 上一篇:常伦下一篇:张五典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秦国名将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唐朝第二位皇帝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山西省委原书记
    国务院总理
    西夏政权的奠基者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脱口秀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
    建国初期著名的小说家
    明末抗(后)金民族英雄
    航天工业总公司神剑文学艺术协会常务理事、文学部长
    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
    明代兵部尚书
    明代著名的散曲家
    唐朝时期武将
    公元1924年-2005年
    山西晋城市沁水县人物
    公元1921年-2016年
    山西晋城市沁水县人物
    山西晋城市沁水县人物
    沁水县
    山西晋城市沁水县人物
    沁水县
    山西晋城市沁水县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