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新华[公元1935年-1999年] 湖北省潜江人物 罗新华(1935年-1999年),湖北江陵人,是湖北省潜江市的重要人物。以下是他的生平详细介绍: ### 早年经历 1935年11月9日,罗新华出生在荆州城北门得胜街十六号一个比较殷实的家庭。其父胡长贵(随母姓)是荆州城一位能干的工商业主,经营百货、餐馆等,在荆州城外还有几十亩良田,新中国成立时被划为工商业兼地主成分。 1943年,罗新华在江陵县城关镇读私塾,1946年入读荆州中心小学,1947年考入荆州中学读初中。荆州解放后,由于家庭成分不好,罗新华无心继续读书。好在其父人缘关系较好,且参加“公私合营”十分积极,于是将罗新华送到荆州行署参加工作,1951年8月,刚满十六岁的罗新华被安排在行署工商科任通信员。 ### 工作初期与成长 罗新华在通信员岗位上不仅机灵,跑腿勤快,文字功夫也不错,一年半后调入荆州百货公司当文书。1953年7月,荆州行署为支持各县财贸队伍建设,从行署各公司选调了一批优秀人才下派各县,罗新华是其中之一,被选调到潜江百货公司,先任物价员,后任业务员。他工作十分敬业,深得经理赏识,连年被评为公司劳模。 1955年2月,潜江县财政贸易工作部(简称财办)初创,亟须人才,他被选调到财办当办事员。因其工作积极肯干,办事能力强,1956年3月出席潜江县共青团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嘉奖,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5月,罗新华任财办秘书,1966年5月任财办副主任。 ### 特殊时期的经历 罗新华接财办副主任任职通知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因家庭成分不好,不断遭受批斗,被说成是“混进党内的走资派”,办学习班、写交代、检讨成了家常便饭。1969年4月,他下放到县“五七干校”劳动改造。 ### 工作的恢复与发展 1971年3月,潜江支援国家“三线建设”任务缺少政工干部,罗新华即被派往荆门、谷城三线建设民兵师任政工组长。一年后回到潜江支持江汉油田大会战,任江汉油田地方领导小组副组长。鉴于他工作认真负责,党群、干群关系处理得好,参加学习积极,1973年3月,恢复他财办副主任(牵头全面工作,主任由县领导兼任)的职务。 ### 当选副县长 1981年1月,潜江县第九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产生县人大、政府班子成员。罗新华当时并非是县委上报审批后的副县长候选人,当大会正式酝酿讨论候选人时,原报批的候选人因有关问题遭代表质疑被否定,这时大会主席团临时决定由代表团联名重新提出候选人。正在下乡陪地区财办领导调研的罗新华,因其工作细致,人缘关系好,一下子被张金、浩口、高石碑等十个代表团联名提了出来,1月8日以高票当选副县长。 ### 担任重要领导职务 1984年12月,罗新华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1988年1月,任县委副书记、县长。1988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潜江撤县建市,罗新华成为潜江县末代县长,也是潜江市第一任市长。 他在潜江领导岗位期间,主管潜江商贸、金融、财政等工作。1987年他亲自制定国合商业第一轮承包改革方案,经县委批准后实施。第一轮承包期满,潜江县国合商业的销售和利润分别比承包前增长百分之三十点九和百分之七十二,其做法受到在潜江召开的荆州地区国合商业改革现场会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商业改革会议上介绍经验。1988年他主持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开展乡级财政金库建设及乡政财源建设,使乡镇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此外,1987年他担任撤县建市领导小组组长,率领一班人上下奔走、多方争取,使得潜江撤县建市成功。建市后,他主抓城市建设,对东风路、建设街进行改造,拉通江汉路等,使潜江城市建设一下子跃居荆州前列。 ### 调往荆州行署工作 1989年12月,罗新华调任荆州行署财办任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92年3月,任荆州行署财办主任。1994年4月,任荆州行署副专员级调研员,6月,任湖北省政协荆州联络处副组长(副厅级)。1995年6月,当选荆沙市(后改为荆州市)第一届人大代表。 罗新华在荆州财办工作期间,任劳任怨,坚持原则,敢于创新,为荆州财贸改革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90年他主持全区商业批发企业清理整顿,所形成的经验被省政府转发全省各地市州直管市借鉴。同年,他主持全区金融秩序清理整顿工作,清查出一批严重违反利率政策的贷款和违反结算纪律的资金,并对当事人进行了严肃处理。1991年至1992年,他主持制定《荆州地区国合商业“四放开”改革的试行意见》,并组织开展四十三户企业的改革试点,所取得的经验被省政府推广。1992年,他组织领导全区建设三十一个商品大市场,为活跃城乡市场,促进商品流通,方便群众发挥了重要作用,同年,他提出财贸工业发展战略,使全区财贸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八点一。1993年,他在石首市主持粮食购销和价格体制改革试点成功之后,又在全地区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和价格,得到了省政府的肯定。 1999年,罗新华逝世,他的一生为潜江和荆州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工作态度、领导能力和为人处世的方式,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