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方国瑜

当代著名社会科学家

方国瑜

方国瑜[公元1903年-1983年] 云南丽江市玉龙县人物
方国瑜(1903年2月15日-1983年12月24日 ),字瑞丞。纳西族,教授,当代著名社会科学家、教育家,九三学社成员。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五一街人。历任编辑、教授、系主任、文法学院院长和云南通志馆的编审、审定、续修委员及云南省民委委员、全国人大民委委员、省博物馆筹委会副主任、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长、云南省少数民族社会历史 调查组副组长、九三学社云南省工委副主任等职。
方国瑜(1903—1983年),字瑞丞,纳西族,是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人,当代著名社会科学家、教育家,九三学社成员。他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与教育事业,在云南地方史、西南民族史等领域成就斐然,被誉为“南中泰斗,滇史巨擘”。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童年与求学经历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正月十八,方国瑜出生于丽江市大研镇文治村。他儿时体弱多病,3岁始学步,5岁仍走路未稳,曾被寄养在邻近赵姓人家,因不懂汉语,9岁才开始读书。方国瑜出身世家大族,其家族原籍安徽省安庆府潜山县,明洪武十五年族人随军入滇,定居昆明,清嘉庆中期,其先祖入赘丽江商家。

1922年,方国瑜毕业于丽江联合中学。1924年,他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预科,在这里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教育,秉持“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宗旨,积极参与反帝爱国学生运动。1925年,在京师大学预科毕业考试期间,他因患重病住院治疗,后回乡休养多年。

1930年春,在钱玄同的鼓励下,方国瑜考取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研究生,同时在北师大和北大研读,先后师从钱玄同、余嘉锡、马衡、刘复等先生。陈垣得知他是边疆民族学生,十分赏识,指导他选修大量史学课程,他还跟随杨树达、梁启超等学者学习治史地之学。

学术研究起步与东巴文化研究
1932年夏,北京大学刘半农鼓励来自丽江的方国瑜研究纳西象形文字。1933年秋,方国瑜回到家乡,怀着发掘、整理传统文化的志向,不畏山高水险深入到金沙江边的石鼓、巨甸等地考察,首次发现了纳西标音哥巴文摩崖。他虚心向东巴经师求教,经过近半年努力,完成了《纳西象形文字谱》的初稿。

1934年9月,方国瑜到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跟随赵元任、李方桂等先生学习语言学。他用国际音标为纳西象形文字标音,编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翔实、科学的《纳西象形文字谱》。章太炎先生大为赞赏,欣然为之作序,称此书是研究纳西历史文化的“先导”。方国瑜也因此被西方学者尊称为“纳西历史语言之父”。

投身西南边疆史地研究
在南京中央研究院期间,方国瑜纵览南京图书馆藏书,辑录了大量云南地方史料。当时,中英会勘滇缅南段界务,英法帝国主义觊觎我国西南边疆,方国瑜深感边疆史地之学对于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遂立定志向,专攻西南边疆史地之学。

1935年,经李根源推荐,方国瑜回到云南参加滇缅界务交涉,到傣族、拉祜族和佤族等民族地区考察,写成《滇缅边界的菖蒲桶》《滇西边区考察记》等,这些著作迄今仍是学习研究民族学、西南边疆史地的必读书目。

云南大学执教与学术成就
1936年9月,经袁嘉谷挽留,方国瑜开始在云南大学执教,先后任文史系教授、文史系主任和文法学院院长,在此度过了47年的教学生涯。1938年以后,他兼任云南通志馆编审、审定委员、续修委员等职,撰写了“建置沿革”“疆域考”“金石考”“宗教考”“族姓考”等内容,为《新纂云南通志》的编纂作出重大贡献。

同年,方国瑜邀约凌纯声等学者编辑出版《西南边疆》杂志,先后刊行18期。1942年,他创办了西南文化研究室,编辑出版《滇西边区考察记》《云南农村戏曲史》《明清滇人著述书目》等10余种著作,使该研究室成为当时的“西南民族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推进了我国西南边疆史地研究的发展。

方国瑜强调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虽在20世纪50年代因这一主张遭到不公正批判,但他仍坚持把史料的收集与整理作为史学研究的前提。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他撰写了《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彝族史稿》《汉晋民族史》《滇史论丛》《抗日战争滇西战事篇》等大量传世之作。

新中国成立后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方国瑜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曾任九三学社云南省工委副主任、云南历史学会会长,为云南省第1~3届人大代表、第4~5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第3~5届全国人大代表。1981年,他参加中国地方史志协会成立大会,当选为学术顾问。

1954年,周恩来总理视察云南大学时指示,云南大学历史系应结合地方特点,加强中国民族史的教学和研究。方国瑜立即响应,同年在历史系开设“云南民族史”课程,并编写《云南民族史讲义》,后又开设“云南史籍评论”课程,写成《云南史料目录解题》,接着还开设了“彝族史”“白族史”等课程。1963年,他创办了云南民族史研究室,后发展为西南边疆民族历史研究所。

此外,方国瑜在地方志方面也贡献卓著,曾总纂《保山县志稿》、校补《腾冲县志》并撰附编,撰写方志论文多篇。他还负责编绘了《中国历史地图集》西南部分,主编了《云南史料丛刊》等。

晚年与逝世
晚年的方国瑜依然笔耕不辍,继续为学术事业奉献力量。他的《方国瑜文集》收录了大量未结集出版或刊布的著述,涵盖了先秦至晋代、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的论著,以及金石学、民族学、历史地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其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1983年12月24日,方国瑜先生在昆明逝世,享年80岁。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云南边疆史地研究和中国民族史研究,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高尚的治学品德,成为中国史学界的一座丰碑,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学术财富和精神遗产。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27 14:31
上一篇:李群杰下一篇:李寒谷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原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革命烈士
开国中将
原吉林省委书记
革命烈士
阜宁人物
磁县人物
民间文学大师,现代散文作家,中国民俗学家
历史的罪人
革命烈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近现代国画大师
原中共中央委员
原甘肃省委书记
作家,文学评论家
金石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文物鉴定家
澳大利亚政治人物
社会活动家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
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开国少将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省军区顾问
革命烈士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二级上将
足球运动员
清末“广东四大状师”
中央研究院院士
开国少将
东方杰出的女画家
中国男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当代著名社会科学家
“北京文艺青年救国会”领导成员
著名历史学家
清朝镇南、晋宁、宜良诸州、县学正
中共云南省委原副书记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