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孙渡

国民党陆军中将、抗日名将

孙渡

孙渡[公元1895年-1967年] 云南曲靖市陆良县人物
孙渡(1895年5月5日—1967年4月 ),字志舟,别字子舟,又名如兰,云南陆良人。国民党陆军中将,抗日名将。
1895年,孙渡诞生于陆良县三岔河镇小新庄村一个农民家庭。1915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学校。1913年10月,追随唐继尧护国讨袁,辅助龙云平息云南内乱,在护法、靖国、入川诸役中,迭著战功。1934年,红军长征进入贵州,孙渡为“剿匪”第二路军第三纵队指挥官,率部尾追红军,直至红军渡过金沙江。1936年4月,被授予陆军中将。抗日战争爆发后,孙渡任新编58军军长,率领部队长期战斗在湘鄂赣等地。参加了武汉会战、崇阳会战、奉新战役、南昌会战、三次长沙会战、长衡会战等。1945年,升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抗战胜利后,孙渡所部奉薛岳命令,接受了南昌、九江地区日军的投降。 1946年,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六兵团司令。1948年,孙渡被蒋介石剥夺军权,转任热河省主席。1949年12月,孙渡回云南,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1951年,“肃反运动”开始,孙渡被逮捕。 1963年特赦释放。曾任云南省政协委员。1967年,在云南昆明病故。 
孙渡早期就成为滇军青年将领中最负时望之人。1938年到1945年七年间,转战湘鄂赣,坚持抗战,是中国军队参战最多、战斗最激烈、损失最小的军队之一,被誉为“抗日劲旅”和“长胜军”。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赠58军“壮志千秋”,他本人亦被称为“在抗日战争中打出来的名将”,被赞誉为“云南儒将”和“小诸葛”。
孙渡(1895年5月-1967年4月),字志舟,别字子舟,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三岔河镇小新庄村人。他是国民党陆军中将,曾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有着较为复杂的经历,尤其在滇军发展、抗日战争等方面留下了印记。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早年求学与入军
孙渡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五月初五(公元1895年5月28日),出身乡绅家庭。少时在家乡私塾读书,1908年入陆良钟灵书院学习。1915年陆军小学毕业后,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步兵科,1917年毕业。

从讲武堂毕业后,孙渡到滇军警卫第二团任排长,同年随唐继尧入川、黔。1919年,任靖国联军第五军第十一团第一营连长、营长。在长期的军阀混战中,孙渡多次为唐继尧立下战功,逐渐得到唐继尧的器重。

滇军时期的浮沉
1921年,唐继尧遭顾品珍驱逐逃往香港,孙渡仍坚持追随。1922年3月,唐继尧回到昆明,孙渡被任命为滇军总司令部直属独立团团长,6月,任维西镇守副使,兼任滇军第十七团团长。

1923年初,川军内战,孙渡随滇中镇守使胡若愚入川参与川滇黔之战。12月,滇军败退入黔,胡若愚驻防毕节,期间孙渡升任旅长,兼贵州省警务处长。1924年下半年,他返滇,任建国联军第一军第四旅旅长。后因与张汝骥发生权势纠纷,孙渡被调为云南烟酒公卖总局局长,不久又任云南省宪兵司令官。

1926年10月,孙渡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第一师副师长,当时第三十八军军长为龙云。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司令部参谋长。

1927年2月6日,龙云、胡若愚等联合推翻唐继尧。唐继尧让孙渡到思茅和大理等地联络旧部。5月,唐继尧病逝。6月14日,胡若愚、张汝骥等与龙云争夺云南统治权,龙云被捕获,后被卢汉等人带往滇西。7月,孙渡见唐军大势已去,投奔了卢汉。8月,龙部反击胡若愚等,孙渡参加了这场军阀混战,帮助龙云取得胜利。此后,孙渡成为龙云的得力助手,任讨逆军第十三路军总指挥部总参谋长,兼任云南陆军司令部司令官。

1929年11月21日,孙渡被任命为云南省政府委员会成员之一。1929年至1930年间,担任云南省团务总局会办。1930年5月,龙云派卢汉率部进兵广西,孙渡任第九十八师第三旅旅长,率部参加讨伐桂系战事。但此次作战滇军失败,1931年2月滇军撤回云南。卢汉整编军队时,孙渡的旅长职务被裁掉,但回滇后他升任龙云的参谋长。

孙渡建议龙云整编军队,废除师旅建制,以团为单位,划全省为几个绥靖区。这一建议虽被龙云采纳,但引发了卢汉等四师长的不满,他们举行宜良会议,驱逐孙渡等,孙渡一度被放逐到上海。不久,龙云扣押了卢汉等四师长,孙渡返回昆明,继任龙云的参谋长。1931年9月,他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为军事参议院参事,11月被推选任中国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长征期间的经历
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蒋介石电令龙云为“剿匪”第二路总司令,龙云命孙渡为第三纵队司令兼任第二路军总指挥部行营主任,率部参加对长征红军的“围剿”作战,在黔滇川边界防堵红军。红军进入云南后,孙渡率部尾追,直到红军渡过金沙江才停止。

1936年3月,红军二、六军团到贵州,孙渡又率第三纵队开到贵州威宁围堵,并在云南昭通、彝良一带尾追。在宣威来宾铺一带,孙渡向红军发起猛攻,造成红军战士数百名伤亡,但孙渡纵队也重创千人,败退。后在寻甸六甲与红军发生遭遇战,孙部伤亡四百多人。此后,孙渡不再与红军正面作战,只尾随其后,直至红军渡过金沙江,他才停止追击。1936年4月18日,孙渡被授予陆军中将军阶。

抗战时期的贡献
1937年“七七”事变后,孙渡先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8军军长、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等要职,一直战斗在抗日第一线。

1938年7月,云南编组第六十军、第五十八军和新编第三军出征抗日,龙云任命孙渡为第五十八军军长。10月,孙渡率部开赴前线,抵达湖北后,与第六十军合编为第三十军团,随后又与新三军组成第一集团军,投入武汉会战、崇阳战役。

1939年2月,第一集团军开赴江西,与日军作战,孙渡任代理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4月,孙渡带领部队到江西奉新,与日军对峙,取得奉新战役的全面胜利,击毙日军少将竹吉。此后,他又参加了江西锦江战役、春季攻势等。

1941年,孙渡带军以“攻其一点,中间开花”的战术,夺回九岭高地,并在常德失守后,带领部队奋战一整夜,成功收复常德,助力第二次长沙会战获取胜利。12月,日军第三次进攻长沙,孙渡率军进入影珠山地区,经过激战,全歼日军敢死队,取得影珠山战斗的胜利,第三次长沙保卫战获胜。

1942年及后,孙渡又率部参加赣东会战、长衡会战等。1945年初,孙渡升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调驻安庆。抗战胜利后,他带领第一集团军第五十八军、新三军接受了南昌、九江地区日军的投降,受降期间,孙渡兼任九江前进指挥所主任。在抗日战争期间,孙渡所率部队共参加全国二十二次抗日大会战中的八次,消灭日军约5万,是斩获最多、伤亡最小的集团军之一,孙渡也成为云南出征部队参战最多的高级指挥官,其率领的五十八军被称为“抗日劲旅”和“长胜军”,他本人也被称为“在抗日战争中打出来的名将”。

解放战争时期经历
抗战胜利后,孙渡率部赴东北,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六兵团司令,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与东北民主联军等作战。但因1945年10月龙云被蒋介石武力罢免云南省政府主席职务,滇军士气低落,孙渡指挥下的高级军官和军队相继逃亡或投奔中共领导的军队。

1948年,孙渡被蒋介石剥夺军权,转任热河省主席,当时热河省政府只是名义上存在,孙渡没有实权。1949年12月初,孙渡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回到云南。12月9日,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发表起义宣言投向中国共产党,孙渡逃亡昆明郊外隐居。

晚年生活
1951年,“肃反运动”开始,孙渡被逮捕。1963年,他在第四次特赦中获得特赦释放,此后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第二届、三届委员。1967年4月,孙渡在昆明病故,结束了其复杂而波澜起伏的一生。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26 22:25
上一篇:何家才下一篇:吴世霖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教育革新推动者
革命烈士
遗传学家,教育家
革命烈士
公路选线专家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
中国著名女画家、雕塑家
甘肃最早的共产党员
近代政治活动家,收藏家
光泽县人物
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中国春秋时期军事家、政治家、哲学家
战国时期军事奇才,兵家圣手
落马官员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
越南老一辈革命家,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首任主席
中国国民党军高级将领
奥运会冠军
原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中央政治局委员
贵州省委原书记
“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好战士”荣誉称号
解放军少将、空军技术部副部长
原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云南省委原第一书记、原昆明军区第一政委
清朝末代皇帝,近现代政治人物
澳大利亚政治家
澳大利亚第17任总理、澳大利亚自由党政治家
原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
原煤炭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清末秀才。法学家
开国大校
国民党陆军中将、抗日名将
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