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刘斐章

中国革命家

刘斐章

刘斐章[公元1908年-2006年] 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人物
刘斐章,贵州兴义人,中共党员。
刘斐章,1908年生于兴义下五屯永康堡,为刘显治之子。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1931年,刘斐章随李大钊之子李葆华(化名杨震)入日本帝国大学医科。九一八事变后,在杨震安排下,参加反日活动。1931年底,回国参加蔡元培、宋庆龄发起的反帝大同盟,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北平的外围组织,在这个组织里,他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3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北平东区区委书记,次年参加中国械翼戏剧家联盟,长期从事戏剧活动,曾任抗敌演剧六队队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政治部直属抗日演剧队八队队长,在湖南等地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在周恩来、叶剑英等同志领导下工作。抗战胜利后,奉周恩来同志的指示,留在国统区从事戏剧演出。建国后,历任湖南省文化局副局长,中国剧协第三届常务理事、第四届理事、湖南分会副主席,“文革”受到迫害。
1979年平反,刘斐章恢复党籍,参加革命从1932年算起,享受“老红军”(副部级)待遇。
刘斐章(1908年—2006年),男,汉族,贵州兴义人,是一位经历丰富、为革命和文化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以下是他的生平介绍:

家庭背景与早年经历
刘斐章出生在兴义下五屯永康堡的一个显赫家庭,是刘氏家族昌字辈中排行二十,名橘昌,字斐章。他的伯祖父曾当过贵州的督军兼省长,是个军阀,祖父为贵州派驻北京的国会议员。1914年,6岁的刘斐章跟随赴昆明任云南省政务厅厅长的父亲到昆明读小学,1917年又随父亲到北京,居住在莲花寺。由于父亲的身份,少年刘斐章经常能见到梁启超、姚华等名人,深受新文化运动的熏陶。

1926年,刘斐章就读于北京地安门的河北省第十七中学。1929年,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清华大学。1930年暑假,刘斐章通过高中同学郭家庵认识了从日本回国休假的杨震,即李大钊烈士的儿子李葆华。李葆华劝刘斐章留学日本,称在日本阅读进步书籍比较自由。于是,刘斐章通过在日本担任留学生监督的堂兄刘刚吾转入东京帝国大学。

留学日本与早期革命活动
在日本,刘斐章受李葆华影响,积极参加各种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他和同学一起到中国公使馆请愿,质问中国公使为何不抵抗、不向日本政府抗议,并高喊“下旗归国”“对日绝交”“对日宣战”等口号。1931年底,刘斐章与李葆华等回到北平。回国后,刘斐章由李葆华介绍,加入由宋庆龄、蔡元培发动,中国共产党大力支持的“反帝同盟”,并被编入“反帝第十八支部”从事革命活动,先后担任支部书记。1932年初,刘斐章加入中共的外围组织“左联”,还与同窗好友组建“阿莽”剧社,宣传革命。

1932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刘斐章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这次活动对外影响很大,首次喊出“打倒国民党”的口号。活动后,刘斐章通过组织考验,不久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完成了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到无产阶级战士的转变。此后,他受到组织重用,先后担任北平市东城区区委书记、河北省反帝同盟党团书记、组织部长等职。

被捕与继续革命
1933年7月,刘斐章在参加北平市东城区区委会时不幸被捕。后因时任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的何应钦出面干预,称刘斐章是其老家的堂弟,让他回贵州,刘斐章才侥幸获释。1934年,刘斐章前往上海继续求学,同时在地下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左翼剧联的活动,担任“艺术供应社”副经理,发动工厂、学校开展进步戏剧活动。1936年,他与金山等组织了“四十年代剧社”,在南京首演夏衍剧作《赛金花》。

抗日战争时期的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便于在“国统区”工作,刘斐章隐瞒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担任抗日演剧队的队长。他率领的演剧队编排演出了《保卫卢沟桥》《洪波曲》《保卫大湖南》等许多大型话剧,转战苏、皖、鄂、湘、川五省30余个城市,演出520多场,极大地鼓舞了观众的抗日热情,为号召群众抗日起到了重要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及回乡探亲
解放战争时期,刘斐章继续利用演剧等形式进行革命宣传活动。1944年,刘斐章回到兴义永康堡老家看望母亲吕氏。当时家乡青黄不接,农民断粮,他主动到家族中挨家挨户动员捐米捐粮,又动员侄儿侄女集中发放粮食救济百姓,此举让刘氏家族在兴义深得民心,也对其后辈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刘斐章一直致力于文化战线工作。他先后在湖南省文化局担任文工团团长、艺术科科长、文化局副局长、文化厅顾问等职务。同时,他还是湖南省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第四、五届省政协常委兼文化组长,全国第一、四次文代会代表。在此期间,刘斐章为湖南省的文化工作,特别是戏剧工作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许多有益的贡献。例如,1952年10月,由衡阳湘剧表演大师谭保成主演的《醉打山门》在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中荣获优秀剧目奖和一等演员奖,这背后也离不开刘斐章等文化工作者的努力。

晚年生活与遗产捐赠
晚年的刘斐章视力严重下降,但在妻子郑驰的帮助下,仍完成了近30万字的《岁月》一书,为研究刘氏家族提供了珍贵史料。刘斐章一生为官清廉,心系家乡发展。他特立遗嘱,委托家人在自己过世后,把生前唯一的住房变卖后捐赠给家乡的希望工程,支援家乡办学。2010年,刘斐章的夫人郑驰、儿子刘杰英在湖南省文化厅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向贵州省兴义市新屯学校捐款30万元用于修建综合教学大楼,向刘氏庄园陈列馆捐款2万元,实现了刘斐章的生前遗愿。2006年1月4日,刘斐章逝世,享年98岁。他在临终前对子女写下了“爱我中华”四个字,展现了他一生的爱国情怀。

刘斐章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和奉献精神的一生。他从一个出身显赫的青年,成长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和优秀的文化工作者,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被铭记和传颂。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25 14:10
上一篇:牧之下一篇:王伯群
中国科学院院士
画家
青海省委原书记
革命烈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开国大校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歌女、京剧旦角
植物病理学家
开国大校
开国少将
中国作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落马官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西汉第三位皇帝
贵州省委原书记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委书记,区政府党组书记、区长,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
原河北省省委第一书记
河南省委书记
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
原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
杰出的人民教育家
东源人物
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原副馆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原东北局书记处书记
实业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
澳大利亚第17任总理、澳大利亚自由党政治家
澳大利亚议会原纪录部长
开国少将
开国上将
原煤炭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革命烈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
原国民党陆军中将
奥运会冠军
黄埔军校一期学员
民国将领、中国近代革命家
中国革命先驱、爱国教育家
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
陆军中将、贵州游击军总司令
贵州原省长、川滇黔三省护国联军副总司令
南京国民政府军政要人
中国革命家
云南省军区原政治委员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