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耀琼 四川阿坝州汶川县人物 雷耀琼(笔名雷子),羌族,1970年生于四川省汶川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业余从事文学创作三十余年。其创作涵盖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体裁,出版诗集《雪灼》《逆时光》及散文集《天真的梦与羌野的歌》,2008年以诗集《雪灼》获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2021年起担任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长期致力于以文学展现羌族历史文化,作品被译为多国语言。 成长与教育背景 雷耀琼在汶川县的羌族文化氛围中成长,自幼受到羌族独特的历史、传说、民俗等文化元素的熏陶,这为她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她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在大学期间,雷耀琼广泛涉猎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和素养,也进一步激发了她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职业生涯与文学成就 工作经历:1989年起,雷耀琼担任四川阿坝州茂县财政局科员,在财政工作岗位上,她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为当地的财政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同时,她还积极参与当地的文化建设工作,担任四川省茂县文联、作协主席,县羌族文学社秘书长等职务,致力于推动茂县的文学事业发展,为当地文学爱好者搭建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创作历程与作品:雷耀琼坚持业余创作三十余年,笔耕不辍,在文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的作品体裁丰富,涵盖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有五十余万字的作品见诸各级报刊文学杂志。2009年,她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了一名备受认可的作家。 诗集:著有诗集《雪灼》《逆时光》。《雪灼》这部诗集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羌族的生活场景、民族精神以及对自然、生命的独特感悟。诗集荣获了2008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这是对她诗歌创作的高度肯定和赞誉。《逆时光》则在延续其独特风格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时间与空间、记忆与现实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不断创新和突破。 散文集:出版有散文集《天真的梦与羌野的歌》,在这部作品中,雷耀琼以平实而深情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生活中点滴美好的感悟,让读者感受到了羌族人民的质朴与善良,以及羌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独特魅力。 其他作品:她还主编了报告文学《叶茂长春》,特邀编辑民族文化集成《牛尾羌》,为传承和弘扬羌族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品风格与影响:雷耀琼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她善于将羌族的传统文化、神话传说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用诗歌和散文等形式展现羌族人民的精神世界和生活变迁。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对民族文化的自豪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她的作品也为外界了解羌族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口,让更多的人认识和关注到羌族这一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在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获奖经历:除了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外,雷耀琼的作品还多次在各类文学赛事中获奖。1998年,她获得阿坝州首届电信杯文学大赛诗歌一等奖;2003年,获得四川省首届冰雪瀑节文学大赛诗歌一等奖、阿坝州首届金叶杯文学大赛诗歌二等奖。这些奖项不仅是对她个人文学才华的认可,也是对她多年来坚持文学创作、传承民族文化的鼓励和支持。 社会贡献与文化传承 雷耀琼在文学创作之余,还积极参与社会文化活动,致力于羌族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作为茂县文联、作协主席,她组织了许多文学讲座、创作培训和文化交流活动,培养了一批当地的文学新人,为茂县的文学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她还通过自己的作品和讲座,向外界介绍羌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提高了羌族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她的努力下,茂县的文学氛围日益浓厚,羌族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个人荣誉与社会地位 雷耀琼在文学领域和社会文化界的杰出表现,为她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她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作协副主席。她还曾参加鲁迅文学院第22期学员班和鲁迅文学院高级研修班37期,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创作水平。她的作品被译成英文、日文、朝鲜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等多种语言,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和交流。 雷耀琼是一位在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领域都有着卓越成就的羌族作家。她用自己的文字描绘了羌族的历史与现实,展现了羌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她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推动着羌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位值得尊敬和学习的文化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