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 四川阿坝州理县人物 王荣,又名索朗仁称,1956 年出生于四川阿坝州理县,在其丰富而多彩的人生历程中,于文学创作、工作岗位等多方面均留下了深刻且独特的印记。 理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缘,这里山川壮丽,民俗文化底蕴深厚,滔滔的杂谷脑河奔腾不息,滋养着这片土地。王荣便在这样充满魅力的环境中成长,家乡的山水风光、民俗风情,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埋下了灵感的种子。藏族文化中那些神秘而动人的传说、质朴的生活气息,自幼便深深扎根在他的心中。 在成长过程中,王荣历经了不同的工作岗位,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他早年曾是四川理县养路队、县硅瓦厂、县良种繁殖场的一名普通工人。在这些艰苦的工作环境中,他与基层群众紧密相连,深刻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与坚韧。这段经历,让他对生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也为他的文学创作积累了大量真实且生动的素材。之后,王荣进入理县地方志办公室担任办事员,在这一岗位上,他得以深入接触理县的历史文化,沉浸于地方历史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中,对家乡的过去有了系统而全面的了解,进一步丰富了他的文化底蕴。 工作之余,王荣对文学的热爱愈发炽热,文学创作成为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开始尝试创作各种体裁的作品,1980 年起,他创作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各类刊物上发表,累计创作字数多达三百多万字。他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散文、随笔等多种形式,题材广泛,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聚焦于他所熟悉的家乡理县以及整个阿坝地区。在他的笔下,杂谷脑河畔的风土人情、藏族同胞的生活百态、历史与现实的交织碰撞,都被细腻而生动地展现出来。例如在小说创作中,他善于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的命运起伏来反映时代的变迁。像在一些以理县为背景的小说里,他描绘了当地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生活困难时所展现出的顽强抗争精神,以及在时代发展浪潮中,传统与现代思想的交融与冲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更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 1997 年,王荣的工作迎来了新的变动,他成为了四川成都市交警支队宣传处的一名民警。在这个岗位上,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才能与宣传能力,积极投身于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他通过撰写宣传稿件、策划宣传活动等方式,努力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同时,他也将自己在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入到文学创作中,创作出了一些与交通安全、城市生活相关的作品,为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元素。 王荣在文学领域的努力与才华得到了广泛认可,他成为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这是对他在文学创作方面成就的高度肯定。同时,他还是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在巴金文学院的平台上,他得以与更多优秀的作家交流切磋,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此外,他曾担任阿坝州文学期刊《草地》杂志编辑,以及阿坝州公安局内刊《阿坝公安》主编。在担任编辑和主编期间,他积极挖掘和培养当地的文学人才,为阿坝地区文学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精心审阅每一篇来稿,为年轻作者提供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使得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得以在刊物上发表,推动了当地文学创作氛围的日益浓厚。 2012 年,王荣推出了自己的专著《甘寨故事》。这部作品以杂谷脑河畔为故事发生地,杂谷脑河作为岷江的重要支流,见证了理县千年的历史变迁。书中的故事围绕着保州县(以理县为原型创作)展开,这里有一座建于唐贞观时期的筹边楼,为故事增添了浓厚的历史底蕴。故事中,一方是僧兵,另一方是长途跋涉的正规军队,军队误杀了一位在喇嘛寺出家、备受民众尊敬的前南京卫戍司令,由此引发了激烈的冲突。书中还细腻地讲述了喇嘛寺和老活佛俄他阿旺、德松、塔尔平、吉桑、严木初等人物的故事。王荣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将读者带入了那个充满神秘色彩与矛盾冲突的世界,展现了当地复杂的社会关系、民族文化以及人们在困境中的挣扎与抉择。这部作品出版后,受到了读者和文学界的广泛关注,进一步奠定了他在文学创作领域的地位。 除了文学创作,王荣在生活中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他热心于促进不同地区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2016 年,在他的牵线搭桥下,遂宁市大英县天保小学与阿坝州理县杂谷脑小学开展了一系列交流活动。在他的陪同下,杂谷脑小学的语文教师代表观摩了大英县天保片区语文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之后,杂谷脑小学一行还参观了天保小学的少年宫、多功能活动室等场所。此次交流活动促进了两校教学资源的共享,也让两校师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在理县当地的水电事业发展中,王荣也曾贡献过自己的力量。在理县毕棚沟二级电站,他曾担任发电部主任,负责电站的日常发电工作管理,为保障当地电力供应、推动水电事业发展付出了努力。在任职期间,他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协调解决发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王荣在旅游领域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他是圈内有名的 “金牌导游”,2015 年入选国家旅游局公布的 “中国好导游” 名单,2017 年入选国家旅游局年度万名旅游英才计划技术技能人才 “金牌导游” 培养项目,2022 年入选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导。早期,他从事地接导游工作,热情地接待来自各地的游客,向他们介绍家乡的美景与文化。随着经验的积累,他转型成为境外领队,开启了更为广阔的旅游从业生涯。一年之中,他有超过 280 天都在境外带领旅行团,足迹遍布五大洲,去过南北极以及 100 多个国家。在带团过程中,他不仅为游客提供专业的导游服务,还积极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例如,在带团前往南极时,他在朋友圈分享旅行中的点滴,让更多人了解到南极的壮美风光以及旅行中的有趣故事。然而,疫情的爆发给旅游行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出境游陷入停滞。但王荣并未因此而消沉,他积极寻找新的出路,参与 “金牌线上导游” 项目,通过图文、音频、视频、VR 等多种形式,带领大家 “云游四川”,为提振旅游行业士气贡献力量。他还给景区做旅游规划、开展导游培训,为行业培养新的人才,希望借此为旅游行业留住人气,助力行业复苏。 王荣,这位从理县走出来的多面人才,无论是在文学创作领域,用文字描绘家乡的美好与变迁;还是在工作岗位上,为当地水电事业发展、交通安全宣传尽心尽力;亦或是在旅游行业,作为导游带领游客领略世界风光,促进文化交流,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与热情。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多样,为家乡理县以及更广阔的领域带来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了理县的一张独特名片,激励着更多人在不同的领域发光发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