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王迎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迎军
王迎军[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像 河北保定市唐县人物
王迎军,女,1954年7月31日出生,河北唐县人,中共党员,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王迎军,1954年7月31日出生于河北唐县,是中国著名的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中国生物材料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以下是她的生平介绍:

教育背景
本科:1975年至1978年,在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学习,获得学士学位。当时的学习条件较为艰苦,但王迎军凭借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坚韧的毅力,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日后的科研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硕士:1978年至1981年,继续在华南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深造,获得硕士学位。在硕士学习阶段,她开始接触到生物材料领域的前沿研究,展现出了在科研方面的天赋和潜力,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博士:1994年至1997年,王迎军在华南理工大学攻读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期间,她专注于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深入探索生物材料与人体组织相互作用的机理,为其后来在该领域的创新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职业发展
高校任教与科研起步:1984年至1989年,王迎军在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担任讲师。在此期间,她一边承担教学任务,一边开展生物材料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逐渐在生物材料领域崭露头角。1989年至1998年,晋升为副教授,在教学和科研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的研究成果。1998年,王迎军成为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正式开启了她在生物材料领域的卓越科研生涯。
海外深造与学术交流:1993年1月至1993年7月,担任日本姬路工业大学客座教授,1998年10月至1999年5月,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在海外交流期间,她接触到了国际上最前沿的生物材料研究成果和技术,拓宽了学术视野,同时也与国际知名学者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为日后推动中国生物材料领域的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
科研与管理并行:2003年至2007年,担任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2007年至2011年,担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2011年至2018年,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在担任学校领导职务期间,王迎军在管理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推动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同时,她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科研工作,坚持在生物材料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实现了科研与管理工作的双丰收。2009年,担任华南理工大学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10年11月至2018年,兼任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带领团队在生物材料的工程化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科研成就
理论创新:王迎军长期从事生物材料基础研究与工程化工作,在骨、齿科材料、血液净化材料及眼科材料等研究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她提出骨再生修复材料类骨仿生构建创新理念,建立“生物应答”理论雏形,后进一步发展为“生物适配”理论,扩展了新型生物材料研究理论体系,为新一代生物材料的研究、设计和产业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技术发明:发明骨再生修复材料仿生构建系列技术,实现了工程化应用。该技术解决了生物活性类骨材料晶型及纳米尺度分布的精确控制、不同级孔空间分布控制和一体化制备等技术难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该技术指导下研发成功的大缺损骨再生修复产品转化应用于国内外临床,解决了承重骨大缺损再生修复的国际难题,避免了大量病患的截肢,保住了肢体,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此外,她发明的个性化精准修复成套技术,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等先进技术,应用于临床可降低手术难度,提高修复精准度,使很多复杂难治病症得到治疗,提高了病患的生活质量。
科研成果转化:王迎军长期致力于生物材料工程化和成果转化工作,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人体组织功能重建产学研联盟和协同创新中心,畅通了高端成果产业化渠道。成果转化企业获得国家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20个,欧盟CE证3个,产品在临床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高端产品的国有化程度,促进了临床手术的进步,推动了我国和广东省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

学术贡献
论文与专著:在Biomater.、Adv. Mater.等杂志发表SCI论文350余篇,出版专著与丛书5部/系列。她的研究成果被Nature Materials、Chemical Reviews、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顶尖期刊引用和高度评价,在国际生物材料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学术组织任职:担任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长等重要学术职务,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生物材料领域的一级学会。通过这些学术组织,她积极组织和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推动了中国生物材料领域的学术发展和国际合作。

人才培养
王迎军治学严谨、学风正派,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和青年教师的自主创新能力。截至2011年12月,她培养博士研究生46名,硕士研究生43名。在担任校长期间,她也坚持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她的“校长第一课”是华工思政课的品牌。她用爱与智慧关心、培养学生,鼓励他们追逐“中国梦”,被学生们评为“我心中最喜爱的导师”。

荣誉与奖项
王迎军先后获得了众多荣誉与奖项,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等各类奖励20余项。此外,还被授予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院“Fellow”终身荣誉称号、“中国陶瓷科学与发展终身成就奖”、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2015年,她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对她在生物材料领域卓越成就的高度认可。

王迎军从一个普通的科研工作者成长为中国生物材料领域的领军人物,她的一生都在为推动中国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而努力奋斗。她的科研成果不仅在学术上具有重要意义,更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她在高校管理和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中国生物材料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是一位值得尊敬和学习的杰出科学家和教育家。
上一篇:王仲奇下一篇:师昌绪
中国第二大姓氏
开国少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国务院原副总理
湖北省委书记
纵横家
西汉改革家、政治家、新朝皇帝
香港声名赫赫的导演、编剧、制片人
落马官员
开国上将
文化领域的开拓者
战国时期秦国将领、军事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易学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贵州省委原书记
中央统战部部长
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何鸿燊的三太太
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董事长
香港航商总会总顾问
落马官员
第十九届中央委员
交通运输部原党组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开国少将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