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郝象吾

公元1899年-1952年

郝象吾公元1899年-1952年 河南焦作市武陟人物

郝象吾(1899~1952),原名郝坤巽,字象吾,留学美国曾用名K、S、Hr,武陟县南东陶村人。复旦大学教授、著名生物学家。

郝出生在农民家庭,幼年曾读私塾,辛亥革命后到县城上小学堂,后赴省城开封考入留学欧美预备学校。1917年被选送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留学,攻读6年,获遗传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在河南中州大学任教授。1926年任南京东南大学教授。1927年在河南中州大学理学院任教授兼理学院院长,后任河南大学教授兼农学院院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郝随河南大学先后搬迁到信阳鸡公山、镇平和嵩县等地,继续从事遗传学和植物生物学教学,并担任河南大学教务长。1944年春,日军进攻中原,郝又随河南大学,辗转于伏牛山区卢氏、内乡等县,最后到达淅川。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因陋就简坚持开学上课,他对遗传学的研究也从未中断。1945年春,日军再次进攻,学校迁到陕西宝鸡,条件更为艰苦,但在他主持下,学校教学活动仍然继续不辍。8年抗日战争,在到处颠沛流离的情况下,他除搞好教学行政工作外,对于遗传学研究工作没有停止过。遗传学研究实验用的一种昆虫——果蝇,需要保持一定温度才能生存。为了能够及时供给实验需要他把果蝇装在盒里,带在身上,用自己的体温维持果蝇的生命。保证了实验研究的连续进行。

1945年抗战胜利后,河南大学迁回开封,郝继续担任教务长,同时致力于《演化与优生》专著的写作,以生物进化的观点研究人类优生的必要,对优生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1949年,郝到复旦大学生物系任教授,他为了学习和了解米丘林学派的遗传学,虽年过五旬,仍努力学习俄语,在原来精通英、德、法三种外文的基础上,仅以一年时间,就能阅读俄文专业书籍。

郝象吾是我国遗传学界最早的几位学者之一,是孟德尔、莫尔根学派理论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他从事教学工作近三十年,把全部心血奉献给教学科研工作,为我国培养了一批生物和农学人材,发表了《相关变异与植物育种》、《心性遗传之证据》等数篇论文,除自然科学外,他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也有一定的造诣。

1952年,正当他在遗传学方面作出更多贡献的时候,因高血压引起脑溢血症在上海逝世,终年53岁。

  相关院校:

复旦大学河南农业大学

  同年(公元1899年)出生的名人:张文通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张文通下一篇:申胡长
辽宁省省委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民国初年著名武术家
西北民族大学社会学学院院长
原北京大学党委书记
准格尔旗公安局局长
古典文学研究家
因反革命罪行被依法惩处
江西赣南军分区参谋长
中国著名教育家
副兵团职离休干部、原国防科工委司令部顾问
仙医同颂
公元1909年-1953年
河南焦作市武陟人物
公元1914年-1951年
河南焦作市武陟人物
公元1898年-1985年
河南焦作市武陟人物
公元1922年-1985年
河南焦作市武陟人物
公元1896年-1984年
河南焦作市武陟人物
公元1911年-1954年
河南焦作市武陟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