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崔蔚林

清公元1634年-1687年

崔蔚林清公元1634年-1687年 河北雄安新区安新人物

崔蔚林(1634~1687)字夏章,号定斋,又号玉阶。新安(今安新)人。其父崔九围为清初大儒孙奇逢弟子。崔蔚林少时即喜好读书,学习勤奋。顺治十五年(1658)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受学者熊赐履影响,开始钻研宋明诸儒学说。寻升弘文院侍读,晋侍读学士。不久,又转翰林院侍读学士。康熙初年(1662),迁侍讲学士。后回乡省亲,曾与新安学者杜越论学,杜越赞其辨学“猛勇深细”。假满回京后,更一心研究诸经,尤潜心于《易》学。

康熙六年(1667),他前往河南辉县夏峰村从孙奇逢求学问。孙奇逢认为,王阳明学说与程朱理学可"相济为用",两派学说相互并不牴牾,如果存一说废一说,“是有春夏而无秋冬矣”。孙奇逢兼采陆王程朱之说对崔蔚林影响很大。崔蔚林在苏门夏峰居留期间,除与奇逢论学外,还遍游山川景物,自谓有“春风舞雩之乐。”后回乡养病,更是潜心研究《易经》,并颇有所得,认为太极图说是“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病愈后,崔蔚林返京补原官,并奉诏撰《易经讲义》。从此,除入朝外,即闭门谢客,殚思竭虑,对《易经》中的一卦之大旨,爻、象之细微道理,无不反复推求。康熙皇帝对崔蔚林的学识和为人颇为赏识,先后赠以貂裘、文绮、珍果诸物。崔蔚林认为学有三关,即“义利”、“毁誉”、“死生”,晚年又认为,其实只“义利”二字就足够了。

一日入朝值班,忽患中风,手脚俱瘫,三日后方能说话,于是要求退休。回乡后病中仍好学不断。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三日(1688年1月25日)病卒。著有《四书讲义》、《易经讲义》、《解易》等书。

来源: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

  同年(公元1634年)出生的名人:王士

  • 崔子范 (1915~2011) 国画大师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 上一篇:邵锡下一篇:杨化昭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特别行政区第三、四任行政长官
    刚正谏臣
    中国内地男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辛亥革命的坚强志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画大师
    张门三才子之一山西省蒲县知县兼理大宁县事
    大堡头道岗子模范学校校长
    革命烈士
    中国内地女演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开国大校
    上校军衔
    民国初年著名武术家
    清朝兵部尚书
    山东副都御史
    河北雄安新区安新人物
    公元1923年-1972年
    河北雄安新区安新人物
    公元1864年-1939年
    河北雄安新区安新人物
    公元1912年-1940年
    河北雄安新区安新人物
    公元1909年-1941年
    河北雄安新区安新人物
    公元1897年-1981年
    河北雄安新区安新人物
    公元1879年-1953年
    河北雄安新区安新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