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涛[细胞生物物理学家]+像 湖北宜昌市西陵区人物 徐涛,1970年8月出生于湖北宜昌,细胞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副校长,广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农工民主党十七届中央副主席, 广州市科协主席。 徐涛是一位杰出的细胞生物物理学家,1970年8月出生于湖北宜昌西陵区。他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为我国生物物理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求学之路 徐涛1988年高中毕业于宜昌市第一中学。同年,他考入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系学习,凭借扎实的学习能力和对科学的热爱,于1992年获得学士学位。随后,他继续在华中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博连读,并于1996年获得博士学位。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学习经历,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也培养了他对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浓厚兴趣。 1996年,徐涛前往德国马克思 - 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德国期间,他接触到了国际前沿的科研理念和技术,拓宽了学术视野,科研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1999年,他转至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理与生物物理系担任Senior Fellow,进一步深入探索生物物理领域的奥秘,在国际顶尖科研环境中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 科研生涯 2000年,徐涛回到国内,担任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在此期间,他展现出了卓越的科研才华和领导能力,迅速建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细胞膜转运和胞吐的研究基地。他搭建的细胞膜电容检测技术平台、光解钙离子释放技术、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技术平台等都处于领先水平。 2003年,由于突出的科研成就,徐涛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聘为研究员,入选“百人计划”,并兼任该所副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实验室副主任。他凝聚了一支创新能力强、勤奋敬业、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相继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以及科技部973等多项项目。 2007年至2017年,徐涛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在这十年间,他致力于推动研究所的发展,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成果产出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将生物物理研究所带上了新的发展高度。2017年,他出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在负责学校相关管理工作的同时,依然坚守科研一线,为培养更多优秀科研人才贡献力量。 2018年起,徐涛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带领团队在生物大分子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同年,他还兼任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积极推动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的发展。2019年,他担任生物岛实验室(原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主任,进一步拓展了科研领域和影响力。2021年,他又兼任广州实验室副主任,继续为我国科研事业奔波操劳。 科研成就 徐涛主要从事胰岛β细胞功能和细胞生物物理技术的研究,在细胞囊泡分泌调控的分子机制、GLUT4储存囊泡转运及其调控机制、超分辨多模态细胞成像等方向取得了突出成绩。 他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系统地开展了神经和内分泌细胞信号转导及囊泡分泌的分子机制研究。细胞内囊泡的分泌活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对于理解神经递质释放、激素分泌和免疫防卫等生理活动的机理和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徐涛阐明了不同动力学分泌过程所对应的分子状态,揭示了分泌相关蛋白在囊泡分泌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出了SNARE蛋白的作用模型。他还证明了一条新的调控分泌的途径,提出囊泡分泌的钙离子敏感性能被蛋白磷酸化所调控,相关研究成果被特约评论文章评为“fascinating novel finding(新奇的发现)”。 此外,他首次报道了在自然杀伤细胞(NK)上一种快速生成分泌型溶酶体的现象,这是第一篇在NK细胞上研究分泌特性的工作,对于理解NK细胞产生杀伤的信号转导和溶酶体的生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他在囊泡分泌研究的方法学上也有重要贡献,发展了活细胞中亚细胞结构的动态三维跟踪技术,为深入阐明分泌囊泡转运过程中涉及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技术基础。 徐涛在国际学术界影响力显著,他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在《细胞》《自然细胞生物学》《自然神经科学》《欧洲分子生物学杂志》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了40余篇论文,多次获得特约评论文章,被他人引用七百多次。 荣誉与奖励 徐涛凭借其卓越的科研成就和对科研事业的贡献,荣获了众多荣誉和奖励。2003年,他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获得第十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07年,成为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青年会士;200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2年,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同年还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这不仅是对他科研成果的认可,也是对他教书育人工作的肯定。2015年,他获得第八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创新奖。2020年,他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并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彰显了他在我国科研领域的重要地位和突出贡献。 社会任职与贡献 徐涛担任了多个重要的社会和学术职务,积极参与推动我国生物物理学科的发展和学术交流。他是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十七届中央副主席,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他还曾担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膜与细胞专业委员会主任、《科学通报》特邀编辑等职务。 在他的领导和推动下,我国生物物理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提升,他通过组织学术会议、开展国际合作等方式,为国内科研人员搭建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同时,作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等,他重视科研人才的培养,言传身教,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为我国生物物理领域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为学科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徐涛从宜昌走向世界,又回到国内为祖国科研事业拼搏,他以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才华,在细胞生物物理领域书写了辉煌的篇章,是宜昌的骄傲,也是我国生物物理学界的杰出代表,他的科研精神和成就将激励着更多后来者投身科学研究,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