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黄新廷

开国中将

黄新廷

黄新廷[公元1913年-200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像 湖北荆州洪湖人物
黄新廷(1913年10月4日-2006年5月12日),曾用名黄新亭,湖北省沔阳县黄家口镇宋家墩(今属洪湖市)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黄新廷:从洪湖赤子到开国中将的戎马人生

黄新廷(1913年—2006年),湖北荆州洪湖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一位从洪湖苏区走出的铁血战将,在革命战争年代屡建奇功,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一生,是中国革命军人忠诚、勇敢与智慧的生动写照。

一、洪湖赤子:烽火中觉醒的少年
1913年10月,黄新廷出生于湖北省沔阳县(今属洪湖市)一个贫苦渔民家庭。洪湖地区水网密布,土地贫瘠,渔民世代受地主与渔霸的双重压迫,生活苦不堪言。黄新廷自幼随父亲在湖上漂泊,练就了一身好水性,也目睹了底层百姓的苦难与反抗精神。

1927年,大革命风暴席卷洪湖,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年仅14岁的黄新廷受进步思想感召,加入了当地的儿童团,参与站岗放哨、传递情报。1929年,他目睹红军在洪湖地区打土豪、分田地,深受触动,毅然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成为红六军的一名战士。此时的他虽年仅16岁,却已立下“为穷人打天下”的誓言。

在红军队伍中,黄新廷作战勇猛,且头脑灵活。因熟悉洪湖水域地形,他多次在游击战中引导部队穿插迂回,屡立战功,很快从战士晋升为班长、排长。1931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培养下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革命军人。

二、长征洗礼:铁血铸就的战将
1934年,红二、红六军团(后合编为红二方面军)开始长征。黄新廷时任红二军团第四师十二团营长,率部担负前卫或后卫任务,经历了无数恶战。

在突破澧水、沅江防线时,他带领全营官兵趁夜强渡,冒着敌人的炮火搭建浮桥,为大部队开辟通道。激战中,他左臂中弹,仍坚持指挥,直至部队全部过河。1935年,在翻越玉龙雪山时,他主动将战马让给伤员,自己拄着拐杖带领战士攀爬,不少战士因缺氧倒下,他却凭着洪湖儿女特有的韧劲,率先登上山顶,为后续部队探出安全路线。

过草地时,粮食断绝,黄新廷与战士们同吃草根、煮皮带。一次,他发现一名小战士因饥饿昏迷,立即将自己仅存的半块青稞饼喂给对方,自己则靠喝野菜汤维持体力。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让他在部队中赢得了极高威信。

长征途中,黄新廷参与大小战斗数十次,从营长升任团长,逐渐形成了“勇猛果敢、灵活机动”的作战风格。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他因长征中的突出表现,受到贺龙、任弼时等首长的表扬。

三、抗日烽火:冀中大地的“旋风司令”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二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二〇师,黄新廷任三五八旅七一六团团长。1937年9月,他率部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参与创建晋绥抗日根据地。

1938年,为牵制日军兵力,配合正面战场,黄新廷奉命率七一六团深入冀中地区。他结合洪湖游击战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平原游击战:组织“雁翎队”式的敌后武工队,破坏日军交通线;利用青纱帐、地道进行伏击,先后取得“黑马张庄伏击战”“齐会战斗”等胜利。其中,在“齐会战斗”中,他率部包围日军吉田大队,激战三昼夜,歼敌3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被当地百姓称为“旋风司令”。

1940年,百团大战爆发,黄新廷任三五八旅副旅长,参与破袭同蒲铁路的战斗。他指挥部队炸毁桥梁10余座,摧毁日军据点20余个,有力打击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战斗中,他提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的战术,灵活应对日军的“扫荡”,多次粉碎敌人的合围。

1942年,日军对晋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黄新廷率部在陈家峪设伏,利用地形优势歼灭日军一个中队,缴获山炮1门,创造了晋绥根据地伏击战的经典战例。他还注重发动群众,组织抗日自卫队,形成“全民抗战”的局面,使晋绥根据地在日军的封锁下不断巩固。

四、解放战场:从西北到西南的辉煌征程
解放战争时期,黄新廷历任晋绥野战军三五八旅旅长、第一野战军第一军一师师长、第三军军长等职,跟随彭德怀、贺龙转战西北、西南,参与了一系列决定性战役。

1947年,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战役中,黄新廷率三五八旅担负“诱敌深入”任务,他以小股部队牵制国民党军主力,配合兄弟部队围歼敌人,三战三捷,稳定了陕北战局。在沙家店战役中,他率部强攻敌整编三十六师阵地,激战一天一夜,撕开突破口,为歼灭该师立下头功,受到彭德怀的亲笔嘉奖。

1948年,在宜川战役中,黄新廷任攻城总指挥。他采用“围点打援”战术,先以一部包围宜川城,引诱国民党军刘戡部来援,再集中主力在瓦子街设伏。战斗中,他身先士卒,率部攻占瓦子街制高点,切断敌军退路,最终歼灭国民党军2.9万余人,取得西北战场的空前胜利。

1949年,第一野战军进军大西北,黄新廷任第三军军长,参与解放兰州、西宁等战役。在兰州战役中,他率部主攻沈家岭阵地,该阵地是马步芳部队的核心防线,地势险要,防御坚固。他组织“爆破突击队”,在炮火掩护下连续冲锋,激战两日攻克阵地,打开了兰州城的西南门户。随后,他又率部追击残敌,解放青海,为大西北的解放画上了句号。

1950年,黄新廷奉命进军新疆,参与平定叛乱、建立地方政权。他采取“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相结合”的策略,迅速稳定了局势,并组织部队开展生产建设,为新疆的稳定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国防建设:装甲兵事业的开拓者
新中国成立后,黄新廷投身国防现代化建设。1952年,他奉命赴苏联伏罗希洛夫军事学院学习,系统钻研装甲兵战术与指挥。1955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国,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副司令员,协助许光达大将推动装甲兵建设。

在装甲兵部队,黄新廷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出“机械化与信息化并重”的发展思路。他主持制定了装甲兵训练大纲,建立了多所装甲兵院校,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同时,他推动装甲兵装备国产化,参与了国产第一代主战坦克的研制,为我国装甲兵从“骡马化”向“机械化”转型作出重要贡献。

1955年,黄新廷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0年,他任装甲兵司令员,提出“实战化训练”理念,组织了多次跨区合成演练,提升了装甲兵的协同作战能力。

“文革”期间,黄新廷遭受迫害,被下放到农场劳动,但他始终坚信党和人民,保持着革命军人的气节。1975年恢复工作后,他任成都军区司令员,致力于部队整顿与边防建设,稳定了西南边疆局势。

六、晚节弥坚:赤子之心映洪湖
1982年,黄新廷退居二线,但仍关心国防事业和家乡建设。他多次回到洪湖,走访老区群众,推动当地脱贫致富。看到洪湖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他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呼吁“保护洪湖湿地”,为今日洪湖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贡献了力量。

晚年的黄新廷潜心撰写回忆录,将自己的作战经验与革命历程整理成书,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生活简朴,始终保持着“洪湖渔民”的本色,家中陈设简单,唯一的奢侈品是一台老旧的收音机,用于收听新闻和军乐。

2006年5月12日,黄新廷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遵照他的遗愿,骨灰一部分撒入洪湖,一部分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他的一生,正如他生前常说的:“我是洪湖的儿子,生为革命战,死为洪湖魂。”

结语
黄新廷的一生,是中国革命军人的缩影。从洪湖少年到开国中将,他用忠诚与热血书写了传奇;从战场战将到国防重臣,他以智慧与担当推动了军队现代化。他的“勇猛果敢、爱民如亲、淡泊名利”的精神,如同洪湖的波涛,永远激荡在人民心中。他是荆州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23 17:58
上一篇:顿星云下一篇:王尚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学贯中西的一代大家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浙江省委原书记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河北省委原书记
物理学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中共中央委员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开国少将
画家
青海省委原书记
革命烈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开国大校
中国歌女、京剧旦角
植物病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作家
开国大校
吉林省委书记
南宋学者,朱熹理学的继承人
革命烈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国务院原副总理
大中华国际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
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实干家
开国少将
落马官员
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经济学家,教育家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原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少将
开国中将
开国少将
著名金石学家、文字学家、书法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