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顿星云

开国中将

顿星云

顿星云[公元1912年-198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像 湖北荆州石首人物
顿星云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原名顿星银。1912年2月8日生于湖北省石首县(今为市)邹陀乡弓扒丈村。1930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红3军任连长,参加洪湖苏区反“围剿”。1985年1月14日于北京逝世。
顿星云:从洪湖赤子到开国中将的戎马一生

顿星云(1912年—1985年),原名顿新银,湖北荆州石首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他出身贫寒,早年投身革命洪流,历经土地革命、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炮火洗礼,在骑兵作战与军事后勤领域建树卓著,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一生,是中国革命军人忠诚、勇敢与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


一、洪湖赤子:少年投身革命洪流
1912年2月,顿星云出生于湖北省石首县(今石首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清末民初的荆江流域,水患频发,苛捐杂税沉重,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顿星云自幼放牛、打短工,饱尝生活艰辛,也目睹了地主豪强对农民的压迫,心中早早埋下了反抗的种子。

1926年,北伐战争席卷湖北,石首地区的农民运动蓬勃兴起。年仅14岁的顿星云受革命思想感召,加入了当地的儿童团,参与站岗放哨、传递消息。1929年,贺龙、周逸群等领导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逐渐形成,顿星云毅然加入石首县游击队,正式踏上革命道路,时年17岁。他作战勇猛,不怕牺牲,很快从普通战士成长为班长、排长,在洪湖苏区的反“围剿”战斗中崭露头角。

1930年,顿星云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在军长旷继勋、政治委员周逸群麾下服役。他先后参加了攻克石首、监利、沔阳等战斗,在河湖港汊间灵活机动,积累了丰富的游击战经验。1931年,红6军与红2军合编为红二军团,顿星云调任红2军团第4师12团连长,随部队在湘鄂西苏区开展反“围剿”斗争。尽管苏区在国民党军的重兵围剿下屡遭重创,但他始终坚定信念,率部在洪湖周边与敌周旋,多次突破重围,展现出顽强的战斗意志。


二、长征洗礼:铁流中的骑兵骁将
1935年,为摆脱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红二、红六军团(后合编为红二方面军)开始长征。顿星云时任红二军团第6师16团营长,率部承担前卫或后卫任务,在险恶环境中屡立战功。

长征途中,部队穿越雪山草地,粮食匮乏,气候恶劣,战斗频繁。在一次突破国民党军封锁线的战斗中,顿星云率部担任突击任务,他身先士卒,手持大刀与敌肉搏,虽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战斗,最终掩护主力顺利转移。1936年,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继续北上,顿星云因作战勇猛、骑术精湛,被调任红二军团骑兵连连长。他带领骑兵连在草地边缘执行侦察、警戒任务,多次击退国民党骑兵的袭扰,为大部队开辟通道,成为红二军团中闻名的“骑兵猛将”。

抵达陕北后,顿星云进入红军大学学习,系统接受军事理论教育,军事素养得到显著提升。这段经历为他后来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指挥大部队作战奠定了基础。


三、抗日烽火:冀中平原的“骑兵旋风”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顿星云随八路军第120师开赴华北抗日前线,任第358旅715团副营长。他先后参加了雁门关伏击战、收复晋西北七城等战役,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军嚣张气焰。

1938年,第120师组建骑兵支队,顿星云调任支队参谋长,后升任支队长。他率部开赴冀中平原,利用骑兵机动性强的优势,在广袤的平原上开展游击战:时而长途奔袭,摧毁日军据点;时而破袭铁路,切断敌人补给线;时而伏击小股日军,积小胜为大胜。在冀中“反扫荡”战斗中,他创造了“诱敌深入、分割围歼”的战术,曾在一夜之间突袭3个日军据点,歼敌百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被当地群众称为“骑兵旋风”。

1940年,顿星云调任晋绥军区独立第1旅715团团长,率部参加百团大战。在破袭同蒲铁路的战斗中,他指挥部队炸毁桥梁、拆除铁轨,牵制了大量日军,有力支援了华北其他战场。抗日战争后期,他担任晋绥军区第2军分区副司令员,在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注重发动群众,组织地方武装,形成了军民联防的坚固防线,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解放战场:从西北到新疆的征战之路
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后,顿星云任晋绥野战军独立第1旅旅长,随贺龙转战西北战场。在保卫延安的战斗中,他率部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等战役中担任阻击任务,依托有利地形节节抗击国民党军胡宗南部,为西北野战军主力歼敌创造了条件。

1947年,顿星云调任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独立第4旅旅长。在沙家店战役中,他率部顽强阻击敌军援兵,确保野战军主力歼灭胡宗南精锐整编第36师,成为西北战场转折点的关键战斗之一。此后,他随部队参加宜川战役、西府陇东战役,一路西进,攻克宝鸡,解放兰州,为解放大西北立下汗马功劳。

1949年,顿星云任第一野战军第2军副军长,随王震进军新疆。进军途中,他既要指挥部队克服戈壁荒漠的恶劣自然条件,又要应对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地方武装的袭扰。他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团结新疆各族群众,顺利完成了接管迪化(今乌鲁木齐)、平定叛乱等任务,为新疆的和平解放与稳定奠定了基础。


五、国防建设:海军后勤的开拓者
新中国成立后,顿星云转入海军部队工作,开启了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1950年,他任海军快艇学校校长,致力于培养海军专业人才。他深知,建设强大的海军是保卫国家海疆的关键,而人才是基础。为此,他亲自制定教学计划,聘请苏联专家指导,结合实战需求设置课程,为海军培养了第一批快艇部队指挥员和技术骨干。

1953年,顿星云任海军司令部舰艇部部长,负责海军舰艇的装备建设与后勤保障。当时,中国海军基础薄弱,舰艇多为缴获或改装的老旧装备。他积极推动舰艇国产化,组织技术人员与工厂合作,仿制苏联舰艇,同时参与自主研发新型舰艇的规划。在他的主持下,海军快艇部队、潜艇部队的装备水平逐步提升,后勤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为后来的海军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1955年,顿星云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成为开国将领中为数不多的海军中将之一。


六、晚岁丹心:鞠躬尽瘁的革命本色
1959年,顿星云因长期征战积劳成疾,调任海军顾问,仍心系海军建设。他不顾身体不适,多次深入沿海部队调研,就舰艇装备更新、人才培养等问题提出建议。“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遭到迫害,被诬陷为“贺龙反党集团成员”,但始终坚贞不屈,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

1975年恢复工作后,顿星云任海军副司令员,分管后勤工作。他全力整顿被破坏的海军后勤体系,推动建立标准化的物资供应机制,改善部队生活条件,为海军战斗力的恢复与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1980年,他主动要求退居二线,担任海军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仍关心海军的发展,为年轻干部传授经验。

1985年1月14日,顿星云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他的一生,从洪湖苏区的少年战士到开国中将,从骑兵骁将到海军后勤开拓者,始终坚守革命信念,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正如他生前常说:“我是从石首的泥地里走出来的,党的培养让我成长,我这一生,就是要为党和人民打仗、干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顿星云的事迹,不仅是一部个人的奋斗史,更是中国革命与国防建设的缩影。他的忠诚、勇敢与奉献精神,至今仍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23 17:57
上一篇:杨秀山下一篇:黄新廷
原吉林省委书记
开国大校
原石油工业部副部长
开国上将、军事家
中国近现代最卓越的外交家
卫立煌将军的妻子
[公元1900年-1985年] 江苏省南京人物
极具爱国情怀的重要人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
革命烈士
开国大校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中国音乐家
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
解放军少将、空军技术部副部长
原中央政治局委员
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湖南省委原书记
原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朝鲜建国主要领导人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公安部第一届咨询委员会主任
革命与建设征程中的奋进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原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中将
开国少将
开国少将
开国中将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