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王静之

原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王静之[公元1916年-2011年] 河南焦作市孟州市人物
王静之同志1916年11月生,河南孟州市人,1935年考入河南大学,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二·九”运动时的开封学生卧轨请愿活动,1937年6月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lO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河南南召县党支部书记、区委书记、县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新四军六支队卫生处股长、四师师直政治处宣教股股长、十一旅政治部宣教科科长、十一旅随营学校教导员、大队政委,华中八分区五支队政治处主任,豫皖苏军区独立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军政干部学校大队副政委、政委,十八军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四川省自贡市委宣传部部长,1950年随十八军进藏,历任政治部秘书处处长,西藏军区政治部秘书处处长、宣传部部长,西藏公学副校长、党委副书记、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党委书记,西藏民族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陕西师范大学革委会副主任、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西藏自治区党委办公室主任,西藏民族学院党委第一书记、第一副院长、院革委会第一副主任、党的核心小组组长等职。1979年8月任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4年6月经组织批准离休。2002年1月经中央批准享受自治区主席级医疗待遇。
王静之是河南焦作市孟州市的杰出人物,他于1916年11月出生。其一生波澜壮阔,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奉献了毕生精力,是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以下是对他生平的详细介绍:

投身革命洪流
1935年,王静之考入河南大学。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时期,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浪潮风起云涌。同年,北平爆发了“一二·九”运动,旨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王静之深受爱国思潮影响,积极参与了“一二·九”运动时的开封学生卧轨请愿活动,展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勇于抗争的精神,从此踏上了革命道路。

1937年6月,王静之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抗日民主为奋斗目标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同年10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为了一名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战士。从此,他将自己的命运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全身心投入到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

抗战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奋斗
入党后,王静之先后担任河南南召县党支部书记、区委书记、县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等职。他在河南当地积极组织群众,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发展党的组织,建立抗日根据地,动员民众投身抗日斗争,为推动当地的抗日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之后,王静之投身新四军,历任新四军六支队卫生处股长、四师师直政治处宣教股股长、十一旅政治部宣教科科长等职。他在军队中负责政治宣传和教育工作,通过各种方式激发战士们的战斗意志和爱国热情,为提高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做出了贡献。同时,他还参与了根据地的建设和巩固工作,为保障军队的后勤供应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付出了努力。

随着战事发展,王静之又担任了十一旅随营学校教导员、大队政委,华中八分区五支队政治处主任等职务。他致力于培养军事和政治人才,为部队输送了大量有生力量。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他始终坚守岗位,不畏艰险,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经历了无数次战斗的洗礼,积累了丰富的军事和政治工作经验。

解放战争时期,王静之任豫皖苏军区独立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军政干部学校大队副政委、政委等职。他积极参与了军区的组织建设和干部培养工作,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他跟随部队转战各地,参与了多次重要战役和战斗,为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进军西藏与西藏建设时期
1950年,王静之随十八军进藏,开启了他为西藏地区发展贡献力量的新篇章。进藏初期,条件极为艰苦,面临着高原缺氧、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等诸多困难,但他毫不退缩,坚定地执行党的任务。

他先后担任西藏军区政治部秘书处处长、宣传部部长等职。在这些岗位上,他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致力于增进汉藏民族之间的团结和交流,为稳定西藏局势、巩固新生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深入基层,了解藏族群众的生活习俗和需求,积极推动各项政策的落实,努力为藏族群众谋福祉。

后来,王静之担任西藏公学副校长、党委副书记、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党委书记等职务。西藏公学是西藏民族学院的前身,他作为学校的主要领导之一,高度重视教育事业,致力于为西藏培养各类人才。他注重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优秀教师,努力改善教学条件,为西藏地区培养了一大批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的骨干人才,这些人才后来成为了建设西藏的中坚力量。

教育与地方工作贡献
王静之还曾担任陕西师范大学革委会副主任、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在陕西师范大学工作期间,他关心学校的发展,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积极推动学校的改革和建设,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之后,他回到西藏,担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办公室主任,西藏民族学院党委第一书记、第一副院长、院革委会第一副主任、党的核心小组组长等职。他始终心系西藏民族学院的发展,不断加强学校的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不断进步。他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为西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1979年8月,王静之任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在新的岗位上,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与西藏地区的民主法制建设,为推动西藏地区的政治文明建设贡献了力量。他深入调研,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诉求,为改善西藏人民的生活条件、促进西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离休后的奉献
1984年6月,王静之经组织批准离休。但他并未因此安享晚年,而是一如既往地关心西藏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积极发挥余热。他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识,为西藏的改革发展稳定献计献策,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即使在病重期间,他依然心系西藏的建设发展,展现出了一名老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西藏人民的深厚感情。

2002年1月,经中央批准,王静之享受自治区主席级医疗待遇。2011年4月6日13时2分,王静之因病医治无效,在陕西咸阳逝世,享年95岁。

王静之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他生前曾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以表彰他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卓越贡献。他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无限忠诚。他一生讲党性、顾大局,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不居功、不护短,爱护干部,关心青年,尊重知识和人才。同时,他还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谦虚谨慎,宽厚待人,密切联系群众,严于律己、公道正派,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对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在同事和学生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是一位久经考验的优秀共产党员。

王静之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一生。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新中国的建立,为西藏的和平解放、民主改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以及为国家的教育事业等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功绩将永载史册,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5 10:27
上一篇:杜严下一篇:王毅之
中国第二大姓氏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奥运会冠军
国务院原副总理
西汉改革家、政治家、新朝皇帝
纵横家
开国少将
湖北省委书记
香港声名赫赫的导演、编剧、制片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忠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四川省委书记
开国大校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个人政治生涯亦以被开除党籍、晚年病逝告终
中国园艺学会理事长
原贵州省革委会主任
原石油工业部副部长
开国少将
江苏铜山革命烈士
原中央委员
澳大利亚工党政治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原重庆市委书记
山西省委原书记
青海省委原书记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坚定的爱国主义者
开国少将、昆明军区原政治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首届国医大师
广西壮族自治区顾问委员会主任
原河南省委员会副主席
原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孟州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