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汪精卫

中国头号大汉奸

汪精卫

中国头号大汉奸,汪伪国民政府主席
汪精卫(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名兆铭,祖籍浙江山阴(原绍兴县),出生于广东三水,字季新。
早年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 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
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后期思想明显退变,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汉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
汪精卫(1883年5月4日 - 1944年11月10日),名兆铭,字季新,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是抗日战争时期臭名昭著的大汉奸,汪伪政府主席。以下是其详细生平介绍:

早年经历
1883年,汪精卫出生于广东三水县,父亲汪琡在三水县衙门做师爷,俸禄微薄,母亲吴氏操持家务。他5岁起接受家塾教育,9岁随父寄居陆丰县署,开始阅读王阳明《传习录》和陶渊明、陆游的诗词。13岁时母亲病故,次年父亲也因霍乱去世,此后他随同父异母长兄汪兆镛客居广东乐昌县署,学习文史、经世之学。
1901年,18岁的汪精卫和二哥汪兆𬭎参加番禺县试,两人同时考取秀才,汪精卫本排名第一,后因县令认为“弟不可先兄”,成绩与二哥互换。在广州府试中,汪精卫被知府列为榜首。后来,汪精卫到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家中做教师,还与古应芬等青年知识分子组织群益学社,讲求实学。

革命早期
加入同盟会:1903年,汪精卫考取留日官费生,赴日本东京法政学校速成科学习,一年半后毕业后自费留在专科继续学习。1905年,孙中山到日本组建同盟会,汪精卫拜会孙中山并当即加入,随后被推为同盟会评议部评议长,参与起草同盟会章程。同盟会成立后筹办《民报》,汪精卫成为主要撰稿人,以“精卫”等笔名发表大量政论文章,阐发孙中山革命思想,批驳保皇派谬论。
奔走南洋:1906年,汪精卫从日本法政大学毕业,随孙中山赴南洋吉隆坡、安南等地设立同盟会分会,多次往返各地募集革命经费,宣传革命,并与南洋富商陈耕基之女陈璧君结识。1907年,他在新加坡创立革命党报《中兴日报》,与保皇党的《南洋总汇报》论战,后又将《仰江新报》改组为《光华日报》,积极开展革命宣传,还为河口起义募集经费,在南洋各地建立发展同盟会支部100余所。
暗杀失败:同盟会在国内发动的起义多次失败,加之内部分裂,汪精卫萌生刺杀清廷重臣的想法。1910年,他不顾劝阻,与黄复生等人潜伏北京,以照相馆作掩护,先后计划暗杀庆亲王奕劻、贝勒载洵和载涛,均未成功,最后选定摄政王载沣为目标。他们在什刹海旁的银锭桥埋炸药时被发现,汪精卫被捕入狱。受审时,他毫不隐讳,痛斥清政府,写下“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诗句。狱中,肃亲王善耆对其软化,汪精卫生出感恩之心,写下消沉的诗歌。

民国初期
代表和议: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汪精卫被释放出狱。他与袁世凯之子袁克定结为异姓兄弟,随后和君宪党人杨度联合发起“国事共济会”。12月,汪精卫成立中国同盟会京津保支部并出任支部长,作为南方11省议和代表伍廷芳的参赞,与北方代表唐绍仪进行议和,期间赞同袁世凯出任总统。孙中山回国后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汪精卫为其起草就职宣言,但随后对孙中山施加压力,促使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袁世凯就任总统。
暂别政治: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汪精卫与吴稚晖组织“进德会”,提倡“六不主义”等。1912年春,汪精卫与陈璧君完婚后赴法国留学。宋教仁被暗杀后,孙中山发起“二次革命”,汪精卫两度回国支持,失败后返回法国。1916年,汪精卫出任华法教育会副会长,袁世凯去世后,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汪精卫奉召回国协助,后任护法军政府秘书并代理大元帅府秘书长,但他不愿做官,主要从事党务和政治工作。1918年,因对军政府不满,汪精卫以实地考察名义前往法国,参与拒签和约的斗争。

政治生涯起伏
成为国民党领袖之一:1919年底,汪精卫返回中国,进入国民党。1925年孙中山病逝后,汪精卫一度成为国民党领袖。然而,随着蒋介石凭借黄埔军校掌握军政大权,汪精卫与蒋介石开始了多年的政治斗争。
制造分共事件:1927年,汪精卫制造了“七·一五”分共事件,背叛了革命统一战线,与蒋介石一起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血腥屠杀,给中国革命事业造成了严重破坏。
与蒋介石的权力争夺:此后,汪精卫与蒋介石之间为争夺国民政府统治权,时而对抗,时而合作。汪精卫曾因蒋介石的打压逃往法国,后又回国借助自身影响力另立政府,与蒋介石展开夺权斗争,但多次交锋后都未能占据上风。

叛国投敌
抗日战争爆发后,汪精卫与蒋介石暂时达成合作,但他内心对日军充满恐惧。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公开叛国,发表“艳电”响应日方的第三次近卫声明,主张与日本“和平共处”。1940年3月30日,汪伪政府在南京成立,汪精卫成为汪伪政府主席。此后,他在汪伪政府统治区实行“反共清乡”“奴化教育”等一系列出卖国家和人民的政策,积极与日本签订各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还炮制出“曲线救国”等谬论,为日本侵华罪行辩护,大量立场不坚定的人士在其影响下投奔汪伪政权,给中国抗战事业带来极大危害。

晚年结局
1943年,汪精卫因当年被暗杀时未能及时取出的子弹,引发后背剧烈疼痛。1944年,他前往日本进行手术,同年11月10日,汪精卫病情恶化,去世于日本名古屋,时年62岁。其尸体被运回南京安葬于孙中山陵墓左侧的梅花山上。日本投降后,汪伪国民政府解散。1946年1月,在蒋介石指示下,国民党陆军总部工兵将汪精卫的陵墓炸开,运往火葬场焚烧。

汪精卫早年曾投身革命,有过一些积极表现,但在面对权力诱惑和战争威胁时,他丧失了民族气节,背叛国家和民族,沦为人人唾弃的大汉奸,其行径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也让自己永远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4 09:45
上一篇:邓培下一篇:叶问
北伐名将
革命烈士
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美治时期菲律宾出名的领袖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革命烈士
东光县人物
抗日民族英雄、烈士
抗日英烈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
抗日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甘肃省委书记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元末明初的文学隐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太平天国康王
中国科学院院士
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内地女演员
青海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
澳大利亚政治家
原广东省政府主席
杰出工人运动领袖
海军抗日名将
民国十大军阀
中国革命家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杨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
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女作家、文学翻译家
清华大学原校长
前北京大学校长
杰出工人运动领袖
中国头号大汉奸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