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李桂林

悬崖小学支教教师、感动中国人物

李桂林

李桂林[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四川凉山州汉源县人物
李桂林,男,彝族,四川省汉源县人,中共党员,1967年出生,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小学教师。
李桂林:悬崖上的教育坚守者
在四川凉山州甘洛县的崇山峻岭间,有一个被称为 “悬崖村” 的地方 —— 乌史大桥乡二坪村。这里地势险要,村民上下山需攀爬近乎垂直的木制云梯,与外界联系极为困难。然而,就在这片险峻之地,李桂林老师以超乎常人的毅力与奉献精神,坚守教育事业数十载,成为当地孩子走出大山、拥抱未来的希望之光。
一、初入绝境,决心如磐(1990 年)
1967 年 11 月,李桂林出生于四川汉源。1985 年,从汉源县马托乡初级中学毕业后,他在万里村小担任代课民办教师,凭借出色的教学能力,他所教学生的成绩连续五年在全学区名列前茅。1990 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甘洛县乌史大桥乡党委书记找到了李桂林,向他描述了二坪村教育的困境:这个位于凉山北部峡谷海拔 2800 米绝壁上的彝族村庄,因地势险恶、条件艰苦,解放后虽陆续有三位教师前来任教,但都因无法忍受恶劣环境,总共教了不到十年便相继离开,此后学校停办,孩子们已多年无学可上。

李桂林

听闻此事,李桂林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强烈的同情心和民族责任感驱使他决定前往二坪村一探究竟。从家到二坪村,路途遥远且充满艰险。他需小心翼翼地挪过大渡河上晃晃悠悠的木板吊桥,沿着悬崖峭壁上狭窄的羊肠小道前行,而后攀爬那五道由木棒和树藤绑成、仿佛直接插入云雾之中的天梯。当他历经一整天的艰难跋涉,终于抵达二坪村时,眼前的景象令他大为震惊:村民们衣着褴褛,孩子们大多衣不蔽体,村庄里房屋破旧,校舍更是成了一片荒凉的废墟。一位老大爷告诉他,乡亲们不识字,下山买东西不会算账,甚至有人连钱的面值都认不清,祖祖辈辈被困在这大山里,极少有人进过城。李桂林深知,贫穷的根源在于教育的缺失,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个改变自己和二坪村孩子们命运的决定 —— 留在这个 “悬崖村”,当一名老师,为孩子们带来知识的火种。
二、艰难起步,点亮希望(1990 - 1991 年)
李桂林留了下来,可办学的艰难远超想象。没有教室,他便和乡亲们一起,用土墙、篱笆房搭建起简易的教室,再用牛粪拌草灰糊在墙上遮风挡雨;没有桌椅,他们自己动手制作;没有教材,李桂林就四处寻找,哪怕是旧课本也如获至宝。学校开学了,朗朗的读书声再次在这个沉寂已久的村庄响起。然而,李桂林自己却连一间寝室、一张床都没有,只能寄宿在老乡家那阴暗、潮湿又窄小的茅草屋里。晚上,他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备课、批改作业,油烟常常熏得他鼻腔发黑。夏天,蚊虫肆意叮咬;冬天,寒风刺骨,他只能裹紧单薄的被子瑟瑟发抖。
1991 年,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学校急需一位新老师。李桂林四处寻找,却无人愿意前来这绝境之地。无奈之下,他劝说妻子陆建芬上山帮忙。陆建芬看着丈夫坚定的眼神,又目睹了村民的贫穷与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最终选择支持丈夫,一同投身到二坪村的教育事业中。就这样,夫妻二人背着年幼的孩子和简单的行李,来到了二坪村。他们一家三口挤在老乡家狭小的茅屋里,晚上只能睡在一张窄小的床上,生活的艰苦可想而知,但他们从未有过一丝抱怨。
三、坚守教学,硕果初现(1991 - 1996 年)
在二坪村小学,李桂林和陆建芬承担起了所有科目的教学任务,语文、数学、音乐、体育…… 他们不仅传授知识,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品德和礼仪。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很多教学用具都需要他们自己动手制作。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知识,李桂林常常绞尽脑汁设计各种教学方法。
这里的孩子大多来自贫困家庭,有的孩子甚至连基本的学习用品都买不起。李桂林夫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们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为孩子们购买文具、书本,还为孩子们准备冻疮膏等生活用品。每到周末和节假日,他们主动为学生们补课,耐心辅导每一个孩子,从不收取任何费用。
1996 年,二坪村小学第一届学生毕业,成绩令人瞩目,在全县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当地引起了轰动。二坪村也因此告别了 “文盲村” 的历史,村民们看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对李桂林夫妇充满了感激与敬意。同年,李桂林凭借出色的教学表现考入四川会理师范校,摘掉了 “代课老师” 的帽子。此时,家人劝他下山到条件更好的学校任教,妻子也可以另谋职业,但看着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李桂林夫妇毅然选择了继续坚守。
四、生活磨难,不改初心(1996 - 2007 年)
在二坪村的日子里,李桂林夫妇面临着诸多生活磨难,但他们始终将学生放在首位。2004 年,李桂林的小儿子不慎摔倒,导致耻骨折断、右手桡骨脱位。当时,送孩子下山就医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势必会耽误教学进度,夫妻二人经过艰难的抉择,最终选择让村里的土郎中为孩子治疗,可这一决定却让孩子留下了终身残疾,每当提及此事,李桂林夫妇的眼中总是充满了愧疚。
他们的两个儿子在山下读初中高中,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李桂林夫妇连家长会都很少有时间参加,以至于儿子的同学都误以为他们是孤儿。尽管生活如此艰难,可他们对学生的关爱却从未减少。为了让孩子们能健康成长,他们每期开学都会用自己的工资购买常用的非处方药品,无偿提供给学生和乡亲们;还买来理发工具,义务为孩子们理发。即便贫困家庭孩子头上的虱子爬到他们身上,他们也丝毫不在意。
2007 年,李桂林请婚居西班牙的小弟捐款,帮忙把自来水接到全村各家各户,解决了村民们长期以来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他还在上学路的水沟上为学生们修了便桥,保障孩子们的出行安全;此外,他积极为乡亲们引进种植技术和高产品种,帮助大家增产增收;义务调解村里的民事纠纷,自贴煤油费晚上组织党员学习,义务为青壮年扫盲。李桂林不仅是孩子们的老师,更是整个村子发展的推动者。
五、声名远扬,持续奉献(2007 年至今)
2007 年,李桂林的事迹逐渐被媒体报道,他先后被评为凉山州 “乡村优秀教师”“四川省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2008 年 1 月,李桂林当选为四川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同年 12 月,他和妻子陆建芬凭借多年来在悬崖村的坚守与付出,当选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并获感动凉山特别奖。随着他们的声名远扬,社会各界对二坪村小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政府加大了对学校的投入,社会爱心人士也纷纷伸出援手。二坪村的木梯修成了装上钢筋护栏的铁梯,2009 年 9 月,社会各界捐资 100 余万元修建的新校舍投入使用,学生们终于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和平整开阔的操场。同年,李桂林夫妇参加了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国庆大阅兵观礼活动,这是对他们多年奉献的高度认可。
2010 年,经过农网改造,二坪村通电了,村民们结束了点煤油灯的历史。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山上的条件越来越好。截至 2008 年,二坪村小学已有 7 届毕业生,学生达 189 人,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开启了全新的人生。2022 年 11 月 4 日,李桂林参加《时间的答卷》第二季节目,讲述他们与当地孩子朝夕相处,让 “文盲村” 变成 “文化村” 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到了他们的坚守与付出。
李桂林,这位来自四川凉山州甘洛县的彝族教师,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在悬崖上书写了一部壮丽的教育篇章。他以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山区孩子撑起了一片天,让知识的火种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熊熊燃烧,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道路,也为中国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他将继续坚守在那片热爱的土地上,培育更多的桃李,让希望之花在悬崖边绽放得更加绚烂。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6-18 11:58
上一篇:陆建芬下一篇:姚宗贤
秦国名将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道士
唐朝第二位皇帝
山西省委原书记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
脱口秀演员
唐宪宗时期殿中侍御史
中华民国时期军事家、爱国将领,“新桂系”领袖
国务院总理
中山大学副校长
文学创作的耕耘者
中国女舞者、主持人、演员、导演
文化遗产守护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
香港影视演员
革命烈士
落马官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青海省玉树州委书记
悬崖小学支教教师、感动中国人物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四胜场贫教主任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