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赵乃普

清末民初官员
赵乃普[清] 辽宁辽阳辽阳县人物
赵乃普(1856-1921),字识尘,今辽宁省辽阳市人。汉族,出生在辽阳县首山镇小赵台村,生于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卒于中华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享年65岁。
清末民初清官赵乃普:三秦大地与关东故里的德政丰碑
赵乃普(1856 - 1921),字识尘,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首山镇小赵台村。这位横跨清末民初的官员,以65载人生书写了“察吏安民,勘灾治狱”的宦海传奇,被百姓尊称为“赵青天”。

赵乃普自幼展现出过人天赋,幼时随父习字读书,后进入首山清风寺乡塾,最终考入奉天省城学堂。《辽阳县志》评价其“生而颖异,少负文名,书法苍秀”,优异的学业成绩为他的仕途奠定基础。1882年,26岁的赵乃普以附生身份考取光绪壬午优贡,获任陕西宝鸡知县,自此开启长达三十余年的宦海生涯。

在陕西任职期间,赵乃普历任宝鸡、韩城、洵阳等多地知县,及延安、凤翔等府州要职。他在宝鸡任上“听断明决,案无积牍;扃门课士,厚加膏奖”,将培育士风视为教化根本;洵阳任职时,“除暴安良,夜批阅,昼审理,随讯随结”,并在公余时间鼓励学子,储备粮食应对灾荒;任武功知县时,为减免灾民赋税,不惜与上司争执,最终成功为民请命;1900年陕西大灾,时任乾陇知州的他全力筹赈,使数十万灾民得以存活;岐山任内,积极响应变法维新,设立劝学所,创办三十所初等小学堂。其治绩获《宝鸡县志》《陇州志》等多部方志赞誉,“为政严厉,清正廉明”“才识明敏,案无积牍”成为他的为官标签。

除陕西外,赵乃普还担任直隶十七属土税总办、奉天省议会议员等职。1914年,辽西发生水灾,他多次前往奉天帅府据理力争,成功为百姓减免田税。辛亥革命期间,赵乃普暗中支持革命,在西安、延安等地解救多名被捕革命党人。清朝覆灭后,陕西革命党人不仅派人保护其府邸,更护送他返乡,足见其义举深得人心。

赵乃普一生清廉自守,为救灾赈荒,三次变卖家中2100亩祖田,致使“家本素封,以宦游而贫”。卸任返乡时,仅携带两箱物品:一箱是四季衣物,另一箱则为书籍笔墨,箱中账簿更记录着为救灾欠下的债务。这种“两鬓萧疏襟袖冷”的操守,令后人肃然起敬。

赵乃普的德政善行,赢得多地百姓的深切爱戴。陕西民众赠予“造福枌榆”匾额与“万民伞”,直隶百姓敬送“万民衣”,辽西17乡49屯则以“阖闾铭恩”匾额表达感激。这些承载民意的礼物,虽因岁月流逝大多不存,但见证了他在民众心中的分量。

1921年,赵乃普在家中病逝,简朴的葬礼难掩民众哀思。出殡当日,千余乡邻自发送行。其墓虽曾因建设被平,但1996年经村民挽留迁葬,1997年辽阳市政府为其修墓立碑,1988年更举行盛大的揭幕仪式。这位清官的事迹,至今仍在三秦大地与关东故里传颂,成为廉洁奉公、造福百姓的不朽典范。 
上一篇:王尔烈下一篇:李兆麟
道光帝第八子
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之堂弟
已革端郡王载漪第五子
惇勤亲王爱新觉罗·奕誴第五子
清代商人,世博会中国第一人
晚清时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
晚清明将
道光皇帝之孙
贝勒爱新觉罗·载瀛长子
爱新觉罗·常宁第四子
清末小刀会首领
清朝广东水师提督
南宋末代皇帝
北宋第五位皇帝
山东省委原书记
原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央政治局常委
南宋第六位皇帝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原总书记
国务院原党组成员
诗人、文化传播者、文艺活动推动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宋朝第四位皇帝
赵国君主
海内三陈民国时期诗人
清朝第十位皇帝
第二任澳大利亚总理
清末民初官员
民国广东代省长
民主革命者
清末民初官员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