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麟[清][公元1815年-1867年] 辽宁辽阳辽阳县人物 刘文麟,字仁甫,号仙樵,1815 年出生于辽宁辽阳城东沙浒,是清代诗人、官员,为刘名震之子,于 1867 年(同治六年)病逝于辽阳。 他自幼聪慧好学,展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9 岁便能作诗。道光十七年(1837 年),23 岁的刘文麟在乡试中脱颖而出,高中举人;次年(1838 年),24 岁的他又在会试中成功登科,接连中举、成进士的事迹,一时成为辽阳文坛的佳话。 道光十九年(1839 年),刘文麟赴任广东平远知县,其才学与能力深得总督林则徐赏识。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刘文麟以笔为剑,创作了一系列悲壮诗篇,成为最早以鸦片战争为背景进行文学创作的诗人,被当今学者誉为 “中国近代文学史第一人”。此后,他又任职海南文昌县知县。咸丰元年(1851 年),调任河南沈邱县令,在任短短九十九日,便实现 “沈邱无盗” 的治理成效。然而,因他敢于揭发官署多年积弊、库银亏空,遭人恶意参劾,最终被降职。愤懑之下,刘文麟毅然弃官还乡。 回归故里后,刘文麟先受聘于沈阳萃升书院讲学,后回到辽阳潜心读书著述,留下《仙樵诗钞》十二卷,以其文学成就为清代诗坛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