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张如三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张如三
张如三[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像 内蒙古 包头市昆都仑区人物
张如三(1915年8月19日—2003年8月15日),原名郭万镒,出生于绥远萨拉齐(今内蒙古包头市)的一个富农家庭 ,父亲为汉人,祖上自山西迁入蒙古,母亲则是满人。他作为家中幼子,在重视教育的家庭环境中,于当地私塾顺利完成高小学习。父母离世后,在长姐帮助下分家,随后他凭借自身努力,在呼和浩特省立职业学校完成初中学业,15岁时独自前往北平,考入北平高级中学。

在北平求学期间,张如三深受共产主义新思潮影响,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就读于北平高级中学的他,与同学于辛(后改名马子清)、陈一震发起组织民先队,积极组织抗日救亡活动,参与“六一三”北平学生反内战游行示威。高二结束时,因积极投身抗日活动,被校方以“操行不及格”为由开除。1936年7月,他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转入北平私立镜湖中学后,迅速组建民先队并担任队长,不久后转为中共党员。此后,他担任中共北平镜湖中学党支部书记、北平市学委西城区委员会组织委员等职,领导并组织了北平市西城区一系列学生抗日救亡活动。七七事变前夕,他参加北平市委组织的军事训练班,学习军事知识后,毅然决定投身卫国战争前线。

抗日战争时期,张如三参加平西抗日救国义勇军,先后担任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区队政治委员、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等职。他率部参与天门沟妙峰山战斗、柏峪口北洋河战斗、平汉路破袭战、二道河伏击战、平西羊坊战斗、黄土岭战役以及百团大战等众多战役战斗,与史进前、汪之力、纪亭榭等同志密切合作,展现出机敏多变的作战风格和有勇有谋的指挥才能 。

解放战争时期,张如三历任旅政治委员、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二大队政治委员、华北军政大学一总队政治委员等职,参与组织并指挥了冀中大清河北大反攻、保卫承德赤峰、涞水战役、石家庄战役、青仓战役、保北战役等重要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张如三先后担任绥远军政干部学习团第一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步兵学校政治委员,第三十二步兵学校政治委员,华北军区政治干部学校校长、第六政治干部学校校长兼训练部部长,解放军第二政治学校副校长,济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兰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治委员等职务,为军队培养大量优秀人才,在推动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方面作出卓越贡献。

张如三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后晋升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八一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还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3年8月15日,张如三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上一篇:王林祥下一篇:薛金莲
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清末民国官员,清华大学校长
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原煤炭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晚清明将
原湖南省委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国务院副总理
原重庆市委书记
开国少将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革命英雄
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原泰州地委副书记
原中央政治局委员
原河南省委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委原书记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届政协主席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勤勉实干的开拓者
忠诚共产主义战士
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中国新讽刺诗奠基人
开国少将
罗湖区人物
狼牙山五壮士之一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