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侯景

中国古代十大奸臣
侯景
侯景[南北朝][公元503年-552年,中国古代十大奸臣]+像 内蒙古自治区 包头固阳县人物
侯景(502 年~552 年),本姓侯骨,字万景,生于怀朔镇(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一说为鲜卑化羯胡,是南北朝时期颇具争议的人物,被列入中国古代十大奸臣。
早年的侯景放荡不羁,令乡里畏惧,不过他骁勇善战且富有智谋,从北镇戍兵逐步晋升为镇功曹史。后追随尔朱荣镇压六镇义军,擒获葛荣,因功获任定州刺史、大行台,受封濮阳郡公。永熙元年(532 年),尔朱氏败亡,侯景转投高欢麾下,历任尚书仆射、司空、司徒、河南道大行台等职,手握十万大军,在河南地区权势滔天。
武定五年(547 年),高欢去世,侯景担心遭高澄谋害,先是以河南十三州降于西魏,后又归附萧梁,获封河南王,官拜大将军、都督河南北诸军事、大行台。太清二年(548 年),侯景击败东魏名将慕容绍宗的十万大军,致使慕容绍宗坠马重伤。因粮草短缺,他逃亡南梁,率八百散卒占据寿阳,被任命为南豫州刺史。然而,侯景因遭梁武帝猜忌,旋即举兵叛乱,围攻建康。同年十一月,他拥立萧正德为帝,自任相国、天柱将军;攻占台城后,升任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丞相。次年五月,梁武帝驾崩,侯景拥立简文帝萧纲,随后杀掉萧正德。
大宝元年(550 年),侯景自称 “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分兵攻占广陵、吴郡、吴兴、会稽等地,纵兵劫掠,百姓苦不堪言。在进攻郢州、围困巴陵时,被王僧辩击退。大宝二年(551 年)八月,侯景废黜简文帝萧纲,改立豫章王萧栋;十一月,又废萧栋,自立为帝,国号大汉,年号太始。
太始二年(552 年)三月,侯景屡遭陈霸先、王僧辩重创,率残部逃至胡逗洲,最终被部下羊鲲杀害。侯景一生跌宕起伏,其叛乱行径给当时社会带来沉重灾难,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负面印记。
侯景生平事迹
早年经历
侯景年少时,深受边镇剽悍尚武风气的熏陶,为人洒脱不羁,不拘小节,擅长骑射,骁勇善战,曾担任怀朔镇功曹史。北魏末年,北方局势动荡不安,侯景率部投靠尔朱荣,并被任命为先锋。起初,他向尔朱荣麾下将领慕容绍宗学习兵法,进步神速,没过多久,慕容绍宗反而要向他请教军事策略了。

梁大通二年(528年)八月,尔朱荣与葛荣在滏口展开激战,侯景在战斗中俘虏葛荣,成功镇压起义,因功升任定州刺史。大同六年(540年),身为东魏大行台的侯景从三鸦南下,企图收复荆州。西魏丞相宇文泰派李弼、独孤信各率五千骑兵出武关抵御,侯景见状只好撤兵。

南下投梁
高欢消灭尔朱家族后,侯景凭借与高欢曾同为怀朔镇镇兵且都参与过六镇起义的旧谊,率众归降高欢。高欢对他颇为重用,不仅提拔他为吏部尚书,还封他为濮阳郡公,后又晋封司徒,仍兼定州刺史,使其拥兵十万,统治河南地区。侯景天生右脚稍短,虽不善武艺,但智谋出众。他治军严酷,却也因此立下诸多战功。高欢虽深知侯景为人,但鉴于宇文泰这个强敌在侧,用人之际便未限制其势力,临终前还特意叮嘱儿子高澄要提防侯景。而侯景向来轻视高澄,高澄掌权后,他随即叛变。

侯景起初想寻求宇文泰的支持,却遭到宇文泰的戒备。无奈之下,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侯景率部投靠南朝梁。梁武帝企图借助侯景之力北伐,便接受其投降,并给予丰厚待遇。高澄派大将慕容绍宗进攻侯景,梁朝派贞阳侯萧渊明支援,结果梁军大败,萧渊明被俘。此时,东魏提出和解,侯景深感不安。梁武帝却未察觉侯景的忧虑,继续与东魏谈判。侯景假冒高澄写信,提议用萧渊明交换自己,梁武帝竟应允,侯景愤怒之下决定叛变。

发动叛乱
侯景巧妙利用梁朝内部矛盾,以寿阳为据点,废除梁朝盘剥百姓的市场税和田租,赢得民心,又将百姓子女分配给叛军,将寿阳打造成军事重镇。曾为梁武帝养子的临贺王萧正德心怀不轨,与侯景暗中勾结。侯景不断向梁廷索要钱财武器,言辞愈发傲慢,梁武帝却一味姑息,致使运输物资的使者往来不断。萧范、羊鸦仁等人多次上报侯景谋反的消息,梁武帝及朱异等人却不以为意,这让侯景得以迅速壮大势力。

梁太清元年(548年)八月十日,侯景以诛杀中领军朱异等人为借口,在寿阳起兵,兵力约8000人,揭开侯景之乱的序幕。梁武帝派邵陵王萧纶率军征讨,侯景决定主动出击,放弃淮南,率轻骑突袭建康城。九月,侯景留部将王显贵守寿阳,自己佯装游猎离开。十月,他声东击西,扬言进攻合肥,实则袭占谯州、历阳,进逼长江。梁武帝询问都官尚书羊侃御敌之策,羊侃建议派2000人抢占采石,另派一军袭击寿阳,使侯景进退两难,但此建议未被采纳。

梁武帝任命萧正德为平北将军,屯守丹阳,却不知萧正德早已与侯景暗中勾结。萧正德派大船数十艘,以运芦苇为名,暗中为侯景运送辎重。当时梁宁远将军王质率3000水军巡弋江上,侯景担心渡江受阻,便派间谍刺探消息。恰逢梁临川太守陈昕建议加强采石防务,梁武帝命王质与陈昕换防,侯景得知后,趁机率军8000从横江渡江,抢占采石,俘获陈昕,又分兵袭取姑孰城,俘虏淮南太守萧宁,主力进至慈湖,建康震动。梁武帝将军务托付给皇太子萧纲,萧纲部署防务,赦免囚徒充军。百姓听闻侯景军至,争相逃入城中,士大夫多年未经战事,惶恐不安。羊侃负责布置防守,整顿秩序,深得皇太子倚重。

侯景军于十月二十日渡江,二十四日抵达朱雀航。因有萧正德内应,侯景迅速攻破朱雀门,东宫学士庾信逃走。萧正德打开宣阳门,迎接侯景军入城。自二十五日起,侯景军开始围攻台城,因羊侃坚守,久攻不下,便筑起长围切断内外联系。太清二年(548年)十一月初一,萧正德称帝,改元正平,封侯景为丞相,加紧对台城的攻势。

擅断专权
梁太清三年(549年),侯景攻破台城,梁武帝萧衍被饿死,他又立太子萧纲为帝,自封大都督,强娶美貌的溧阳公主为妻,后又自封“宇宙大将军” 。台城被围日久,粮食断绝,疫病横行,死者十之八九。侯景进入建康后,驱赶满朝文武,命士兵将他们杀死,死者达三千人,还纵兵劫掠,尸横遍野。此后,他又派军在三吴地区烧杀抢掠。

梁大宝二年(551年),侯景废黜萧纲,立豫章王萧栋为帝,改元天正。同年,迫使萧栋禅位,自己登基称帝,国号为汉,改元太始。他追尊汉司徒侯霸为始祖,晋朝征士侯瑾为七世祖,祖父侯周为大丞相,父亲侯标为元皇帝。

尸骨无存
承圣元年(552年),侯景被陈霸先、王僧辩击败,企图逃亡,在壶豆洲(胡逗洲,今江苏南通)被部下羊鲲杀害。王僧辩将他的双手截下交给高洋,头颅送至江陵,尸体暴露在建康街头。当地百姓分食其尸,连溧阳公主也吃他的肉,尸骨烧成灰后,有人将骨灰掺酒喝下。梁元帝萧绎下令将他的脑袋悬挂在江陵闹市示众,之后又将头颅煮了涂漆,收藏于武库,待遇与篡汉的王莽相同。侯景留在北方的5个儿子,大儿子被高澄剥皮煮死,其余4个儿子被阉割后煮死。

主要成就
内政
侯景称帝后,改国号为“汉”,称南梁汉帝,幽禁萧栋,将梁律改为汉律,对官职进行调整,如改左户尚书为殿中尚书,五兵尚书为七兵尚书等。他大肆封官,三公之位多达数十人,仪同也很多,甚至出现官员只能自己骑马牵缰绳的情况。他任命宋子仙、郭元建等人为佐命元功,王伟、索超世为谋主,于子悦、彭隽负责决策,陈庆等人为爪牙,这些人荼毒百姓。梁人中被他重用的,只有赵伯超、姬石珍等少数人,王克、元罗等虽居高位,却并非心腹。因侯景祖先名乙羽周,他篡位后便将“周”设为庙讳。

军事
侯景占据建康后,在扩张过程中遭遇梁军和各地地主武装的顽强抵抗。大宝二年(551年),他攻陷江州、郢州后西进,水军号称20万,声势浩大,但在巴陵被王僧辩击败,猛将宋子仙被杀,任约被俘,从此势力大衰。承圣元年(552年)二月,王僧辩与陈霸先在白茅湾会盟东下,三月在姑孰江战中歼灭侯景大将侯子鉴部,进抵建康。侯景亲率万余人抵抗,仍被击败。他在晋陵收拢残兵后前往吴郡,在松江被梁将侯瑱追上,战船、兵卒损失殆尽。

历史评价
高欢曾评价侯景“狡猾多计,反复难知”“专制河南十四年,常有飞扬跋扈志” ;庾信、卢思道、李延寿等皆批判其背恩弃义、多行狡诈;陈普、蔡东藩斥责他的暴虐行径;吕思勉则认为在当时北方将领中,侯景算是狡黠之人。

人际关系
祖父侯周,字乙羽周;父亲侯摽。妻子有被高澄处死的某氏、萧正德之女、梁简文帝之女溧阳公主,还有妾室羊侃之女。儿子中,留在北方的五个儿子被高澄和北齐文宣帝处死,另外两个儿子在侯景逃难时被他推入水中溺亡 。 
上一篇:吕布下一篇:萨日娜
宋文帝刘义隆的第四子
北周宗室权臣
北周宗室大臣
南朝梁高凉郡太守、冼夫人之夫
南朝文字训诂学家
北周第三位皇帝
南朝宋第四位皇帝
西魏权臣、北周奠基人
北周宗室大臣
宋文帝刘义隆的第六子
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兴通讯创始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番禺区人物
开国少将、革命烈士
中国古代十大奸臣
著名的戏剧艺术家
原驻伊拉克大使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520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