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冯立生

公元1905年-1949年

冯立生公元1905年-1949年 江苏扬州宝应县人物

冯立生(1905~1949),原名冯坤。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出生。宝应县郭桥乡赵河人。爱国教育家。毕业于南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求学期间,受中共地下组织的影响,秘密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深受启迪,先后参加了民国8年(1919年)的“五四”-与民国14年“五卅”惨案后的反帝爱国大-。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他拥护孙中山倡导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加入改组后的国民党。民国16年因反对“清党”被国民党清除出党。冯立生大学毕业后,进华洋德律丰公司(中德合资企业)任助理工程师,因不满德国职员对华人的歧视,愤而辞职。不久受聘去南京中学(民国25年改名镇江中学)任教。民国26年10月因局势紧张,学校解散,冯返回故乡赵河。民国29年冬,冯家被日军焚烧一空,生活陷入困境,但他断然拒绝南京伪教育部函邀。次年初,抱着教育救国的理想,他欣然接受宝应郑渡群众的邀请,开办冯氏补习班。由于他学识广博,教学认真,入学的人都取得长足的进步,前来就读的学生日益增多,全盛时曾达60人。冯立生创办补习团后,在中共地方党政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克服游击环境的艰苦,坚持敌后教学,把补习团办成革命熔炉,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有作为的青年干部。民国33年,中共领导的宝应县政府创办安宜师范,任命冯为副校长,兼管教务,他工作倍加勤奋,经常忙到深夜。次年8月,宝应县城第一次解放,改任冯为宝应中学校长。民国35年秋,解放军主动撤离运河线,他带领宝中部分师生转移到东决溪和兴化老圩一带水荡地区坚持教学,在革命最艰难的时刻,他毅然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7年底,宝应县城第二次解放,冯立生继续担任宝应中学校长。大局初定,百废待兴,他夜以继日地为发展宝应中学教育而艰苦创业,因操劳过度,肺病复发,医治无效,于次年3月5日去世,时年44岁。葬于宝应烈士陵园。

  相关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

  同年(公元1905年)出生的名人:周至堃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赵国俊下一篇:赵寿先
中国空军史上首批飞行员,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
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
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北洋时期直系军阀首领
南朝梁高凉郡太守、冼夫人之夫
海南省委书记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内地一级男演员
家乡建设的奉献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