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注册

王承恩

清?-1644年,明末宦官

王承恩清?-1644年,明末宦官 河北邢台市信都区人物

王承恩(?-1644年4月25日),明末宦官,北直隶顺德府邢台县(今河北邢台)人,属太监曹化淳名下,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深得崇祯信任。甲申之变李自成攻入北京时,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景山)。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犯阙,帝命承恩提督京营。是时,事势已去,城陴守卒寥寥,贼架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三门。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而诸珰泄泄自如。帝召承恩,令亟整内官,备亲征。夜分,内城陷。天将曙,帝崩于寿皇亭,承恩即自缢其下。福王时,谥忠愍。本朝赐地六十亩,建祠立碑旌其忠,附葬故主陵侧。摘录:《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三宦官二。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早上,崇祯帝朱由检由太监王承恩陪伴登上煤山(景山),吊死在山腰周赏亭下边的歪斜的老槐树上。王承恩也吊死于旁边的海棠树上。中午,李自成进入皇宫,下令“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崇祯尸体在树上吊了三天,直至三月二十一日才被发现,被停放在东华门外,装入柳木棺内。李自成命令于四月四日埋葬崇祯。福王时,谥忠愍。承恩后为清朝康熙皇帝所称颂,曾在思陵附近为王承恩竖碑立传。

与刘瑾、魏忠贤相比,王承恩的殉葬光辉得多。在一个朝代即将覆亡、几十万人“解甲”的时候能够护佑君主,不畏强敌,这表现了强烈的忠贞性格。于是他的死充满了悲壮的意义。

清朝打着“仰承天命,吊民伐罪”的旗号入主中原。开国皇帝顺治在为崇祯皇帝发丧的同时为王承恩修墓立碑。并将他葬在崇祯皇帝思陵门外,让他“守护”皇陵。

现存的王承恩墓保留仍旧比较完好。墓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却完整地保留了三通石碑。王承恩墓坐西朝东,东侧第一通碑高2米,正面由吴下倪钦题行书刻“王承恩墓”。此碑最令人称道之处是其基座四周浮雕十分生动,表现题材为“龙马负书”、“犀牛望月”等神话传说。第二通碑高4米,螭首龟趺,碑首有“敕建”字样,碑文800字,为清顺治帝(顺治17年)亲自撰写。紧靠墓前的碑高2米,螭首方趺,碑首有“御制旌忠”四字,碑文240字,是顺治二年营建思陵时,顺治帝为褒奖王承恩“贞臣为主,捐躯以从”撰写的。

王承恩籍贯是河北省邢台市,故里在邢台市邢台县白岸乡白岸口村。白岸口村地处太行深山区,坐落在邢台路罗川南支北岸,邢左公路从村中通过。村原名口当,明初王姓迁来定居,后因村据白岸沟口,改称白岸口,此村是王承恩的故乡。村民家谱有载。据村中记载,李自成进京,大明灭亡后,清军官兵多次来村调查察询王承恩,王承恩家人怕受株连,不敢承认其是该村人,故此《明史》记有王承恩官职,而无籍贯。
  王承恩相关明朝十大太监

  同年(公元1644年)去世的名人:申佳胤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1970-1-1 08:00

上一篇:米炎下一篇:武咸集
中国第二大姓氏
奥运会冠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纵横家
西汉改革家、政治家、新朝皇帝
国务院原副总理
开国少将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湖南省委书记
落马官员
湖北省委书记
清?-1644年,明末宦官
河北邢台市信都区人物
明明代邢台四大才子
河北邢台市信都区人物
公元1907年-1970年,战斗英雄
河北邢台市信都区人物
五代十国
河北邢台市信都区人物
信都区
河北邢台市信都区人物
明?-1449年
河北邢台市信都区人物
信都区
河北邢台市信都区人物
信都区
河北邢台市信都区人物
信都区
河北邢台市信都区人物
信都区
河北邢台市信都区人物
信都区
河北邢台市信都区人物
信都区
河北邢台市信都区人物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