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D 本名李明,1996 年出生,是一位凭借生活化文本和扎实表演逐渐在脱口秀领域站稳脚跟的演员,他的段子多源于自身成长阵痛与生活观察,还曾因尊重原创的退赛举动引发行业对创作底线的讨论,以下是详细介绍: 从底层打工人到脱口秀演员的逆袭之路 KID 出身于普通小镇,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并非科班出身的他,来上海打拼初期经历十分坎坷。他做过辅导机构接线员、新媒体运营、运动品牌店员等多份工作,住过两块木板隔出的客厅隔间,一个房子里挤着六七个人。转机源于山羊 GOAT 俱乐部的运营岗位招聘,这份 “弹性工作制” 的工作让他接触到脱口秀 —— 日常负责搭建临时舞台、收取门票等,后来因原定主持迟到,他被迫上台串场,这成了他脱口秀表演的起点。早期他还曾把周奇墨当作榜样,会琢磨 “周奇墨会怎么想”,后来逐渐找到自己的创作节奏,从生活中持续汲取创作养分。 逐步出圈的演艺发展历程 选秀舞台崭露头角:2020 年,KID 首次登上《脱口秀大会第三季》,此时的他尚未引发太多关注。2022 年《脱口秀大会第五季》中,他和程璐、思文、梁海源分到一组,调侃该组是 “伦理之家” 的段子让人印象深刻,但他最终与梁海源一同以 170 票遭淘汰,当时不少观众吐槽赛制不公为他鸣不平。而在 2024 年《脱口秀和 Ta 的朋友们》第一季中,他用 PPT 讲解职场相关内容的表演引发热议,虽有争议却成功出圈,还凭借这段表演淘汰了赵晓卉。 赛事高光与遗憾退赛:2025 年的《脱口秀和 Ta 的朋友们第二季》是他的高光赛事,六场表演中亮点频出。比如突围赛里讲述上海与老家生活的差异,第二赛段解读 “中等马的困境” 抛出 “上比比不了,下比如有神” 的金句,半决赛调侃奢侈品广告是打给穷人看的内容更是引爆现场,最终成功晋级总决赛。但随后他因发现总决赛创作内容与孙书恒直播内容类似,为尊重原创官宣退赛,这一行为获得节目组和行业内的认可,呼兰、何广智等同行也通过合影等方式表达对他的认可。 海外表演与多元尝试:2023 年 2 月,他还随 10 位脱口秀演员组成的阵容,在美国纽约灯塔剧院上演中国脱口秀表演,向海外观众展现中国脱口秀的魅力。此外,他还在筹备个人脱口秀专场《Balance》,计划对同一话题从两个观点创作段子,目前已完成七八成准备工作。 独树一帜的创作与表演风格 KID 的核心风格是扎根生活、兼具矛盾视角与细腻表达。他不依赖灵光一闪的爆梗,更像是打磨木头般雕琢段子,擅长将老家与大城市的拉扯、长辈的愧疚式教育、双相情感障碍等个人经历和社会观察转化为表演内容。比如他曾在舞台上吐槽妈妈的愧疚式教育,还调侃自己买 9000 多元空调反 “教育” 妈妈要认真吹;也会分享自己患双相情感障碍的经历,引发观众共鸣。表演时他语速平缓,吐槽时偶尔流露出 “恨得牙痒痒” 的姿态,把普通人的生活困境用幽默的方式呈现,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共鸣。同时他还喜欢挖掘矛盾视角,其专场主题《Balance》就计划对同一话题从两种观点创作段子。 鲜明的个人特质与行业口碑 生活中的 KID 和舞台上反差很大,舞台上他能凭借段子调动现场气氛,私下里却性格内敛,肢体动作稍显局促,甚至坦言生活里没必要搞笑,工作耗尽搞笑力气后,私下只想窝在家放松。他秉持 “勤能补拙” 的喜剧理念,曾透露自己常 20 天打磨一篇稿子,每天熬到半夜修改。而 2025 年的退赛事件,更让他尊重原创的职业态度深入人心,既展现了脱口秀演员的职业操守,也为行业树立了重视原创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