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富清洋县+像 陕西汉中洋县人物 张富清(1924年12月24日-2022年12月20日),男,汉族,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马畅镇双庙村,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来凤支行离休干部。 1948年3月,张富清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原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被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并获得人民功臣奖章;1955年1月,退役转业至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工作;1977年,在来凤县高洞片区(现旧司镇)参与公社建设 ;2018年12月3日,其退役军人身份和相关事迹在信息采集中被发现;2022年12月20日,因病在湖北省武汉市逝世,享年97岁。 2019年6月1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等单位授予其“时代楷模”称号;6月2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授予张富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7月26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组织部等单位表彰其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9月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等单位授予其中国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9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其“共和国勋章” ;9月25日,张富清被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等单位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2020年5月17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称其“用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 张富清生平介绍 张富清,男,汉族,1924 年 12 月 24 日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马畅镇双庙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那个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年代,贫穷与饥饿是他童年生活的主旋律。尽管家境贫寒,父母还是尽力让他读了几年私塾,这成为他早年为数不多能接触到知识的机会,也在他心中埋下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改变命运的向往。 1948 年,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来到了张富清的家乡。目睹了解放军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求解放的英勇行为,深受触动的张富清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西北野战军第 359 旅 718 团 2 营 6 连的一名战士。从此,他踏上了革命的征程,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 参军后的张富清,在部队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他先后参加了壶梯山战役、永丰战役等多次激烈战斗。在壶梯山战役中,他所在的连队担任主攻任务,面对敌人坚固的防御工事和猛烈的火力攻击,张富清毫不畏惧,冲锋在前。他凭借着灵活的战术和顽强的意志,与战友们密切配合,成功突破了敌人的防线,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战后,他因作战勇敢,被记三等功一次。 永丰战役是张富清战斗生涯中最为辉煌的一役,也是他英勇无畏精神的集中体现。1948 年 11 月,永丰城战斗打响,这是一场关乎整个战役局势的关键战斗。当时,敌人凭借永丰城的有利地形,构筑了坚固的防御体系,负隅顽抗。我军进攻受阻,伤亡较大。在这危急时刻,张富清主动请缨,加入了突击组,承担起炸毁敌人碉堡的艰巨任务。 在冲向敌人碉堡的过程中,敌人的火力异常猛烈,子弹像雨点一样落在周围。张富清毫不退缩,他利用地形掩护,匍匐前进,躲过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射击。当接近碉堡时,他发现碉堡的射击孔十分狭窄,无法直接将炸药包投进去。情急之下,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撑住碉堡的墙壁,右手将炸药包从射击孔塞了进去。就在炸药包即将爆炸的瞬间,他迅速转身,翻滚到一旁的壕沟里,才幸免于难。碉堡被成功炸毁,为我军后续部队的进攻打开了通道。在这场战斗中,张富清身负重伤,但他始终坚守在岗位上,直到战斗取得胜利。战后,他被授予 “战斗英雄” 称号,记一等功一次。 1949 年,张富清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战斗和工作中始终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干部到地方去开展建设工作。1955 年,张富清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的湖北省来凤县工作。他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带着妻子和孩子,来到了这个偏远的山区县。当时的来凤县,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张富清毫无怨言,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 来到来凤县后,张富清先后在多个乡镇担任领导职务。在任期间,他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他深入基层,走遍了全县的山山水水,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看到当地群众生活贫困,他心急如焚,积极寻找致富门路。他带领群众修公路、建水库、办工厂,努力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 在修公路时,他身先士卒,与群众一起扛石头、挖土方,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他始终坚守在施工现场。有一次,在爆破作业中,他为了确保群众的安全,亲自检查每个爆破点,直到确认无误后才下令起爆。在他的带领下,群众们干劲十足,原本需要半年时间才能修完的公路,只用了三个月就建成了,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状况。 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张富清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组织群众兴修水利设施,提高了粮食产量,让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他还积极扶持当地的乡镇企业,创办了酒厂、水泥厂等,为来凤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来凤县工作的几十年里,张富清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他住的房子是单位分配的老旧平房,家里的家具都是用了几十年的旧物件。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自己的工资大部分都用于帮助困难群众和支持当地的建设事业。有一次,一个村民因为家里人生病,没钱医治,张富清得知后,毫不犹豫地把自己一个月的工资全部拿了出来,帮助村民渡过了难关。 1984 年,张富清离休后,并没有闲下来。他依然关心着来凤县的发展和群众的生活。他经常到农村去走访,了解群众的需求,为当地政府的工作建言献策。他还积极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帮助社区解决各种难题。 张富清的事迹一直鲜为人知,他从不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战功和荣誉。直到 2018 年,在开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时,他的英雄事迹才被人们发现。当工作人员看到他珍藏的军功章和立功证书时,都被深深地震撼了。 2019 年,张富清被授予 “共和国勋章”,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表彰。面对荣誉,他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他说:“我只是做了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这些荣誉不属于我个人,而是属于那些为国家和人民牺牲的战友们。” 晚年的张富清,虽然身体状况逐渐变差,但他依然坚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关心国家大事。他经常教育子女要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要脚踏实地,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2 年 12 月 20 日,张富清在湖北来凤逝世,享年 98 岁。他的离去,让人们深感悲痛,但他的精神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革命军人的英勇无畏和奉献精神。他是国家的英雄,是人民的榜样,他的事迹将永远被人们传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24 17: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