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王玉真

祥符区人物

王玉真[公元1907年-1984年] 河南开封市祥符区人物
王玉真是河南开封市祥符区的杰出人物,她是一位中共党员,也是陈留县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带头人。以下是对她生平的详细介绍:

### 苦难童年与早年经历
王玉真于1907年出生,家乡为开封县陈留镇五里寨村。她幼年家境贫寒,父亲常年给地主扛长工,在她仅3岁时,父亲便因劳累过度等原因离开了人世。失去家庭支柱后,王玉真只能跟随母亲沿街乞讨,在饥寒交迫与世人的冷眼中度日,尝尽了生活的艰辛。

12岁时,王玉真迫于生活压力,成为了一名童养媳,过早地承担起了生活的重担。16岁时,她与吴敬黄结婚,婚后定居在娘家五里寨村,尽管生活依旧困苦,但她始终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顽强地应对着命运的种种磨难。

### 带领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王玉真的生活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和家人分得了土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内心充满了对党的感激之情。在党的培养和教育下,王玉真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她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决心带领乡亲们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成为了陈留县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先驱者。

1950年春,刚刚分到土地的王玉真,敏锐地察觉到当时翻身农民面临着缺农具少耕畜的困境,单家独户难以开展大规模生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她主动相约了3户贫农和2户中农,采用搿犋耕种的方式合作生产。这种合作方式让大家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于是他们进一步将其发展成了评分记工、按劳取酬形式的常年互助组。王玉真因其积极主动和较强的组织能力,被推选为互助组妇女组长,后来又担任了组长。这是陈留县第一个农业生产集体组织,开启了当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先河。

为了让互助组更好地发展,王玉真与组员们共同商量,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他们将牲口实行合槽饲养,提高了牲畜的饲养效率和使用效率;农忙时,为了让组员们能够安心劳作,王玉真组织成立了托儿所,解决了大家照顾孩子的后顾之忧;农闲时,她又组织木工开展副业生产,增加了组员们的收入。在她的带领下,1951年互助组的粮食产量比单干户增长了一成,副业收入达到250万元(当时币值)。他们用这些收入购买了马车、轧花机、牲畜等生产资料,还为抗美援朝捐献了68万元,储蓄35份,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集体责任感。随着互助组的发展,其规模逐渐扩大到11户,王玉真也因表现突出被评为陈留县特等劳动模范,成为了当地农民学习的榜样。

### 推动农业合作社发展
1952年春,王玉真领导的互助组进一步发展,成员增加到了16户。此时,陈留县政府决定在她的互助组开展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试点工作,互助组遂改为“五爱”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的模式,王玉真担任社长。

为了巩固和发展初级社,王玉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她动员社员大力积肥,自己更是以身作则,走到哪里都带着粪箩头,带头为农田积攒肥料。同时,她组织社员打井、购买水车,积极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田的灌溉能力,为粮食增产奠定了基础。此外,王玉真还十分重视社员的文化和技术水平提升,组织社员学习文化知识和农业技术,让大家掌握更多的生产技能,以更好地适应集体化生产的需要。

1955年,王玉真从省里带回了优良谷子品种“花农4号”,并种植了8亩试验田。当时,本村地主紧邻试验田种植了当地的大毛穗谷子,试图与试验田较量。结果,“花农4号”谷子亩产达到235公斤,而大毛穗谷子亩产仅100.5公斤,产量差距显著,让远近农民惊叹不已。在她的带领下,合作社的小麦亩产由1952年的46.5公斤提高到1955年的77公斤,杂粮亩产由80公斤提高到101公斤,棉花亩产由27.5公斤提高到45公斤。随着合作社生产效益的不断提高,入社农户也越来越多,1953年有38户,1954年发展到78户,1955年更是达到了118户。王玉真也因在农业生产中的卓越贡献,于1952年被评为河南省农业劳动模范,并在1953年、1955年出席省第二、第三届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成为了全省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 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在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影响下,王玉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宣传、动员周围24个初级社和260户个体农民。1956年元月,陈留县第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五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正式成立,王玉真担任社长。该合作社规模宏大,涵盖了24个自然村,有1673户计7278人。

成立当年,尽管遭遇了严重的涝灾,但在王玉真的带领下,全社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通过合理安排生产、发展多种经营等措施,全社农、副业总收入较1955年仍增加了40.1%,棉花单产达到35公斤,位居开封地区第一名。王玉真凭借出色的领导能力和应对灾害的智慧,再次被评为省第四届劳动模范。1957年,她出席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受到了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接见,这是对她多年来为农业集体化事业辛勤付出的高度认可和赞誉。

### 后续工作与荣誉
1958年,王玉真担任五爱人民公社社长,继续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同年,她出席全国妇女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能够得到毛主席的接见,这让王玉真深感荣幸,也更加坚定了她为人民服务、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1961年后,王玉真先后担任五里寨大队妇女主任、大队长、大队实验场场长、大队副支部书记、副书记等职,同时还兼任县“妇联”副主席、县委委员、陈留公社党委委员、副书记等职。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她都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心系群众,脚踏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致力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深受当地群众的爱戴和尊敬。

1979年,王玉真因年迈主动让贤,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但她依然关心农村的发展,积极为村里的事务出谋划策。同年,她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这是对她一生奉献的又一肯定。1984年,王玉真因病逝世,结束了她勤劳而光荣的一生。她的一生,是为农村集体化事业奋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她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记在开封祥符区人民的心中,激励着后人不断为农村发展和社会进步努力拼搏。
此信息最后更新时间为:2025-7-6 14:58
上一篇:吴永学下一篇:张嫣
中国第二大姓氏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
奥运会冠军
国务院原副总理
西汉改革家、政治家、新朝皇帝
纵横家
开国少将
湖北省委书记
香港声名赫赫的导演、编剧、制片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忠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落马官员
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原天津市委书记
菲律宾1955年前总统
大革命时期高要县农民运动的领导者
军统第一杀手
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
原甘肃省委书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
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革命烈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苏联第 5 任最高领导人
磁县人物
开国少将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森林植物学家,林业教育家
少校军衔
原冀中军区某部指导员
扎根林区的奉献者
肇州县人物
印度共和国政治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开国少将
明熹宗朱由校原配皇后
祥符区人物
明朝靖难名将
明朝将领、勋戚

最新评论

2024全球富豪榜

百岁老人榜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明家

企业家

2024年各省首富榜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龙部落历史笔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