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措扎西:1959年出生于桑珠孜区,藏族作家。1987年毕业于西藏大学汉语系,历任日喀则地区中学教师、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编审等职。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斯曲和她的五个孩子的父亲们》等作品,其作品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平措扎西,西藏日喀则人。中国作协会员,历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编审、西藏文联编辑、《西藏民俗》杂志编辑、副主编、主编。政协第十二届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委员。 根据现有公开资料,名为“平措扎西”的人物有多位,他们在不同领域有着各自的经历和成就,以下为你介绍其中几位较为典型的平措扎西的生平: 藏族一级作家平措扎西 基本信息:1959年4月生,藏族,西藏日喀则人。他是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获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和优秀青年曲艺家称号。 教育背景:1984年至1987年在西藏大学汉语文系学习,通过系统学习提升了自身文化素养,为其日后的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工作经历:1981年参加工作,先后在西藏日喀则地区中学教书。1990年至1994年,任《邦锦梅朵》杂志编辑。1994年至2002年,在《西藏民俗》杂志任副主编、主编。2001年至2007年,任西藏曲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从2007年起,担任西藏文联副主席、西藏曲协主席,同时他还是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第八届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西藏政协常委。 创作成就:他在文学创作领域成果丰硕,出版了文化散文集《世俗西藏》《西藏古风》,中短篇小说集《斯曲和她孩子的父亲们》,以及《平措扎西相声集》之一、之二等著作。其作品风格独特,融合了藏族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学表现手法,展现了西藏的风土人情和社会变迁。他的群口相声《文物的呼声》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及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一等奖;《平措扎西相声小品选之一》获西藏自治区最高奖珠穆朗玛文学艺术奖。此外,他的论文《论藏戏的人物特点》获1989年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学术会二等奖,还有多部小品作品在西藏话剧小品汇演中获奖。 原日喀则市信访局副局长平措扎西 教育背景:1997年9月至2001年7月,在西藏农牧学院动物检疫专业学习,接受了专业的农业知识教育。 工作经历:2001年7月毕业后,进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日喀则市政府办公室,经历了试用期和科员阶段。2006年5月起,先后担任日喀则市边雄乡科技副乡长、城北办事处副主任等职务。2012年4月,任团日喀则市委书记(原县级市)(正科级)。之后在日喀则地区行署办公室、日喀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任职。2015年9月,任日喀则市信访局信访科科长。2017年12月,任日喀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党组成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信访局副局长。2019年4月,正式担任日喀则市信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2022年9月2日,经中共日喀则市人民政府党组会议研究,决定免去其市信访局副局长职务。 普兰县霍尔乡副乡长平措扎西 早年经历:幼年时母亲去世,父亲对他不管不问,为了生计,年幼的他只能四处为家,以帮人放牧为生,生活十分艰苦。 人生转折:1996年,20多岁的平措扎西迎来了人生转机。当时农业银行普兰霍尔营业所向乡里牧民投放乡村养殖贷款,他贷款4000余元购置了20只羊,由此开启了养殖之路。经过10年的辛勤劳作,他的羊群繁衍到100余只,还购置了20余头牦牛,生活逐渐步入小康。因其踏实肯干,得到了干部群众的认可,被选为贡珠村党支部书记。 生活改善:随着收入的增加,平措扎西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他拿出5000余元购买了第一套30平方米的砖房。2010年,在政府扶持下,住进了70平方米的安居工程新房。2020年,他卖掉牲畜并贷款,花费80万元盖起了一栋200余平方米的双层“小洋楼”,还将一楼门户出租,每年能获得2万余元租金。 职务晋升:2021年,平措扎西通过国家选拔乡干部的考试,因符合条件,被提拔为霍尔乡副乡长。他表示,幸福生活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要努力带领更多群众过上富足生活。在他的带领下,当地的霍尔乡牦牛养殖经济合作社和贡珠村致富济贫专业合作社发展良好,为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和分红收入,推动了乡村经济发展。 萨迦县首位博士研究生平措扎西 教育背景:26岁的平措扎西来自日喀则市萨迦县雄玛乡加木堆村,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考古学专业,硕士毕业于西藏大学,研究方向为西藏历史与考古。他在学习期间表现优异,先后获得2021年中山大学励志卓越奖学金、西藏大学2024届“优秀毕业研究生”等多项荣誉。2024年,他被四川大学考古学专业录取为博士研究生,成为萨迦县第一位博士研究生。 个人感言:平措扎西对家人的支持和老师的教导表示感谢,认为萨迦县民政和退役军人事务局等相关部门到他家颁发1万元助学金,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认可,更是萨迦县重视教育事业的体现。他表示会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博士学习和研究中,提升学术能力,为学术和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