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从周[宋][贵州历史上的第一个进士] 贵州遵义市汇川区人物 冉从周,珍州(今贵州遵义)人。播州自杨价出袭安抚使后,好学善文,请命于朝廷,得岁贡三人,才开始得考进士。南宋理宗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冉从周考中进士。当时乡人引以为荣,欢呼本地人才"破天荒"得高中。 冉从周当是贵州历史上的第一个进士,历官为珍州守。 南宋时,自冉从周后,考中进士的还有杨震、李敏之、白震、杨邦彦、杨邦杰、犹道明、赵炎卯等人。元朝时,播州考中进士的一人。 冉从周是贵州历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人物,以下是对他生平的详细介绍: 家族背景与成长环境 冉从周出生于南宋时期的播州(今贵州遵义),是冉璞的儿子。冉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且世代业儒,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传统。其家族祖先冉雍是孔门“五冉”之一,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冉从周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儒家经典的熏陶为他日后的学业有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时的播州,在第十四代土司杨价的统治下,社会相对稳定。杨价本人好学善文,重视文化教育,他向朝廷请命,使得播州获得了岁贡三人的名额,开启了播州子弟参加科举考试的先河,这为冉从周提供了难得的入仕机会。 求学与科举之路 在家族的期望和自身的努力下,冉从周踏上了艰辛的求学之路。他勤奋刻苦,日夜钻研儒家经典和各类经史子集。当时的播州虽地处偏远,但冉从周凭借着家族的藏书以及与当地文人学者的交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准备,冉从周参加了南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年)的科举考试。在这次考试中,他凭借着扎实的学识和出众的才华,成功考中进士,成为贵州历史上的第一个进士。这一消息在播州引起了轰动,乡人引以为荣,欢呼本地人才“破天荒”得高中,冉家也因此被时人称为“破荒冉家”。 为官经历 冉从周考中进士后,开始了他的为官生涯。他曾担任珍州守,珍州当时是一个县郡,“珍州守”相当于县令,为正七品官员。在珍州任上,冉从周秉持着儒家的仁爱思想和为官之道,心系百姓,致力于当地的治理和发展。他积极推行各项政策,减轻百姓的负担,促进农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的发展。同时,他还注重文化教育的推广,鼓励当地子弟读书求学,为珍州培养了一批人才。由于他在任上的出色表现,有“善状”之称,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和赞誉。 此外,在播州土司杨文墓发现的《杨文神道碑》碑文中有关于冉从周的记载:“令漕宪赵定应、□参冉从周深诸蛮宣布上意,慕授以杀贼方略”。由此可知,在蒙古军进攻西南地区,进逼播州、思州时,冉从周还曾随朝廷官员深入蛮地,宣布皇上旨意,授以杀贼方略。虽然碑文中“□参”一职具体为何已难以考证,但从上下文推测,冉从周当时可能是随父亲冉璞和伯父冉琎前往四川助南宋官府防守蒙军,担任着类似赵定应高参的职务,为保卫国家和地方的安全出谋划策。 对后世的影响 文化教育方面:冉从周成为进士,为贵州的文化教育事业树立了榜样。他的成功让更多的贵州学子看到了通过科举实现人生价值的希望,激励了无数后来人投身于学习和科举考试之中。此后,播州乃至整个贵州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越来越多的子弟努力求学,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如康熙五十年(1711年)珍州举人郑宜,就以冉从周为偶像,自幼家贫但勤奋好学,一心想考中举人,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家族传承方面:冉从周的家族后裔对他十分崇敬,他的事迹在家族中代代相传,成为家族的骄傲和荣耀。冉家的后人以冉从周为榜样,继续传承家族的文化传统和儒家思想,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为家族的发展和地方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在《道真冉氏族谱》中,有诗歌称赞冉从周的才华和功绩,将他与家族中的其他杰出人物相提并论,可见他在家族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地方历史方面:冉从周作为贵州历史上的第一个进士,他的名字被载入了史册,成为贵州地方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事迹被各种地方志书所记载,如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贵州通志·人物志》、清郑珍和莫友芝纂《遵义府志》等,为后人了解贵州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同时,他也成为了贵州文化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人物,代表着贵州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崛起和进步。 墓葬与纪念 据清郑珍、莫友芝纂《遵义府志》载,冉从周死后与其父冉璞葬在一起,墓在绥阳金里徐阳台。不过,由于历史久远,又无碑记,如今已很难找到冉从周的墓葬。 在遵义府城西南隅,曾建有冉进士祠,应当就是冉从周祠。明代长官司(今道真)人何敏树曾写有《谒冉进士祠》一诗,被清人唐树义等选编的《黔诗纪略》收录。诗中“一自先生贡礼闱,播州山水有光辉。二百年来拜祠宇,令人长忆宋雄威”,表达了对冉从周的崇敬之情以及对播州土司杨价重文的怀念。这座祠堂成为了当地百姓纪念冉从周的重要场所,也见证了冉从周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冉从周作为贵州历史上的第一位进士,以其卓越的才华、高尚的品德和杰出的成就,为贵州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生平事迹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知识和进步,成为了贵州历史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